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古奇谭_第一章 七人勇闯宁古塔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章 七人勇闯宁古塔 (第2/2页)

遇。

    阎风那次也是鬼门关外捡回来的命,醒来时已经被河水冲到了数十里外,被船夫一家救了起来。他修养好后却没有回家,而是又入了捻军,跟着队伍四处打仗,十年里数次死里逃生,吃了不少苦。发誓要杀了鞑子皇帝,将满清赶出关外。

    铁大哥心里颇有愧疚,觉得当年没有照顾好这位兄弟,心里十分过意不去。

    阎风见到故人十分高兴,他现在到了北京正缺人手,要是铁大哥能来帮他那是再好不过了,便要拉他再入伙干一件风风火火的大事。

    事情还要从头说起。自从太平军被破之后,捻军和太平军余部已经合成一股新的势力,誓要跟满清对抗到底。而阎风就是捻军在北京的联络人,专门负责刺探北京城里的消息,必要时也做一些暗杀事情。

    他们在北京城有很多联络点,其中最主要是一家当铺,老板叫崔仁贵。崔仁贵的身份比较复杂。他早年参加的太平军,后来北伐失败,就被派往北京落脚,摇身一变在北京城里做起商人,暗里为太平军搜罗情报。因为太平军和捻军早期合作紧密,现在又合成一股势力,他也就同时替两边效力。

    有一天,有个人抱了一个盒子要来当。当时崔仁贵眼皮子一抬见来的人穿着寒酸,抱着盒子却花纹锦绣,还系着一根黄丝带,心里有了七分底,知道这是落魄了的败家子来当自己祖上的东西。

    果然,那人说这盒子里装的是一只赏瓶,是他爷爷的爷爷的爷爷,当年在雍正爷手下做官,内阁大学士,官高二品,皇上赏的。

    赏瓶就是皇帝赏给有功劳的臣子的礼物。类似的还有赏赐黄马甲,赏赐衣服用品什么的。但这皇帝赏的东西可不是让你回家真的用的,那是试试你对皇帝的忠诚度。如果回去打开就用那就是蔑视圣上,回头一定没好下场。所以大多数人都是把皇帝赏赐的东西拿回家就供起来,地位比自己祖宗排位还要高。

    这个赏瓶自从当年雍正爷赐下来后,就一直供在这人家里,一直传到他这个败家子手里才算是到头了。

    崔仁贵也懒得问他典当的原因,无非就是钱不够了,吃喝嫖赌抽花不开。但他心里知道这是捡到宝贝了,皇帝赐过的东西哪里那么好弄到手上的。可是面上要装作无所谓的样子。拿毛笔杆轻轻一点说:“别跟我说故事,到我这都是一个价,说吧要多少?”

    那人说:“原本是想要200两,但既然是来当,那就100两算了。”

    崔仁贵听了这价心里就更有底了,拿眼睛一瞟,见他双手在衣角那不自觉地来回搓揉,吃准了他心里发虚,暗笑了一声,说:“这瓶子留到现在可就没这个价了,30两了。”这是砍价的技巧,要让对方反复确认,又不能砍得太狠,对方自尊心受不了,不在这当了也是损失。

    那人说:“您再加点40两。”他口气发虚,显得不是那么自信,说完又加了一句:“这可是祖传的。”

    崔仁贵拿捏的准,心想可以了,手起笔落,开好了当票,拿出40两银子一起从柜台口递出。那人收好了,鞠了个躬,转身出去了。

    崔仁贵见他走得坚决,头也不回,话也不多,知道这人对这瓶子是再无怀念,一去不复返了。

    当晚,他在自个屋里搓着手来回走了三圈,心潮澎湃,简直跟要去见皇帝一样。他虽然是太平军的将士,可是皇权对他的影响根深蒂固,见到皇帝用过的东西,情不自禁的先要激动一把。等冷静后,他先慎重的解开了包在外头的黄丝带,折好放在一旁,再把盒盖打开,伸手进去小心的把赏瓶拿出来。这赏瓶是仿制的玉壶春瓶的造型,上口外撇,细长颈,溜肩,圆腹,圈足,重心靠下,造型优美。

    他拿在手里激动地说:“缘分,缘分。”这是在感叹这么好的东西,放到那人家居然一百多年没有用过,想不到最后会落在自己手里。

    这赏瓶因为一百多年没有出那个外盒,外表看着非常的新,表面一丝灰尘没有,烛光下闪亮发光,跟刚做出来的似的。

    崔仁贵想起一般瓷器底下都会有底款,比如大清康熙年制,大清雍正年造等,于是翻起瓶子想看看底款写的如何。也就是巧了,他这么一翻,就听到那瓶子里哗啦一声,像是一个东西跟着滑动了下。

    崔仁贵将瓶子调过头来对着烛光往里看。可那赏瓶的颈部细长,哪里看的清楚,于是又将瓶子倒过来,费了一会功夫,掉出来一个小包裹。他捡起来一看,发现是一块粗糙的皮子,折成一个圈,上边系了个绳子。他心里顿时闪过一个念头,莫非这赏瓶是假的!否则怎么里面会有一块破布呢?他怀着忐忑的心,把那绳子解开,将那块布展开了,发现上边右侧画着一座大山,山顶有一个明镜般的湖泊,四周丛林密布,又用红笔标记着一条进入大山的道路和据点位置;左边写着一排排字,字形古拙,不知是哪国的文字。

    崔仁贵心中一亮,知道这是一幅地图,虽然看不出是哪里,但知道这里面定有隐情,立刻通知了他的上头,阎风。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