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霄道途_第四十五章 十二元辰护佑 道祖定四圣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十五章 十二元辰护佑 道祖定四圣兽 (第2/2页)

竟然可以稳稳的坐住十二元辰之名,可见这子鼠定然不是浪得虚名!

    “丑牛!”咧着一双大嘴,憨厚无比,个子竟然比子鼠还要高出半头,使人不得不去仰视。

    “寅虎!”恍若是来自森林之中的王者,扑面而来的便是一种霸气决然的味道,尤其是额头上那“王”字印记,更是阐述了他的身份。

    “卯兔!”笑嘻嘻的声音,却是如此的飘渺,一袭轻纱遮盖,使人看不出她的真正容颜。

    “辰龙!”这是一种绝无仅有的骄傲,这种骄傲,几乎凌驾于万物之上,漠视着一切的存在。

    “巳蛇!”宛若被上古凶兽盯住一般,汗毛乍起,隐隐有一个眼睛在脑海中浮现。

    “午马!”一袭白衫,俊朗的笑容,使人不由有一种春分拂面的感觉。

    “未羊!”似乎有些胆小,带着无比的娇羞,但是只有接触到她的人才会明白这只不过是一个表象。

    “申猴!”跳脱不已,似乎终生都是如此,即便是子鼠也奈其不何。

    “酉鸡!”一身红艳的衣装,穿在这男子身上,竟然没有妖艳的感觉,而是,他本身就该穿着如此一般。

    “戌犬!”无比的警醒,即便是在凌霄宫中,他依旧保持着最高的警醒。

    “亥猪!”宛若永远睡不足,吃不饱似的,即便是在凌霄宫中,也是一副半死不活的样子。

    十二元辰逐个把自己介绍完毕之后,昊天脸上的笑容愈加的浓厚了:“今日,朕册封十二元辰为十二生肖,守护人族。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当为十二地支!”说着,大手一挥,十二道印记进入到十二元辰体内。顿时,十二元辰就感觉自己周身多了一份自己也说不明白的东西,让自己如此的舒服。“然,地支之数不足以计人族之数,是以,朕赐以十天干以配制。十天干,名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天干与地支相配,可记人族之数,可载人族之事。人族在,十二元辰功德在。希望尔等谨记,切莫辱没!”

    十二元辰这才明白过来,原来竟然是如此,人族在,功德在。人族,那可是天地主角,怎么可能会有不在的一日?如此一来,这不就是一条永久的功德么!十二元辰对视一眼,朝着昊天拜道:“我等谨记至尊教诲,定不会辱没至尊声名!”

    十二元辰倒头便拜的同时,凌霄宫中其他诸臣的目光之中顿时多了一丝的渴望。功德,可不是说有就有的,有的时候,做好事并不一定会有功德;但有的时候,做坏事也不一定没有功德!功德的获取与得失,整个盘古大地也只是寥寥数人才真正明晓而已。如今,这十二元辰竟然不声不响的获取了这宛若保命符般的功德,又怎么能让他们不欣羡呢!

    就在这时,凌霄宫中突然出现了一只太极眼。昊天心中闪过一丝惊讶,难道这事情也惊动了师尊不成?或者,师尊还有别的事情不成?一时之间,昊天心中闪过无数心思,但却都被一一按捺。

    太极眼中传来无比威严的声音,昊天心中一震,这果然是师尊的声音,只不过就不知是为何事。

    “历三皇而经五帝,天地主角兴盛。然,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损不足而补有余!天干地支,乃属天地间极物,不当唯天地主角独有。是故,天干地支可现于世,而非知于世。虽如此,然今天道垂怜,特将四圣兽守卫人族四疆,护佑人族!”道祖的声音没有一丝的表情,漠然于世,微微顿了顿,“四圣兽者:东方青龙,掌角、亢、氏、房、心、尾、箕七星;西方白虎,掌奎、娄、胃、昂、毕、角、参七星;南方朱雀,掌井、鬼、柳、星、张、翼、轸七星;北方玄武,掌斗、牛、女、虚、危、室、壁七星。凡天地主角生死危急存亡之关头,皆可齐其心力,以召四圣兽,共渡难关!”

    道祖的话音刚落,就见的东方显出青龙之象,西方显出白虎之象,南方显出朱雀之象,北方显出玄武之象,呼啸盘旋,旋即消失不见。凌霄宫中的太极眼也缓缓的消失不见。昊天忽然没了继续朝会的心思,挥了挥手,示意退朝。诸臣见状,心中也是百般念头,朝着昊天拜了一拜,均都离去。十二元辰则是按着昊天吩咐前往人族延城,显出真身,并且诏告昊天这位凌霄至尊的旨意。禹心中欢喜不已,这件事情就这样解决了,也是去掉了禹心中的一件心事。

    昊天在想着,这十二元辰与四圣兽究竟有何关系,或者说与天干地支有何关系。为何自己刚刚道出天干地支之名,道祖就扯出四圣兽之事。昊天皱着眉头,圣兽之事他岂不知,不过是上古三族而已。只不过,三族之中乃是龙凤麒麟,即便是朱雀可以替代凤凰,白虎可以替代麒麟,可是这玄武究竟是从何而来?一时之间,昊天陷入了思考之中,而就在昊天思考之时,人族已然发生了一件意义深远的事情。

    禹的身子骨也是一日不如一日,但是,禹却还没有定下共主继任的人选。延城之中有着三派意见,一派便是推举皋陶,一派便是推举伯益,最后一派竟是推举禹的儿子子启。不过,那皋陶也是歹命,竟然在一次巡视人族时,溺水而亡,可谓是无巧不成书。如此一来,这共主的人选,便只剩下伯益与子启了。正是因为这一点,禹才拿不定主意。如果是传给伯益,子启的能力也是不在伯益之下,再说伯益的年龄也不小了,谁知道还能够支撑多久变回随着他的脚步而去。若是传给子启,禹更是头痛不已,毕竟,在这之前根本就没有传位于子的先例。若是当真是传位于子启,这共主还算得上是共主么?

    拿捏不下的禹直到去世的时候都未曾决定下共主的人选,终因太过劳累逝世于桌案之上。但是,禹逝世的消息却被子启给封锁了。子启知道,这是自己的一次机会。当下,拿着禹的玺令写下了一份诏书。接着,又派人传召伯益,还有伯益一方的大臣。虽然伯益也是纳闷何事如此着急,但是还是前去。哪想到,刚进入禹宫之时,就被早已准备好的侍卫拿下。而随后不久前来的伯益一方的大臣也都步了伯益的前例,挨个被侍卫拿下。伯益还在奇怪子启何时有了这么大的胆子,但是见到禹的尸体之时,这才明白过来,当下对着禹的尸体痛哭不已。毕竟,伯益也是追随者禹治水十多年的老人,情谊还是在那儿的。而这个时候,子启已经下令延城戒严,把所有的要害位置全部换上了自己的人。伯益也知道大势已去,便向子启索了杯鸩酒,一饮而亡。对外,子启则是声称,伯益因为禹的去世太过伤感,偶感风寒而亡。

    不久之后,子启登上王位,定国号为夏,自称夏启,尊禹为夏禹王,乃是夏朝第一任王。自此,共主天下被家天下所替代。刚开始的时候,子启还担心人族圣地,但是,人族圣地根本就没过问此事,倒是让夏启心中放心不少。

    凌霄宫,昊天回过神来的时候,夏启已经登位第三个年头了。昊天望着下界,悠悠叹息,夏朝已经临近,那,量劫还会远么!只不过,你们,当真做好了准备了么?昊天眼中闪过一丝冷意,旋即离开凌霄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