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世古玩商_第163章:陈年旧事话紫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63章:陈年旧事话紫砂 (第2/2页)

存,天天夜里都能听到窑口那边有狼叫。

    村民们有心去窑口那边看看,不过由于胆子太小,谁也没敢去。一是怕RB人没走干净;二是怕山林里的野兽,毕竟窑口那边已经算绝对意义上的深山老林了。当村长组织人手赶到那个秘密窑口的时候,已经是四年以后的事了。那时ZJ全境刚刚解放,分到土地的农民对生活充满了无限向往,秘密窑口的民工很多都出自本地,于是才有了这次寻访之旅。被炸毁的秘密龙窑早已被荒草覆盖,村民们找遍了龙窑附近,连一点壶艺师和民工的零皮碎骨都没找到,可能是被野狼给吃干净了。

    每一件古董背后都有一个故事,编的也好,真实的也好,总之故事都很动听。不过老李这个故事有点不可信,开化这地方根本没有紫砂矿,怎么可能在此烧紫砂窑呢。那个RB人再不懂行,也不可能把紫砂窑开在离宜兴几百里之外的开化吧。除非他有病。

    老李不知道伍子对他的话产生了怀疑,依旧声情并茂往下讲——

    有好事的人向村长建议,窑被毁了,RB人也走了,能不能把窑口给挖开,看里边有没有完整的壶保存下来。有的话在场每个村民一把,也不枉白跑这一趟。村长竟然答应了,所有人开始七手八脚挖窑。由于没有带专业工具,而且这座废窑的规模实在太大,村民们挖到天黑只挖开一小部分,即便如此每个人仍分到了两三把好壶。手里掂着这些喝水的东西,村民们怎么也想不通,RB人费尽心思烧这些壶干什么,不就是一喝水的玩意儿吗。村民回家以后,紫砂壶开始在村里流行,甚至七八岁的小孩子都端着一把壶在大街上洒水玩。有些家庭妇女,甚至把紫砂壶当成了小孩夜里尿尿的尿桶。

    故事讲到这里倒有一些真实性了,老李再能编,总不能把全村所有人都编进去吧。他颇为惋惜的说到小孩拿紫砂壶尿尿的事情,伍子狠狠感叹了两声,用这么名贵的壶尿尿,这家的小孩可够有派的。怎一个暴殄天物说能概括。悲哀啊悲哀,这就是没有文化和见识短浅的悲哀。他们如果知道这些壶几十年后价值几十万,恐怕把尿尿的那小孩儿的鸡鸡都得悔青了。

    在伍子暗暗咒骂的空当,老李的故事还在继续——

    后来,又有一些人去废窑里挖壶,不过再也没有人为组织过大规模的挖壶行动,当时人们眼里,与其费时间挖几把破壶,还不如打几只山鸡实惠。零零散散的挖壶活动直到几年以后才停下来,据说后面去的人讲,整个窑已经被挖遍了,里面的壶即便没有被炸药炸碎,也被人们一次又一次的粗鲁挖掘给踩碎了。再后来,所有的壶都被集中起来砸个稀巴烂。除了老李家暗暗藏下的这两把,整个小村庄再也没有一把完整的壶了。八十年代中期,国家实行封山育林,秘密窑口一带也在封闭之列,二十几年来很少有人再进去,那里成了真正意义上的深山老林。

    事到如今,除了老李手里这两把,整个天台村连一块紫砂壶的碎片也找不到了。经过这么多年岁月的洗礼,这里的人恐怕早已忘记了这段紫砂壶的历史。去窑口挖过壶的那辈人都已故去,他们的后代也都到了老李这个年纪,有儿子甚至有孙子。他们要是知道自己的爷爷或祖爷曾经有过价值几十万的东西,又亲手毁过价值几十万的东西,不知道这些后辈人会怎么想……

    老李家那两把壶一直静静地躺在他家的地窖里,这一躺就是几十年。老李是民办教师,在天台村也算数一数二的文化人。他从报纸上得知了全国兴起的一股轰轰烈烈的紫砂热,紫砂壶在几年内水涨船高,价格翻了几番。他猛然想起自家还有两把壶,不知道值不值钱。正好两个儿子在宁波打工,打算在当地买房,老李抱着试试看的心理,照下几张照片寄到了张文平的同乐艺术品拍卖公司,能值几万算几万。这事不知怎么让那位老者知道,然后阴错阳差告诉了韩笑雨,然后才有了他们的此次ZJ之行。

    下面的章节以探险为主,旨在为下一本探险书做练兵。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