大唐太子党_第十三章 一位少年英才的正式露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三章 一位少年英才的正式露脸 (第2/2页)

但那郭家子仪再造唐室之功于前,郭二十三小朋友想尽办法捞钱给他们发工资救他们于奉天在后,拿人手短,总是如此。现在大唐财政还没有破产,全靠大唐德隆这个畸形怪物每年造着近千万贯的利税收入,往关中输送着近两百万石的漕粮,如果郭德罡出了什么篓子,那奉天马上就要断粮,沿漕四镇就要翻脸,江南的大动脉就地断绝,这唐廷也就彻底玩完了。

    到这时候,文官老爷们才对郭家一门的庞大影响力有了少许察觉,此时只能拼命笼络,要是稍有不慎把郭家得罪了,逼反了,那才是自绝于天下。这样一思量不打紧,和卢杞不对付的其他文官,马上立场大转弯,纷纷上书言说郭家四朝大功,三代扶危,如何如何,还要德宗召郭德罡进奉天陛见。只有卢杞一力不许,但此时德宗已经恼恨他保朱泚不反等等事务,心中不快,因而便从了朝中那些买了德隆股票的文官们,派来宦官到杨家庄召郭德罡入朝。

    自从建中二年出关去徐州,一晃已是两年。这两年间,郭德罡阐精竭虑,着实是为德宗皇上捞了不少钱粮,虽然郭德罡贪污的比上缴的还多,但妙就妙在,皇帝知道他贪污,也容忍他贪污,但不知道他居然贪了那么多。现在郭德罡已经十一周岁了,有了物理上郭家的高个子壮汉基因再加上吃得又好,穿上那一身亲卫中郎将的特制御赐小号鎏金山文铠,再罩上瑞马纹绯色战袍,端的是一个五尺英俊少年郎。他虽然是小小年纪,但常年主事一方,手下执掌数十万军民生死,几千万钱粮过手,又见得数年沙场,再加上骨子里两世跋扈二世祖的人生经历,气质之中早有了杀伐之相,此时立在县衙之中面貌严肃,远远望去,竟是阴沉冰冷,颇有些气场。

    那县衙中诸位大老,此时见到这将门虎孙,也禁不住心中一秉。尤其是那卢杞诸人,见到这胡须都没一根,模样稚嫩却眼神内敛,气度大不类一般官宦子弟,倒像个三十许人的少年将军,心中更是有说不出的千般滋味。虽然以大唐制度,高门勋戚可以荫一子为五品官,但这家伙小小年纪,已经官居一州刺史,板上钉钉的当朝驸马,照得这般速度,再进一步便是九寺正卿,节度副使的级别,隐隐已有了一番诸侯的模样。此时能呆在这奉天县衙之中的,都是大唐一时的人精,哪个还看不出来此子前途无量?要知道有唐一代当朝宰相,很多时候本官不过是个中书侍郎衔,才仅仅比这个小孩高出半级罢了。有些深谋远虑的,已经开始考虑如何攀附郭家,以便将来郭德罡得势,也好有个依凭。更有些心眼小的,已是暗自嫉妒,自己数十年寒窗,几番应考才博来现在这副身家,他一个小屁孩子,不过是靠了些歪门邪道的东西,又有勋戚后台,才得以据此高位,心中大是不忿,只恨自己前世积德不够,没有投个好胎。

    喜欢漂亮小伙子乃是人的天性,德宗也不例外。眼见自己的这个外甥兼孙女婿出落得如此气度,皇上自是大为欣喜。太子李诵看到郭德罡的气度应对,心中也是暗自欢喜,毕竟这是自己的女婿,虽然女儿今年不过七岁,还是个小淘气包,但将来有了郭家这个强力外援,自己的储君地位,可以说是有了一个良好的凭仗。

    这李唐皇族,性格上颇有些古怪,废储夺嫡之事历代都层出不穷,大概是应该怪那李世民开得好头,就算你成了太子,也要时刻担心被废,就算是到了皇帝老子挂了,也未必能登上宝座,还得依靠外力。要不是大历十四年时郭子仪有朔方军驻在京畿,那德宗还未必能当得了这个皇上。这德宗李适,最喜欢的儿子,竟然不是亲生的,而是过继而来的普王李谊。李谊本是德宗弟弟李邈的儿子,李邈早逝,德宗便将李谊收养。早年肃代二帝,平乱之时均以未来储君任兵马大元帅,德宗早年也任过此职,到了他这一辈,竟是以普王做了讨伐李希烈的荆襄行营元帅,只不过是恰好赶上泾原兵变未能成行罢了。

    这个举动,让李诵颇有些自危之感,他这储君之位,说的好听点那是未来天子,说的不好听点便是个活火山,随时可能被朝政倾轧搞得生不如死。如此心境,使得他只能夹起尾巴做人,不敢有丝毫越矩。但人难免要有些盘算,此时见了郭德罡少年英才,便觉得仅仅将女儿嫁给他,还不足以笼络,又生出了让自己的长子李淳娶郭德罡meimei郭钏的想法。

    “舅子加驸马,这样还不能为寡人所用的话,那只好将他废掉了……”县衙门口正在一脸正气恭谨万分地背诵祝表的郭德罡,并不知道他这位二十三岁的老丈人心中,已经有了这样的念头。他心里只盼着,这该死的仪式早点结束吧,这身山文甲虽然是仪仗用的,但也实在是太沉了……

    【注1】李谊初名李漠,封舒王,后来因为哥舒翰被称为舒帅,军中有哥舒为王的流言,才改封普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