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四章 一次非常正式的工作汇报 (第1/2页)
陛见之后,便是入内殿问对、赐宴等等一应流程,首先来的是问对。县衙地方不大,只好凑乎着搞,这问对的事情,就在奉天县衙的后堂花厅里面将就了。一番寒暄之后,德宗皇上就他关心的几个问题,向郭德罡做了质询。 皇上第一件关心的事情,是大唐德隆的运营情况,毕竟这是目前朝廷和内库最大的收入来源,郭德罡准备了整个德隆企业前三个季度的报表,向皇帝做了充分细致的说明。根据这本明帐,整个德隆企业在建中四年的前九个月共实现了九百一十万贯的利润,其中大唐进出口向吐蕃倾销和走私鸦片、仙麻、茶叶、赌具以及各类玻璃假冒伪劣奢侈品的收入,大约在三十余万两金子,折合约二百一十万贯钱,大唐高速的国家干道收费高速马路网,已经西至庆州向原州延伸,北上到达绥州,东到莱州,南到楚州泗州,总通车里程已近三千里。虽然这些路基本上只是用水泥沥青硬化了一下表面而已,但也是比原来的泥土官道通行能力高出了不少,过路费收入在这份报表之中,达到了六十余万贯,大唐金融、大唐娱乐和大唐烟草在本土的利润,合计约五百四十万贯,大唐地产、大唐火油和大唐矿业,由于基本上还处在投资期,只是微利状况,因而只有两百万贯不到的利润。而由于军需供应和战争,大唐军工、大唐造船、大唐建设、大唐技研和大唐物流,合计净亏损一百万贯。 按照上市时的股本架构,前三季度朝廷度支和内库,总共应该可从大唐德隆获得四百五十五万贯的净利。根据郭德罡的规划,各家股东留下两成作为滚存本金,其他分红,这样度支和内库可以从大唐德隆拿走三百六十四万贯,再加上年初上市之时溢价发行的九百万贯收入,仅仅三个季度,大唐德隆这个庞然大物,就为朝廷和皇家贡献了一千二百余万贯的收入,更不用说为各地转运粮食物资,打造军械,出动工程民夫的名义上亏损,实际上办了大事的种种作为了。 “这亏空,也亏空不到这种地步吧” “确实亏不到这种地步,但转运输送,人人有责,又不能让人家光干活没有酬劳,所以只能从亏空里把这笔钱粮撇将出去。毕竟是朝廷的产业,总要给朝廷上上下下都分一点好处。” “唉,人无利不起早,忠心都是要用名利来换,就连朕要守这奉天城,也是批了上千告身官职才能让将士用命,也罢也罢。” 可怜德宗皇上不知道的是,郭德罡的亏空,都是通过极为复杂的关联交易做出来的,比如大唐军工和附属的配套工坊的铁块木材,都是从大唐矿业高价采购而来,而大唐矿业所用的生产器械和无聊输送,又都是由大唐物流包办,这些企业的日常资金,却全部存放在大唐金融。举一个简单的例子,一块大唐矿业产出来的铁矿石,最后变成神策军士兵手中的横刀,便要经过以下的流程: 大唐矿业出产的煤和矿石,通过属于大唐物流的,由大唐造船制造的马车和漕船运到大唐军工的铁工厂,在这期间,要向大唐建设施工而成的大唐高速交过路费过桥费还有运河河道整治维修等等费用,同时,大唐矿业还要在大唐金融的期货市场上挂出一张铁矿石标准仓单和一张煤炭标准仓单,再买入一个铁矿石看多期权和一个煤炭看多期权,并用这两个看多期权向大唐金融贷款,以便支付运费。当铁矿石运到铁工厂之后,住在大唐地产开发的集体宿舍里的,昨晚在大唐娱乐下属的妓院刚刚爽过的,在大唐火油的火油灯光照明下的铁工厂工人,抽着大唐烟草出的仙麻,用大唐技研出产的工具设备加工这些矿石,制造完成之后再通过大唐物流送到前线。 想想吧,连作者都写晕了,那些去查账的度支文官和监工宦官,看到如此复杂的往来,能不晕么?更别说我们非常不耐烦的德宗皇上了。通过这种不断的体内循环,成本逐渐虚高,多出来的这部分成本,自然就是被郭德罡装进兜里了。别忘了,这些体系里所有的工人们,吃的都是郭德罡的建设兵团弄出来的粮食,而这些粮食的成本,要比朝廷那种从小自耕农手里收来的租赋要低得多。换句话说,因为朝廷的赋税大部分都是花在了军需和粮食转运之上,郭德罡创造出来的这个内循环的体系就是把朝廷的赋税,在自己手里转了一圈,截留了一大半,又塞回去给了朝廷,就这样倒来倒去。 当然,还要考虑到另一个问题,因为有了德票,货币的周转变得更快了。郭德罡现在搞出了土地抵押和商品抵押的按揭贷款,还开始做远期合同交易,让这个庞大的农业帝国经济运转的节奏猛然加速了起来。由于交通条件的改善,粮食和其他的农产品得以大范围贩运,郭德罡的工业体系吞噬着各种原材料,尤其是木材、铝土和硝石硫磺,这使得德票的流通范围已经扩展到了漕运所能到达的任何地方。现在,就连盐铁署的盐铁茶酒专卖,也开始给付德票,绢已经退出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