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卷 风雨之秋 第七十三章 群英荟萃 (第1/2页)
明月楼。 这是长安东市乃至整个北长安最有名的一座酒楼,与城南曲江池畔的芙蓉楼一南一北,是京师权贵最为推崇与喜爱的饮宴之所。 明月楼之名取自与贺知章齐名的“吴中四士”之一的张若虚所写名作《春江花月夜》中的“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一句。仅仅从这个名字的出处便可以看得出,这明月楼的东主一定是个极好风雅之人。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明月楼闻名长安的两大特点,其一是奢侈,其二便是风雅。 说到奢侈,仅仅看明月楼的牌匾便可以略窥一二。牌匾上龙飞凤舞的“明月楼”三字也是“吴中四士”之一,以书法闻名于世的一代大家张旭所题。三个大字以及下方张旭的名字乃是以纯金鎏刻,而牌匾的其他部分则全部装饰以蓝田美玉。 如果说这还不能称得上是有多奢侈的话,那么请你仔细观察一下这整块牌匾,懂行的人便可以看得出,这块牌匾竟是用一大块乌木所制。 乌木又称阴沉木,有人也将它称为“神木”,这是一种极为珍贵的似木又似石的神奇材料。民间有一句俗话,叫做:“家有乌木半方,胜过财宝一箱。” 寻常人家根本不可能见识到乌木这般珍贵的东西,就算是在这冠盖满京华的长安城,许多权贵也都很难拥有一小方乌木,更别提像明月楼的牌匾这般大的一块了。而能将这么大的一块乌木拿来做块牌匾,恐怕这整个长安,也独此一家了。 而至于第二个特点,与其说是“雅”,更不如说是“怪”更加贴切些。走进明月楼,一些喜爱古董文玩的人恐怕会当场昏厥在这里。 在明月楼里,四处都可以看得到古代传下来的稀世遗宝。墙上的一幅俊逸潇洒的文字,寻常人或许会觉得有些惊艳,但是如果是研究过字画一行的人过来一端详,便可以发现,这竟然是大名鼎鼎的东晋王羲之的亲笔! 一扇丝毫不起眼的木屏风,说不定也是汉代某个公卿家族传下来的名品;墙上挂着的那把造型朴实无华、甚至剑鞘上还有些磨损的长剑,竟然是大汉名将卫青的佩剑! 那把放在屏风后面,一张矮矮的琴桌上的一张通体黑色、隐隐泛着幽绿的形似混沌式而又独具一格的古琴,据传是明月楼中最为珍贵的宝物。 不少懂行的斫琴师以及收藏名家都曾过来鉴赏过,每个人一见到这张琴的模样,所表露出来的面色都是无一例外的震惊、艳羡。 通体以桐木所制,琴弦以完整的牛筋作成,通体长三尺六寸五分,由于年代的久远,琴面已经出现了点点盘剥,显现出小蛇腹断的纹路,十分的优美而具古意。 从断纹可以清楚地看出,琴漆的底层是以最好的鹿角灰做胎,上面覆盖着一层上好的生漆。琴徽为紫玉所制,琴底下的龙池与凤沼都是长方形,里面却是没有当代斫琴师所习惯做的“假纳音”,从此便可以看出这绝对不是当代琴师做出刻意仿古作品。 琴背大约位于琴颈间的地方,两个小小的篆字,而在龙池之下,刻着一方四字大印,印上也是篆文,是一个人的名字:司马长卿。 看到这个名字,那些本来心中便有些怀疑的人便可以确认了自己心中的猜测。没错,这张琴便是那位西汉大文学家,以琴挑文君,留下了一段“凤求凰”的美好传说的司马相如的爱琴,与号钟、绕梁、焦尾并称为四大名琴的绿绮! 有这张琴在,整座明月楼中的其他所谓古琴便都不值一提。如今号称“天下第一斫琴师”,蜀中雷氏的族长雷威倾尽毕生心血所制的名琴九霄环佩,一共有九张,而明月楼中便收藏了三张。 但是这三张九霄环佩,除了其中一张被明月楼主人看中,自己收藏了之外。另外两张竟都被他送给了楼中技艺最好的女乐师,这一举动不知让多少长安有名的琴师纷纷怒骂这个明月楼的东家实在不是个东西。 这样一个古怪而又独特的人,甚至连今天这样一个几乎汇聚了大唐最有权势的人的宴会,他都丝毫没给人面子,压根就没有出现,只是将整座明月楼腾了出来,宣布今日不招待其余客人。而东家自己,则是带着那把绿绮,又不知去哪游玩去了。 今日的明月楼可谓是真正的群英荟萃。骠骑大将军、当今皇帝最信任的人高力士,当朝右相李林甫、左相陈.希烈、扶风郡王辅国大将军李玹、东平郡王范阳平卢节度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