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太子党_第三章 千里之外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章 千里之外 (第2/2页)

,他就被老爹老娘从公主府的正房之中赶出来了。

    干掉李怀光之后,各镇行营兵开拔,东渭桥的大量积存军粮也成了各方垂涎的肥rou。这笔为数巨大,数目接近三十万石的粮食,如何安排交割,就成了郭德罡的心头大病。就在他从亲仁坊出来,准备去宣阳坊的大唐德隆总部时,一件小事促成了他的决定。

    在宣阳坊的坊墙边,一个穿着神策军服色的士兵举着一个牌子,坐在墙角。牌子上写着:

    “当兵苦,当兵累,当兵就是活受罪。不但人身没自由,锅里没米也没油”

    军民鱼水情,捕快管不了禁军,羽林军管不了神策军,城管大队对这些终极暴力机构的家伙们也没什么办法。所以,这个举着牌子的家伙就在那里坐着,饿的奄奄一息,周围围了一大圈各色服饰的人,包括德隆护卫队、京兆府万年县捕快团、京兆府城管大队、羽林军西市保卫署以及宣阳坊街坊治安联防队,以及不明真相的若干群众。

    这种场面严重损害了大唐神策军的军容军貌,作为前任神策军右厢都知兵马使,郭德罡的脸色自然不会很好看。虽然他的德军现在已经改名叫作朔方军第一师了,但平时还是不自觉地把自己往神策军体系里面靠。也难怪,是人都有这种惯性,所以我们的朔方节度副使小郭大人,就下令把这家伙捉了起来,带回去吃饭。

    经过宪兵队随军牧师认真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这位走上街头抗议的普通一兵,说出了令郭德罡始料未及的一番话。根据这位自称丁一山的士兵的描述,由于他所在的这部分神策军没有出勤任务,军粮供应已经接近断绝,他是在打昏了自己的队正,从他手中抢了一个面饼之后跑出来的。现在长安正处在在全面饥荒的边缘,就连以待遇优厚而著称的神策军,每天的供应也不过是一升糙米稀饭罢了。普通百姓过的什么日子可想而知。

    郭德罡自然是不会挨饿,身为军粮转运使而挨饿的话,他也就不要混了。但现在这种情况,还是引起了他的重视,这说明,滥印德票引发的通胀,已经开始显现出来了。当务之急,是马上抑制住长安缺粮的态势,要不然很有可能造成再一次的泾原兵变。于是他改变了主意,直接奔大明宫而去。

    两个时辰之后,从东宫的某个角落里传来了德宗喜极而泣的声音:

    “太子啊,东渭桥的米就要运到长安,我们父子能够活下去了!”

    贞元元年的中秋,郭德罡的三十万石存积军粮一下子投放到了长安各大米行,米价每斗直落四百文,降至四百七十文上下。

    贞元元年的中秋,由于有了粮食可以酿酒,长安街头在几年之后再次出现了醉鬼,这被礼部报称为祥瑞。

    贞元元年的中秋,长安死了很多人,他们都是在长期饥饿之后一次进食过多而撑死的。

    贞元元年的中秋,蓝田也死了很多人,他们是因为做多粮食期货爆仓,跳河自尽的。

    这一天,正好是贞元元年九月期米价合约交割的日子。在蓝田商品期货市场上做空米价的,是一家名为万国粮行的机构,他们一共抛出了三十万石的空单,净赚一百二十万贯。这件事,史称八一五粮食期货事件。

    “世界上最早的资本市场诞生在安西……所有的资本市场,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充满了圈钱、欺诈、坐庄和剥夺的市场……从封建大贵族的机体里脱胎而出的权力资本从无助的中小客商那里,掠夺了无数的血汗……”——《简明政治经济学教程》,红旗出版社,切格瓦拉著,圣地亚哥,安西历1234年5月版,第92页。

    【注1】颜真卿被封为鲁国公,所以人称颜鲁公

    【注2】每天编新闻稿、写新闻稿已经折磨得我不大想写字了。但写小说毕竟还是一件愉悦的事情。呃,我也不说啥了,反正,你们啥时候想起来就来看一眼吧。本书还是会继续龟速更新的,节奏未知……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