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十九章 亲征淮河、涡口之战 (并章) (第2/3页)
愚兄志龙书,显德三年二月某日。 刘仁赡此时的心仿佛快要窒息了,他看向落款处,依旧是“愚兄志龙书”这五个手写大字,这笔迹太熟悉了。这这怎么可能,他的思绪回到了三十多年前,那个时候长兄娶了吴王之女,刘家成了皇亲国戚,当时噩耗传回江南的时候,他嫂嫂还曾哭过, 后来听说他被周本之子周弘祚用计杀于采石,他也曾痛哭过,后来唐国建立,追封为临川灵王 随即他估计外面的密探尚未离开,就说道:“外面的兄弟进来,我有事情要知道。” 那个密探一直都在暗中盯着屋内的刘仁赡,所以在外面道:“不知在下,能不能解答您心中的疑惑此地欢迎我这人吗” 随即他推门而入,一身黑衣,黑纱蒙面入了内,但是身上那股征战沙场的气势未曾褪减过。 刘仁赡急忙道:“不知兄弟如何称呼现在信上之人在何处” 那黑衣人道:“世人皆认为主上已死,假惺惺地侍奉先王,后伪唐的徐逆篡了杨家的江山,这一切难道兄弟不知道么” “你是” 黑衣之人随即解下头上的黑纱,然后刘仁赡看到那人一只眼睛蒙着,好似瞎了,可是这张脸他实在是太熟悉不过了。 他看呆了 “你你你” 寿州城西北不远处,河流上游。 天子郭荣派李重进进击淮河之南,大军渡过淮河,在正阳东侧迎击刘彦贞部队,一日之内刘彦贞被阵斩,咸师朗等人被生擒,唐军阵亡上万人,尸横遍野。 周军此役缴获了三十余万军资器械。 正如刘仁赡所料那样 唐军败亡,江南一片恐慌 池州刺史张全约带着刘彦贞的残部返回寿州, 那日刘仁赡见过黑衣人之后,心中就思绪万千,暂时压住心中的情感。但是眼下,他要上表李璟,请求任命张全约为马步左厢都指挥使。 皇甫晖、姚凤两部退保清流关,滁州刺史王绍颜则直接弃城逃跑。 此刻正阳之战后,唐军呈守势之态。 三月九日,天子郭荣抵达永宁镇,让身边的侍卫前去寿州城外安抚当地百姓返回各自家中。 郭荣听说李重进的战绩,立马于两日之后,三月十一日,大军抵达正阳,直接让李重进取代了李谷的战前职位,李谷改为处理寿州行府的相关事宜。实际上是个闲职,因为现在寿州还是南唐的城池。 天子大军两日之后,于三月十三日,抵达寿州城下,在淝水南侧安营,命令各部队围攻寿州,并让后备部队把位于正阳的浮桥移动到下蔡镇。 郭荣出了阵营,并留了几个心腹大将,一起往淝水之侧,眺望对面寿州城。 淝水,此地为古战场,当年发生了一场著名的战役。 公元三百八十三年,东晋时期与统一北方的前秦之间的战争。 昔年,前秦携北方统一大势,欲灭偏安江南的东晋,进而一统天下。前秦号称八十万出兵伐晋,双方就在淝水交战,最终东晋在名相谢安的指挥下仅以八万军力大胜八十余万前秦军。 结局出乎意料,绝对优势的前秦败给了东晋,前秦灭亡,北方各民族纷纷脱离了前秦的统治,先后建立了十六个小国。 而东晋则趁此北伐,把东晋的边界线推进到了黄河,并且此后数十年间东晋再无外族侵略。 郭荣有感而发,那么他是自比前秦的苻坚还是东晋的谢安呢不过旋自信满满,朕不是苻坚,李璟越发不是谢安。 随后回了军营 又二日,三月十四日,因军中兵力不足,天子郭荣下诏,命宋州、毫州、陈州、颍州、徐州、宿州、许州、蔡州等地的几十万丁夫攻城,昼夜不息。 于此同时,淮河边,唐军在枕戈达旦,大军驻扎于涂山脚下。唐国方面认为涂山、滁州和寿州形成掎角之势,一旦同时对周国进行攻击,自己这一方就能灭了周军主力。 据对岸的线报消息,郭荣见势,命军中将军都商量此战役,大军之中一片紧绷之势,然军中兵力捉襟见肘,奈何谁能亲赴前线,拔除钉子。 赵匡胤出列道:“陛下,臣愿出兵剪除后顾之忧” 郭荣对赵匡胤的表现十分满意,于是乎,三日之后,十七日。郭荣命赵匡胤对涂山唐军发起攻击,周军之中赵匡胤从寿州的方向出发,派一百余名骑兵前往东北之涂山。 打仗拼的不仅是人数,更重要的是要有智谋,赵匡胤经过几年的磨练已经成为一个优秀的将领了。 大大小小经历了数次战役,每次都是一场恶战。 涂山,亦名当涂山,俗称东山,为古涂山国所在地,据说原来是一座山,大禹治水把山一劈为二,让淮河水改道,变成由南往北流。 赵匡胤引兵至此,停下前进的脚步,望着面前的涂山。 经过一番的勘察,他认为涂山,易守难攻。他见势,决定于涂山西南的一个叫涡口的地方设伏,以奇制胜。 唐军一看有百人的大周军,往自己营地过来,立刻也是派出百人来迎战,但是却被周军打的是落花流水。 一百人的周国骑兵打败了一些唐军。 而唐军没办法派出更多士兵围困周军,因为周军是马上奔袭,来去自如,立马就跑。 赵匡胤这边假装被击退,并在唐军追击的必经之路上设伏。赵匡胤他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