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心事 (第2/2页)
家,在冬季主要是靠火炕来取暖:就是用土胚所搭成的、里边含有烟道的土台,人睡在上面,绝对是冬暖夏凉。 其实张知秋这些日也已经开始有意无意地在找炉子的售卖之处了,但却是一无所得,不过如今天气还不是太冷,即便就是老孙头的屋内也是没有生炉子的,他也便不好开口。 但张知秋所不知道的是,这些天来老孙头夫妻和小环却是已经分别地换到了火炕上去了,每天晚上也会特意地烧一下炕。 当然,不着急地最主要的原因,是以张知秋的这一身横rou,其实还是非常地耐冻的。 “我是在考虑,要怎么样才能在院子里挖口水井。” 正自算的有些头晕脑胀的张知秋,其实早已远远地便闻到了小环身上的那股子皂角香,但因正自到了一个紧要关头,便也一直没有理会,这时见小姑娘躲躲闪闪地凑了过来,便也笑着回道。 所谓地皂角,是一种我国所特有地皂角树所结的果实,样子就像是扁豆角,但是个头要大的多,通常长约十二至三十七厘米,宽二到四厘米,而树身可以长到三十米的高度,三月到五月为花期,结果期则会一直延续到十二月。 皂角在中医里可以用作止咳、祛痰、祛湿,并且可以生发,但民间最为常见的用处,却是用它来清洗衣物。 毕竟,这是一个没有肥皂和洗衣粉的时代。 “你怎么知道我想要在家里地院子里挖口水井的?”
小环闻言,先是大喜、继而大惊:在自家院子里挖一口水井,是小环近来所能想到解决自己愁思地最高梦想,但这个愿望却一直都被她深深地埋藏到了心底,根本是连提都不敢往出提的。 在这个时代,因为技术的原因,水井需要由纯手工和人力来挖,一口超越十丈的水井,连工带料所需耗银至少是一百两,即便是以老孙头如此的身家,那也是有些承担不起的。 当然,这并非是说老孙头家里连一百两银子也没有,而是说这投入产出地性价比太差,根本就不值得这么去做。 “当然了,你也不看看俺是谁!”张知秋有些惊讶于小女孩的惊讶,便有意地调侃道。 张知秋所想的,是用一个大型地“洛阳铲”配合一些滑轮组来完成这个任务,虽然从来都没有见到过现代是如何打井,但洛阳铲所做的事情,不也正是在做这样的事情嘛…… 不过,想要自己来打一口水井,如今张知秋所要面临地问题还有很多。 事实上,如果是想用洛阳铲——哪怕是放大的洛阳铲来挖掘一口传统的水井,也是非常地不靠谱的。 只要超过了一定的尺度,所携泥土的自重便足以抵消和破坏洛阳铲地提土能力,因此那种规格很大的洛阳铲在现实中是不存在的,而张知秋如今所计算的,也正是这个问题。 当然,其实张知秋所想要挖的,也并非是这种传统的水井,而是在现代农村极为普及地手压式水井。 这种水井,是利用大气压强来实现半自动地提水功能的,却是并不需要开挖有多大地井口直径,只要能够将取水管通到地下水源处即可。 这个时代虽然没有钢管和塑料管,但是烧制一些粗陋地陶瓷管却是不在话下的;事实上即便是在现代,陶瓷管也还是会被用在一些地下水利设施中的。 如今想要打井,张知秋首先要考虑的是这个钻头——也就是张知秋计划中拟议的大型洛阳铲地制作。 前些日在辎重营的时候,张知秋已然折腾过这个东西,也因此而深知,这其中的技术难度,正是随着洛阳铲的直径增大而成倍地增大的。 一把好的洛阳铲,主要必备几个条件:一是优秀的材质,二是精准的造型,至于其他什么抛光、磨刃的,反倒是任何一个差不多点的铁匠都可以胜任的。 材料姑且不提,那形状稍有差池,便会严重地影响到洛阳铲地提土效率,用句土话说,就是“不挂土”。 在辎重营的时候,那把洛阳铲是铁匠老张头将两把铁锹从新入炉锻造后勉强来打制的,这在现代最不成问题的材料问题,在这个时代却首先便是一个最大的问题。 也就是说,张知秋首先要解决的是洛阳铲所需的材料——上等的钢材。 PS:果然是有些扯得远了,这几章以后注意吧…… 爬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