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古玩商_第163章:陈年旧事话紫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163章:陈年旧事话紫砂 (第1/2页)

    这时候韩笑雨把那把方壶也观察的差不多了,两人相互点点头,把手里的壶互换,继续观察。所谓方壶,就是大体上是方形的紫砂壶。这把方壶虽然在形态比花壶要简单,但是它所衬托出的制作技法丝毫不比花壶逊色。古玩界有句老话:瓷怕方、木怕圆。瓷器的东西只要与方字沾边,价值肯定比同类型的圆器要高出不少。制作方壶在塑胎所需的技术含量远比制一把圆壶高出许多。

    这把方壶可以说“方”到了极点,从壶身到壶把到壶盖、壶嘴,全部是方形,并且是方中带圆。从整体上看丝毫没有棱棱角角的感觉,各个部位过度自然、浑然一体。壶身和壶盖雕刻着龙凤图案,图案配合壶体,显得大气而喜庆,令人爱不释手。与那把突出返璞归真的花壶相比,别有一番富贵吉祥之气。

    从两把壶制作的细节和神韵来看,应该出自同一大师之手。两把壶的包浆也几乎一样,这也可以作为两把壶出自同一年代的依据。奇怪的是这两把壶的颜色,紫中泛着鲜红,比一般的紫砂壶要红上几分。最令人搞不懂的还是壶的底款,钩钩叉叉的文字有些古怪,感觉很熟悉,却一点也不认识,我敢肯定这绝不是汉字。小雨把两把壶底朝上放在桌上,很明显两把壶的底款一模一样,她端详半天,眼神里透出一丝古怪。

    “怎么样,看出点什么来了?”伍子见韩笑雨表情怪怪的,猜想她可能是看出了其中奥秘。

    韩笑雨没有回答伍子,而是一脸奇怪的问老李:“李大叔,你的上辈有没有告诉你这两把壶的来历,是不是从RB那边过来的?”

    “这两把壶啊,可是地地道道中国产的,这是我爷爷早年从一个废弃的紫砂龙窑里挖出来的。”老李煞有介事的解释道。看他那一本正经的样子,应该不是信口开合。

    伍子有些纳闷,韩笑雨怎么会将这两把壶联系到RB去呢?RB可能有烧造紫砂壶的窑口,不过东洋人能制作出这么富有神韵的壶吗?他对此持十分怀疑的态度。转念一想,他猜到了小雨这话的用意,壶的底款可能就是RB字,怪不得看不懂却很眼熟呢。

    韩笑雨后面的话果然印证了伍子的猜测。“这壶的底款,可是地地道道的RB字,中国造的壶,怎么可能刻RB款。而且从这壶的工艺看,绝对是当年一流壶艺大师的精品,他没有理由刻RB款子的啊。”韩笑雨把疑问透露给老李。

    老李听完一拍大腿,好像突然间明白了什么问题,“你这么一说,我就有点头绪了。这壶还真可能跟RB人有关系。我还以为是什么少数民族文字呢,原来是他娘的RB字。”看来这位李大叔对RB没什么好感,听到这两个字连骂腔都挂上了。

    接下来老李给两人讲了关于这两把壶的故事——

    1940年7月17日,RB兵入侵ZJ,随后吴越大地陷入连绵战火之中。日军侵略ZJ的***头子当中,有一个特别痴迷紫砂壶,他甚至专门成立了一个“紫动队”来收集ZJ地面的紫砂名壶。日军侵占到衢州地界以后,这个日军头子突发奇想,要笼络中国民间的紫砂壶艺人,专门为他烧造一窑好壶。当时“紫动队”的头子叫北岛由子,这家伙用了几年时间关押逮捕了一批紫砂壶艺人,在衢州西面的群山之中秘密开设了窑口,而后组织大批民工和制壶艺人正式开始烧造紫砂壶。

    说来也巧,在开窑的前几天,RB宣布无条件投向,随后日军开始大规模撤退。“紫动队”也随着大部队撤离了宜兴,这窑还剩几天就可烧制好的壶,终归没落到RB人手上,也算老天开眼。北岛由子这小子可说是丧尽天良,知道壶不可能带走了,在撤退的那天,把即将还在熊熊燃烧的紫砂龙窑一炸了之,好端端一窑好壶就这么没了,最可恨的是这帮兔崽子杀光了窑口所有的紫砂艺人和民工。据老李他爷爷讲,RB人从秘密窑口撤走以后,一股浓重的烟雾从山林深处冒出,好几天才消散,好端端的龙窑就这么毁了。被RB人杀死的那些艺人和民工,全部抛尸当场,那时候深山里野兽还很多,这些人惨死以后落了个尸骨无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