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桶 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陈词 攻吐蕃誓保国土 (第1/4页)
海湖地处高原千万年来这里没有留下多少人类的的人民在这片神奇的土地上繁衍生息在唐代以前中原地区对这片土地一直缺乏认识到了吐蕃王朝建立唐帝国与吐蕃赞普联姻内地的人民方知此地。 至宋代吐蕃陷入分裂大大小小数十个部落互相争战其中六谷部因得到中央朝廷的支持渐成统一之势。然王钰创立大燕帝国在付出昂贵的代价之后用了十五年的时间平定吐蕃各部。青海湖被鲜血染红王钰取“碧血青天”之意命名为青海。可他没有来得及把这占大燕帝国四分之一的领土安排好就去世了。留给了继承者一个摊子这个摊子是好是坏众说纷纭至少当时天下人都认为是个烂摊子。 当时决定攻打吐蕃举国反对王钰还是做了一直到他死后争论还是没有结束。争议的焦点就在于这片土地对国家终究有没有用?付出那么惨重的代价把吐蕃打垮值得吗? 天空碧蓝一尘不染青海湖还保持着亘古以来的模样。当年的战场如今青草片片战死的忠魂埋骨于地下再也看不出征战的痕迹。一队约数百人的燕军士兵巡逻在湖边先帝攻下吐蕃以来班师回朝留下数万川军队镇守此地这支部队是在例行巡逻。 在高原上呆得久了将士们似乎也适应这里残酷的环境想当初刚入高原时多少人连走路都成问题几十斤的铠甲穿在身上如同大山一般沉重。 “管营相公。前面有情况!”走在前头的士兵突然大声喊道。 “戒备!”管营立即下令让部队排开阵势以防有变。可当他看清楚情况之后纵然上阵日久。仍不够心惊胆战正前方一片人潮以同崩海啸之势向他们袭来。其兵力之多。难以估算恐十倍于我军。 “管营相公我部不过二百人。对方数十部于我不如暂退上报卫所。”部下建议道。 管营很年轻才十几岁模样见敌势大眨眼将至沉稳的说道:“先帝征讨吐蕃时一再言明。此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今吐蕃反叛若不战而退有辱先帝神威。罪莫大焉。你带十骑飞报卫所刘将军。我即战死于此。” 言毕拔刀出鞘身先士卒冲向敌人。三百勇士面对数十部地敌人全无惧色。但转眼之间他们就被敌人潮水一般的进攻所淹没。青海湖边再起狼烟。 快马飞入北京红翎信使一路疾驰直奔兵部。不多时兵部尚书韩世忠匆匆而出坐上官轿向皇宫而去。时天子王战正于天章阁会汇朱熹张思继等人讲授理学谈论诗词闻韩世忠紧急求见他却真听得兴起不忍离去。遂命人将韩世忠引入天章阁。 “陛下!陛下!”一踏进天章阁韩世忠就叫了起来。 王战高坐于上闻言说道:“韩爱卿不可喧哗且稍待片刻朕听完再讲。”韩世忠一愣只得退在旁边。下朱熹旁征博引口若悬河王战微露笑容听得极为出神。而韩世忠紧紧握着前线战报数度欲开口奏事然天子全无兴趣。 好不容易等到朱熹讲完天子拊掌称赞又说一阵方才想起韩世忠还在旁边遂问道:“韩爱卿何事?” “陛下吐蕃反叛!”韩世忠急步上前呈上战报。 王战脸上笑容凝结朕刚刚即位怎么就遇上这等事?忙取过战报展开读来方知二十天以前燕军巡逻部队在青海湖边遭遇吐蕃叛军一位管营殉国所部二百余士兵全部战死。现在叛军多路出击吐蕃北部战事刚起南面纳木湖畔上万叛军正急攻吐蕃政治中心逻些城守军将领飞马向朝廷告急。 原来吐蕃六谷部刚刚要统一高原被王钰横插一手当时慑于王钰的威望和燕军的勇猛表面上表示了归顺遵从中央朝廷地统治。后闻王钰殡天没有了顾忌反心再起遂于日前动叛乱。 “这如何是好?朕方登大位就横遭兵祸恐非吉兆啊。”王战望着战报为难的说道。 “陛下吐蕃反叛乃人祸并非天灾当从召集大臣商议对策。”韩世忠提醒道。王战这才如梦方醒忙命沈拓宣旨召三省长官及参知政事们参加御前军事会议。 当时王轼正在吏部大堂会见这科新中的进士们择其优良者初全国各省府县出现地空缺。说起这科来也真怪很多新科进士夸夸其谈吹得天花乱坠恨不能将平生所学全部展示在威王殿下面前希望能补到一个实缺。但一问其如何作官如何施政却只能笼统的说个大概完全没有详细计划。 王轼大笔一挥十余位进士再等下次出缺这等腐儒只会空谈误国如果放到地方上去作官不但不能为民请命为朝廷分忧恐怕还会祸及自己。此时吏部侍郎提醒他这些进士都是天子门生圣上钦点威王大笔一挥倒是容易不怕圣上不高兴么? “圣上不高兴无非就是申斥于我至多免我职权百姓不高兴就会象四川一样到时候谁去收拾?”王轼不听劝告将那空谈的进士们一笔勾去。 这时下属来报宫内太监宣旨圣上急召威王入宫参与御前军事会议。王轼吃了一惊军事会议?蒙古作乱了不会这么快吧?难道恩师韩毅地预言成为现实了?当下不敢逗留忙交公务交于副手暂时处理急忙赶往宫中。 政事堂内皇帝三省长官以及带有“参知政事”“参知机务”头衔的大臣们已经就坐。但会议还没有开始圣上执意要等威王千岁到了以后才开始商议。 王轼匆匆而入未及行礼王战已经叫道:“威王不必多礼。坐吧。韩爱卿把事情大概说一下让诸位大臣们心中有个数。” 王轼虽贵为王爵。但这政事堂不比其他地方所以坐在三省长官之后方一落座就听到韩世忠说了一句:“上月初八。吐蕃反叛朝廷各路官军遮掩不及……”略一停顿还是安坐下去。 待韩世忠讲完王战问道:“吐蕃反叛攻打甚急诸位爱卿可有良策?” 大臣们一时无言说老实话吐蕃是因为先帝好大喜功。努力想要拓展疆域才结下梁子现在先帝不在了烂摊子留给当今圣上来收拾可真是头疼得紧。如果说派兵征伐会不会又是一个十五年大战?这样的话。国家可吃不消。 “怎么了?难道没有一点办法么?”王战见大臣全不言语稍感失望。 此时。参知政事文华殿大学士吴弼起身说道:“陛下臣闻吐蕃乃不毛之地。人民尚未开化。先前吐蕃诸部互相攻打以至千疮百孔朝廷收之无益。以臣愚见莫如放弃命驻守吐蕃的军队全数撤回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