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五章 十二元辰护佑 道祖定四圣兽 (第1/2页)
禹得到定海神针之后,就开始测量整个玉皇河,历经三年,方才靖功。至于定海神针,禹本来是想把它放在玉皇河龙门处,以镇天下万水。但是,在禹把玉皇河水引入东海之时,却见到了一人。此人不是别人,正是东海龙王,敖钦是也。这敖钦乃是上任东海龙王敖礼之子,算起来也算是经过量劫之人,不久前他接到旨令,人族禹治水患,手中有一把定海神针,务必要留在龙族,以待有缘。敖钦心中虽然惊诧,但是旨令却还是要遵的。果然,没多久禹出现在东海之上,他本是来寻找东海龙族照拂玉皇河,哪知竟见得东海龙王。敖钦打听到了禹的来意,心中自然是有了章程,当下拿捏着对着禹说了一番话。禹本来就是有求于人,听得东海龙王此言,心中虽然不愿,但还是把定海神针给了敖钦。禹走后,敖钦拿着定海神针也看不出什么来头,回到东海,随意一放,把定海神针放在东海海眼之上,以应定海之名。 这个时候,舜的身子已经一日不如一日,而禹,因为治水的功劳,声望越来越高,逐渐可以比拟舜的声势。舜把禹召来之后,便对着禹说出了当年他和鲧的誓约。禹一听,自然是明白舜的意思,但是禹好不容易才把水患平除,也想休息一二,再说,禹本来就没有成为共主的心思。奈何舜的坚持使得禹不得不改变了主意,答应成就共主,为人族谋福。舜心中欣喜,命人选择良辰吉日,拜祭之后,便把人族交给了禹。从此之后,五帝的时代变化上了一个句号。而禹,虽然是人族共主,但却不是五帝。 禹接任共主之位之后,没有多久,舜便殡天而去。也就是在这个时候,延城之中忽然涌现出了一股股不同于朝堂之上的声音。禹心中明白,这是有些人对于自己成为人族共主的不满。好在禹的声望也足以镇住这一切,再者舜的追随者对于禹的帮助也很巨大。此事,禹才明白过来,共主,并不是那么好当的!禹既然知道了延城之中存在着不轨心思的人,自然是不会放过,经过一番深入调查之后,不知多少人牵连进去。大好头颅,滚滚而落,一时之间,整个延城似乎都有些风声鹤唳。而经此整顿之后,整个延城的风气为之一清,人族,也因为延城的改变而改变。 虽然政务繁多,但是禹还是抽出时间详堪天下,经三载有余,定立九州之名,是为: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因为九州,禹还命人打造了一套鼎器,一共九只,名为九鼎,以应九州之名。而九鼎,便被禹置放于延城延殿之中,以镇九州!九鼎从此就被看作了人族共主之器物,世代延传,经久不息。 三皇之后,经过五帝的治理,传到禹的手中,人族的数量再一次的繁盛起来。但是,也正因为如此,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堆在禹的手中,让禹头痛不已。这不,又一件事情置放在桌案之上,使得禹眉头紧皱,心里没有一丝的章程。 “夫君,所为何事,如此忧虑?”就在这时,禹听到一个声音,禹回过头来,发现是自己的妻子不知何时已经来到自己的身后。 对于自己这个妻子,禹的心中更多的还是愧疚。当初禹第一次治水之时,路径涂山,认识了这名叫做女娇的女子。或许是因缘之故,两人竟然产生了感情。但是,当时禹毕竟还在治水,也就没了心思。不久之后,女娇竟然追随者禹的脚步找到了他。禹心中大为感动,两人在涂山氏的见证之下,结为连理。但是,后来,禹因为治水,三过家门而不进,使得涂山氏不满,但也为此禹的声望越加高涨。 “你不在内室陪着子启,怎么有空出来?”禹拉着女娇的柔荑,顿时感觉轻松了许多,怜爱的问道。 子启,乃是禹与女娇的唯一一个儿子。女娇听着禹的话语,脸上划过幸福的喜悦,说道:“最近总是看王上愁眉不展,妾身心中担心,是以才出来看看。子启刚刚已经睡下,这孩子最近确实有些闹腾。” “唔。”禹微微的点了点头,看着置放于桌案之上的卷宗,微微的揉了揉额头,“也没什么,只是近来臣民们禀报,人族如今人数越来越多,但是却也没有一个详尽的管理准则。所以,为夫才心生忧虑。” “这有何难,”女角微微捋了捋头发,随意的说到:“不若就找些事物轮回记载,也好使得人族能够有所知。” “这个,”禹沉思着,一时之间也是拿不定主意,女娇看着自己夫君这个样子,就知道禹现在受不得打扰,当下轻轻的退出。禹醒来之时,窗外已经一片漆黑,禹掌了灯,才发现女娇已经不知何时离去。禹微微的笑了笑,心中瞬间闪过一个心思,不过,关于女娇所说的事情个还是有些疑惑。因为时间较晚,禹也没有召集臣工,稍微看了一眼卷宗,沉沉睡去。 第二日,禹召集臣工之后,把自己的想法稍微说了一遍。一时之间,整个延殿之中,议论纷纷。经过一个上午的讨论,依旧是无所得。但是,他们却都有一个意见,不若祷告天地,请天地以鉴之!禹心中虽然也不是很愿意,但是却也知道这是如今最好的解决办法。当下,聚众大臣,摆香案,祈祷天地,让天地给与一个最好的办法,或者说是,指引。 凌霄宫中,昊天正在上着为数不多的一个早朝,忽然,一股氤氲之气从下界直飘入凌霄宫中。昊天一怔,心中衍算片刻,却是算不出一个所以然来。心中奇怪,微微招了招手,那股氤氲之气就到了昊天手中。隐隐之间,昊天似乎看到了禹以及一众大臣的祷告,微微点了点头,昊天心中有些了然。昊天收了那股氤氲之气,抬起头来,淡淡地说道:“力士,宣十二元辰进殿。” 顿时,力士领旨前去。这十二元辰乃是昊天在巫妖之战中收取的十二位大妖,当时昊天见得这十二位大妖的组合心中就知道之后必然可以用到,但是却没想到竟是来得如此之快。就在昊天念想之间,十二元辰进入殿中,倒头便拜:“十二元辰拜见陛下,陛下晚安。” “嗯,”昊天微微点了点头,示意十二元辰起身,“诸位爱卿平身,今日召尔等前来,实是为尔等送上一桩功德之事。希望,尔等不要辱没了天庭的名声,朕的名声!” 十二元辰心中一惊,他们虽然被昊天收入收下多年,但是却未曾得到过昊天得召见。是以,也只好老老实实的呆在昊天指定的地方上修炼,根本不敢乱跑。这一日,他们十二兄弟难得的聚在一起,谈谈道论论法的,却不想力士竟上门征召。十二元辰心中纳罕,但是那力士又何尝不是如此。所以,对于十二元辰旁敲侧击的问话,力士只能是摇头三不知了。 十二元辰心中虽然不明所以,但还是拜倒在地:“我等定然不负陛下希望,定然不会辱没天庭的名声!” “嗯,很好。”昊天眯着眼睛,望着下方一脸惊诧的众臣,也不去揭破他们的小心思,“对了,诸位爱卿,朕只知道尔等号称十二元辰,但是却不知道尔等单独的名字是什么。不若今日,尔等就将各自的名字报出,也好在这天地之间扬名!” “子鼠!”为首的是一个挺拔高大的黑衣男子,看着他的样子,很难能把他和老鼠联系在一起。更不可思议的是,这子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