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十一桶 第三百一十一碗 阻裁军力挽狂澜 比武艺邂逅娇娘 (第1/3页)
燕建康二年吐蕃余孽趁王钰去世的机会举兵反叛赶出高原。守军将领上报朝廷皇帝王战无策求教于耶律南仙后者力主挥师征讨并举荐了赋闲在京的原南府军名将呼延灼。 在第三次御前军事会议上王战提出了这个办法大臣们倒没怎么反对呼延灼有谋略有胆气更有指挥大规模兵团作战的经验由他带兵出征很合适。但威王王轼提出了不同意见他认为呼延灼年纪太大高原地区条件恶劣这位老将恐怕吃不消。 他推荐了一个人就是他的授业恩师韩王爷。这一下大臣们就有些诧异了韩毅赋闲好几十年了自当初奇袭上京回来他就被免了兵权封了郡王拜作大司马留在京城束之高阁。现在威王殿下提出他来恐怕还是看在师徒一场的份上。 严格说起来韩毅的确合适一些一来他年纪比呼延灼轻二为名头比呼延灼大奇袭上京这是注定要彪炳史册的一战燕军将领中无人能出其右。王战见威王有异议一时决定不下来耶律南仙闻讯之后大为震怒。她认为王轼处心积虑要和她对着干遂授意吴弼等人抓韩毅的小辫子。 韩毅的把柄其实不用抓就在那儿明摆着。他不但有“历史问题”还有“政治问题”当初奇袭上京虽然功劳盖世可他放着身处险境的先帝不救却兵直取上京。虽然解释说是为了“围赵救魏”可这是不是也可以说明他对先帝不忠心? 当年他出征回来就是有大臣建议取他的级。免得日久生祸害王钰顾念他功劳卓著为了保护他而削其兵权闲置不用。现在威王提出他来。吴弼等人抓住这个问题大作文章一再攻击韩王有异心。绝不可授以兵权更不能放他远赴西南。 第三次军事会议再告中断王战离开政事堂后。命王轼随驾到了南书房两兄弟落座王战第一句话就是:“二弟朕知道你想保你恩师出山可大臣们都对他不放心你就不要固执己见了。” 王轼镇定自若拱手说道:“陛下。臣弟举荐韩毅并非出于私心。所谓内举不避亲韩毅虽然是臣弟授业恩师但他的确有统帅之才年纪也比呼延灼轻。由他出山带兵最为合适。至于大臣们说他有问题。臣弟想先帝当年赐给他丹书铁券已经说明了一切问题。现在极个别大臣抓住这个问题不放。那才是别有用心。” 王战听完面露难色看了看弟弟他知道王轼想干些实事可呼延灼是耶律太妃举荐了不好驳她的面子这次恐怕得委屈一下弟弟了一念至此遂劝道:“二弟呼延灼是太妃举荐地臣也为难。你就退一步吧别让朕难作。” 王轼听得眉头紧锁这话怎么说的?她是皇帝还是你是皇帝?国家大事事无巨细皆决于皇帝后宫不得干政这是铁律皇帝为何有这种顾忌? “陛下有句话臣弟不吐不快。耶律太妃的确才智过人也有相当的经验陛下您本着谦虚求教地态度去咨询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她的意见陛下仅可列为参考不必言听计从您才是一国之君。”王轼这话看似说得有些重了却是金玉良言也并非杞人忧天。 王战面露惭色笑道:“话虽如此但事情总有个变通。这样出征地人选你就不要固执了就定下呼延灼。至于韩毅他也是难得的人才更何况把二弟栽培成才也功不可没。将来有机会朕一定重新启用他如何?” 王轼哑口无言大哥啊大哥这天下是你的我推荐人才也是为你效忠又不是为我出力怎么好象说得两兄弟在作交易一样?但王战既然都说出这个话来事情就已经没有转地余地了。 心中暗叹一声王轼无可奈何的说道:“既然陛下圣意已决臣弟自当遵命。” 见弟弟让步王战心头稍宽背靠龙椅叹道:“唉这些天尽为了吐蕃之事劳神费力现在如今定下来只消再召呼延灼授以兵权就可以出征。等些日子裁了水师这笔军费就足够了。” 王轼闻言霍然起身!失口问道:“圣上要裁撤水师部队?” 王战没有料到弟弟这么激烈的反应疑惑道:“正是东海南海两支水师部队多年来未有作战任务空耗了许多银钱朕想裁撤水师将水师军费挪作马步军平乱之用。” 王轼心头大骇!真不知何人心肠如此歹毒竟然提出裁撤水师的办法!东海南海两支水师多年来守护国家万里海疆何谓空费银钱?大燕海上贸易兴旺达几十年来成倍增长为国家财政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海上贸易之所以如此兴盛就是因为我们国家背后有一支足以傲视四海的强大水师部队。东洋南洋诸国以及海上盗匪皆畏惧我大燕水师从而不敢侵扰商船这才保证了海上航线的安全。如果裁撤水师多方势力再无顾忌那时候国家财政倚之甚重的海上贸易就受到毁灭性地打击! “陛下!”王轼衣摆一掀拜倒在地“陛下!此举万万不可!若裁撤水师必将陷海上贸易于万劫不复之地!” 一阵错愕王战问道:“二弟所言莫非太过?裁撤水师何至于威胁海上贸易?我中华声威远播四方四海诸夷皆欣然向往何人敢动我海商?” 王轼再三叩头:“陛下文化再兴盛若没有强大的军事实作后盾只是空谈!若人家欺负到我们头上讲理是讲不退敌人的!还得靠武力解决!东洋。南洋诸国之所以与我通商畏我如虎都是因为我们有一支强大的水师。如果他们敢触大燕逆鳞。我水师部队就可远涉重洋直接打到他们家门口。陛下臣弟冒死进谏。万万不可裁撤水师!” 王战见弟弟如此强烈的反应一时为难:“若不裁撤水师国家哪里来地军费平乱?” “陛下。吐蕃作乱只是强弩之末难穿鲁缡。臣弟咨询过兵部韩公吐蕃叛军看似星火燎原入目皆是然不过是乌合之众。只要燕军歼灭其代表余众必作乌兽散!陛下。吐蕃境内人民尚未开化其上层视民众性命如草芥要打要杀皆凭喜好。律法完全不保障平民的利益。我中华自古便有‘人命关天’‘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之古训。若得平定吐蕃推行我中华之制度。传授我中华之文化将土土牛羊分于百姓。以收其意。将吐蕃上层人物赐以爵位金银以安其心。吐蕃必诚心向我!”王轼一番言论王战闻所未闻。对于吐蕃他也只是知道其在大燕西部幅员辽阔而已。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