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对不起,谢谢 (第2/2页)
尽管如此,在祖国各地大搞基础建设的德隆,还是觉得人力不足,毕竟奴隶的死亡率和来源都是一个问题。仅东平、永城、徐州一带的煤铁矿山,一年因为各种意外死掉的奴隶就以千计,还不算伤残的人数。尽管在李吉甫属下的德军工程部队,已经达到了骇人听闻的十万之众,但这些奴婢身份的人,是不列入户籍统计的,再加上他们分散在从幽州到灵州的数千里筑路战线上,所以朝廷暂时还不知道郭德罡这个大唐最大的奴隶主已经大到了这个地步。 整个德隆体系对奴隶的巨大需求,使得西北、西南和东北边境的唐军重新回到了多年未见的攻势状态。奚胡、契丹、羌人、南方诸蛮和吐蕃人同时发现,历来都是自己劫掠唐人的惯例开始发生转变,唐的边军骑兵开始不断地扫荡传统边境附近的较小部落,将整个居民点的人口全部掳走,有些小的种族甚至就在这几年中消失了。 而康日知,则直接开始跨海贩卖奴隶。他本是胡人,没有汉人将领那种调调,平卢节度使本身兼任新罗、渤海押番使,而其本来的驻地就在山东半岛对面的营州,虽然在安史乱中侯希逸放弃营州南迁淄青,现在那里实际上已经陷入奚的控制,但平卢军和渤海的关系并未断绝。于是,渤海人除了往正在大兴土木的登州港莱州港贩卖马匹、人参、海东青之外,还新添了一项康日知上台之后的贸易新品种:奴隶。 渤海人往登州贩运新罗、奚、契丹和室韦奴隶,而新罗人则往莱州贩运倭奴。在郭德罡的点拨之下,康日知派出了一只特遣舰队,直接干掉了济州岛上的耽罗国,并以此为基地,搞起了济州生产建设兵团,开始在新罗和日本沿海大肆劫掠奴隶。这样非常古怪的局面就出现了:渤海人和新罗人互相劫掠的同时,还经常合伙南下劫掠日本。而康日知押两蕃使的身份,却在很大程度上成了三家联合去日本搞奴隶明目张胆的结合点。济州岛,很快变成了东北亚最大的奴隶中转基地。
此时日本正在陷入内乱,小王恒武不堪贵族僧侣ling辱从奈良的平城京跑到了小城长冈,日本国内的政治体系基本瘫痪。而且,此时日本的国力根本不足以守卫自己的海岸——白江口一战已经把日本的水军彻底打残了。而且很不幸的是,康日知的海盗舰队发现了日本的一个银矿,就在离济州不远的对马岛上,这下郭德罡和康日知就觉得更划得来了——倭奴直接上岛挖银子去。 日本人这下可真是求告无门。打又打不过,上告的话,以现在的交通条件,来来回回要一年半载,岛早就被人家占了。再者说大唐朝廷才不会关心这种破事,藩镇们向外打总比反朝廷好……大佬们就是这样想的。于是郭德罡的纸币体系又增加了一个贵金属的保障来源。 正是靠着一张张盖着户部和大唐德隆大印的德票,以及十数万男人当牲口用,女人当男人用的异族奴隶,还有黄河中下游无数集体农庄里的上百万百姓,朝廷的数万大军才能悠哉游哉地在河中城下放礼花。郭德罡忽然觉得自己对不起全人类,却又想要感谢这个时代——人命至贱的时代。 “胜州煤田掘进队一线雇工火热招聘中,日薪百文吃穿住全包……”这样的传单被一个个礼花弹打到河中府三丈八尺高的城墙之后,撒的全城都花花绿绿。是的,只要你愿意,那么请来德隆吧,德隆,就是未来。 【注1】上元二年(761年),平卢节度使侯希逸为史朝义部所迫,南迁淄青(青州),从此淄青有平卢之号。其全称为平卢军淄青等节度营田观察处置、陆运海运、押新罗渤海两蕃等使。 【注2】历史上直到1105年,高丽才废止耽罗国国号,在济州岛设耽罗郡。 【注3】白江口海战的资料网上到处都有,就不贴了。长冈就在现在的日本京都附近,恒武在784年跑到长冈之后就在这里开始盖新的都城平安京,然后794年平安京完工,日本的平安时代随之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