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御用闲人_第十一桶 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陈词 攻吐蕃誓保国土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桶 第三百一十碗 政事堂慷慨陈词 攻吐蕃誓保国土 (第2/4页)

  军费开支。”

    王战听完没有表态他不想打仗可如果就这么放弃先帝用了十五年时间才征服的吐蕃恐怕会遭人议论也对不住父亲在天之灵。

    “正当如此陛下吐蕃虽然土地辽阔但物产稀少人口不多如同鸡肋一般食之无味。放弃正是上上之策也会免除不少麻烦。先帝攻下吐蕃时欲在此地司仪行政可没有官员愿意到那不毛之地任职朝廷守军也是叫天连天不能适应。臣同意吴大人地意见。”门下侍中李纲也表示了赞同。

    王战犹豫作难道:“可吐蕃是先帝耗费十五年时间动用数十万大军才收得就此放弃恐遭天下人非议啊朕也不愿作那不孝之人。”

    “陛下岂不闻祖宗不足法天灾不足惧?此一时彼一时也情况不同对策也应该相就的改变岂能墨守陈规一成不变?再者说先帝执意攻打吐蕃本就不对……”监察御史话未说完被王战一口打断。

    “就事论事不要扯到这些更不允许批评先帝。”

    议来议去意见几乎一边倒没有一个大臣说要留住吐蕃的就连尚同良也沉默了。他虽然不表态可当年带头反对攻打吐蕃地人就是他也正是因为如此吴弼才被王钰提升为尚书令因为吴弼这个人很好用言听计从又善于体察圣意他一上台就开始压制尚同良等人地意见。可当年极力赞同的他如今又是第一个跳出来说应该放弃吐蕃。尚同良等人冷眼旁观均不齿吴弼的为人。

    王轼一直没有说话坐在他对面地英王王皓好象事不关己一般两兄弟偶然目光相遇也马上弹开形同陌路。

    “威王你说说看这事怎么办才好?”天子突然问道。

    王轼颇感为难政事堂议事还是头一次这样意见一边倒如果自己聪明点就随大流赞同他们地说法也省得挑起对立可是……

    左思右想他站起身来却没有先表意见而是拱手向韩世忠问道:“韩公本王请教一下攻打吐蕃用了多少年花费多少银子损失了多少兵力?”

    韩世忠也客气的起身略一思索回答道:“前后断断续续共计十五年军费过三千万两川军军以及兰州军共阵亡十四万余人伤者无数。如果再计上伤亡军人地抚恤这笔开支就有些吓人了。”

    王轼点了点头这才对皇帝说道:“陛下高祖武皇帝付出了如此巨大的代价打下吐蕃现在有人说要放弃这不合适吧?”

    所有大臣顿时感到不可思议威王今天吃错药了吧居然独自一人站出来反对?尚同良听到王轼的意见之后心头开始着急威王实在不应该这个时候出来挑起矛盾这会无论是皇帝还是大臣两面不讨好。还是太年轻了。没有政治经验。

    王战顾虑地也是这个听弟弟如此说自言自语道:“是啊先帝在天有灵。若知道朕放弃了吐蕃恐怕也会责怪朕败家的。”

    “陛下话不能这么说。高祖武皇帝攻打吐蕃乃是受了jianian臣蒙蔽一时失策。难道因为犯这个错误的代价太大。就要错误一直持续下去?这不是讳疾忌医是什么?”吴弼投机取巧明知圣上不喜欢别人批评先帝索性推说当初王钰是受了jianian臣鼓惑。不过当初极力鼓动的那个jianian臣好象就是他吧?

    王轼马上抓住这个机会反唇相讥道:“吴大人暂且不说所谓当初蒙蔽先帝地是谁也不说你地意见对与不对本王想提醒你。你现在的主张是要我们放弃小半个国家吐蕃占大燕领土的两成五两成五各位。如果我们现在放弃了。还不说对不住先帝就连那前后十四万为国捐躯地烈士。怎么告慰他们?怎么对他们的后代交待?他们祖辈父辈浴血奋战把命都搭上了才打下这么大地领土。现在朝廷要放弃。吴大人你不怕以后在外行走被忠烈地后代指着脊梁骨骂吗?”

    吴弼面露惭色尴尬至极吞吞吐吐地说道:“这臣的主张乃是为大燕江山社稷着想至于个人荣辱那那不是臣所考虑地。”

    其他大臣听了威王一席话第一反应就是威王今天跟以前不同这言辞犀利针锋相对地风格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是位为官多年的老臣。

    尚同良起初还担心皇帝不满但暗中观察威王殿下高谈阔论之际皇帝一直含笑关注着他而且频频点头一片骄傲之色。

    “陛下先帝排除万难打下吐蕃一定是有他的考虑在。而且先帝说过一个人再长也不过活个一百多年可国家民族还要继续前进不能因为一时的得失就不顾今后千百年的民族利益。试想一下如果现在朝廷放弃了吐蕃一千年后后代子孙会怎么评价我们?当年石敬塘认契丹皇帝作父自称儿皇帝割让了幽云十六州被骂了快三百年前宋百年积弱虽然有皇帝的失德但罪魁祸就是此人。至今民间提起他恨不得食其rou寝其皮我们不能做这种既对不起先人也有愧于后人地事情。”王轼苦苦进谏听得王战冷汗连连他说完之后王战整个脸色都变了。

    对大臣们说道:“威王所言极是放弃国土这是遗臭万年要背上千古骂名的恶事朕决不能这样做否则他日九泉之下有何面目见先帝?”

    大臣们一听都向王轼投以责难的目光明明圣上就有意放弃吐蕃就威王这么慷慨激昂的一说全变了主意。尚同良暗暗着急威王年轻气盛这样做既讨不到皇帝的欢心也得罪大臣实在里外不是人。

    “威王千岁下官请教一句既然不放弃。那现在怎么办?吐蕃叛军一拥而起势头正旺参加过攻打吐蕃地将领一直有怨言现在谁还肯去领军征讨?”吴弼突然问道。

    王轼到底是武备堂出身标准的军人风范一听这话立即说道:“军人以服从命令为天职没有选择地权力朝廷命令一下军人就应该一往无前挑三拣四的话他有什么资格带兵?如果没有人愿意去本王虽然年少为国尽忠也不甘落于人后我去!”

    尚同良急得差点站起来这威王越说越不靠谱!带兵打仗是儿戏么?你以为是你在宫里拎几头胖熊来揍这么简单?再说了你去带兵打仗那让天下将军们的脸往哪儿放?朝廷没人了么?

    王战一听也吓到了连忙劝道:“二弟不可胡说!岂能让你去冒这风险?就算要打燕军能征惯战之将数以百计还能没人?罢了罢了今日就议到这吧朕考虑考虑。”说毕离席而去。

    大臣们起身准备出宫不论是谁临走地时候都不先忘看王轼一眼再看尚同良一眼心思

    局面不会是这两人事先安排的吧?可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