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章 七人勇闯宁古塔 (第1/2页)
宁古塔,一个我绝对想不到会和我的命运联系到一起的地方。 它包含了太多的意义,极寒,荒芜,绝望。尤其是对那些犯下重罪,全家都要发配到几千里外的人而言,这三个字简直比地狱还要可怕。 宁古塔没有塔,在满语里就是“六个”的意思。那又不止是一个地方,而是一大片广袤的区域。它位于中国的东北方,和北边的罗刹国接壤,属于最苦最寒的疆域。 这个让生活在关内的人避之不及的名字,却是我们无论如何也要抵达的第一站。 我们不是被皇帝发配去,也不是有人逼我们去,而是我们自己要去。为的是去完成一件天下人最不敢想,最不敢做的事情。 我们一行人的目标是要穿过宁古塔,绕道柳条边,进入长白山禁区内,破掉大清朝的龙元精脉。 这样的话说出来简直就是疯言疯语,这样的事做出来就是自寻死路,但事实就是这样。 我们非有千军万马,共有七个人。七个人也非三头六臂,天神下凡,具是rou体凡胎,一命在身。 只因冥冥之中似乎上天给了我们一个机会,那么天时地利人和聚在。为何不干呢! 就算有天大的困难,似乎这也未必是不可能的事情。 可我还是把这事想简单了。 我本以与敌人的搏命厮杀将是我们遇到的最大的阻碍,却不想这密布周身的苦寒才是我们的真正敌人。 它们无声无息,日夜不停地像幽灵一样飘荡在我们身边。每时每刻都在夺走身体的温度,消磨内心的意志。 从未有过之极寒处境,从未有过之生存考验。 自从离开上一个村后,七个人在这漫天飞雪中行走了五天五夜了,茫茫雪原未见一栋屋舍,连片瓦都没有。 而这才是刚刚开始。 我必须保持头脑的清醒,四周除了白色还是白色。风雪压得人抬不起头,地上是千万道雪蛇样的丝条,那是风刮过的痕迹。走了好几天,周围的景色也没什么变化,人有一种恍惚感,想要躺下休息,最好睡一觉,可是这时你要是闭眼就可能再也睁不开。大雪用不了一刻钟就把人掩面在里面,留不下半点痕迹,一直等到夏天到来,冰雪融化才会露出。这时候你已经浑身酱紫色,成为了一块冻尸。 每当这时,我就把思绪转到随行的同伴身上,好让自己稍微清醒一些。 我这六个同伴说起来也是有趣,除了铁大哥之外,其他几人都是在这一个月内才认识的。刚认识的时候还闹了一些小误会,想不到我们真的会结在一起,前往那极寒之地,宁古塔。 我们一行七人中,在前边带路的大哥叫刘青山,身旁的助手叫二宝,后边那个胖子叫崔仁贵,中间是我,身后是陆常友和阎风,最后皮肤黝黑的大汉叫铁忠实。 我们七个人算是拴在一条绳上的蚂蚱,却是三条心。这话怎么说的,七个人不是应该一条心的吗? 这话是铁大哥跟我说的。 带头的刘大哥,二宝和崔仁贵是一条心。他们原本都是太平军的部署,后来北伐失败,流落到东北。本想等机会东山再起,可是前年,天京(金陵)被攻破,洪秀全也死了,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终归昙花一现。 阎风,陆常友是一条心,他们是捻子,又叫捻军,是原本起源于河南的一支农民武装,跟着太平军一起打鞑子,闹起义。太平军被攻破后一年,他们却越战越勇,灭了关外来的一只鞑子兵主力军队,杀了一员大将,叫个僧格林沁。这一件事闹得皇帝都震惊了,颇有攻入北京城的气势。可是好景不长,现在也被淮军和湘军四处追捕。他们几人藏身在京城,伺机待发。 我和铁大哥是一条心,我们没什么目的,属于无意间卷入了这个事情里。 我叫朱三,原本是金陵城边一个小铁匠,无父无母,被人收养长大,十岁之前事情记不得了,虽然孑然一身,倒也活得逍遥自在。 可天下大乱,想自在也是最难的事情。太平军占了金陵,改成天京,太平了几年,又开始打。这次不光是太平军和清政府打仗,洋人也和清政府打仗,各个地方打来打去,闹得我没法待下去,被迫离开了金陵往北京跑路。 我当初从徐州择道京杭大运河的时候恰巧遇到运河里闹水怪。官府没了办法,高价悬赏义士下河除怪,有缘结识了铁大哥。他当时是河南来的农民,为了生计流落此地。想不到,我们两人合力竟然解决了水怪之患,成了英雄。两人跟着大米商陈老板的船一路到了通州,就此暂时安顿了下来。 却不想,机缘巧合,铁大哥到了北京竟然遇到了多年前的战友,阎风。原来十年前铁大哥也是捻军的一员,阎风是他手下一员小将。他们那时住在黄河边,为了给捻军筹集物资,冒险下河挖古城,想寻得金银财宝出来。可后来众人被困河底古城内,只有铁大哥一人生还。他心怀歉疚,就此退出捻军,回家安心做农民。 这一下十年过去了,两人竟然在北京相遇了。想不到阎风也没死,但瞎了一只眼睛。唏嘘感慨一番后,聊到两人这些年的遭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