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零五章 皇帝的秘密(下) (第3/3页)
针对这些阁臣,而只是想尽自己的力多捐输一些钱粮而已。眼下他几乎垄断了银行、煤矿、军工等行业,未来的造船和海运也必定是握在手中。另外在聂家、谢家的许多产业中都有股份,称得上是富可敌国,区区的1000万大明银元和5万石粮食只是小菜一碟。若非考虑到不能僭越小皇帝太多的话,10倍于此的数目他也不放在心上。
王锐之所以这般大方,既不是想讨小皇帝的欢心,更不是想求名,而只是出于感恩和同情之心罢了。他能有今天的权力、地位和财富,一是要感谢上苍的眷顾,二是尽皆取自于这个时代、取自于大明。因此他饮水思源,也要回报这个时代、回报大明。 另外一想到饿殍千里、易子而食的惨状,王锐的心中也充满了同情和不忍,从内心里想尽自己的力量来帮助灾民。 温体仁等人当然是不可能理解王锐的做法的,这就是思想意识和境界的差距。王锐在这方面比他们要领先了数百年,也正是这种无法弥补的差距,决定了最终的胜败。 眼见王锐率先做出了榜样,温体仁等人的心中虽在暗暗滴血,也只能咬牙跟着捐输一个令自己抓狂,而令小皇帝感到满意的数目了。 不一刻的功夫,众人已报数完毕。 崇祯显然是十分满意,满面笑容地开口说道:“众卿不愧是朝廷柱石,朕的肱股之臣。若是群臣皆能如此,朕将无忧矣!” 顿了一顿,他继续说道:“朕看捐输和筹借钱粮一事就仍由太傅负责,杨卿就赈灾和平‘乱’之事还需多向太傅请教。这几日你且多做准备,待选一良辰吉日,朕亲自为你饯行!其余的钱粮调拨等事宜,皆由阁部负责。如果没有其他的事情,众卿就先告退吧。温卿和周卿留一下,朕还有事与你们商量。” 王锐等闻言当下领旨告退,温体仁和周延儒则留了下来。 当众人全都出去后,朱由检沉‘吟’不语,好象在想着什么心事,将温、周二人完全忘了一样。 温体仁和周延儒面面相觑,心中不免有些忐忑,不知道皇帝特意留下他们二人究竟有何要事,朱由检现在的表现令他们感到有些不安。 好一会的功夫,朱由检突然打破沉默开口说道:“温卿、周卿,你二人是否对太傅有所不满呢?朕想听实话,如果你们想糊‘弄’朕的话,那不用回答也罢!” 他淡淡地说来,温体仁和周延儒却只感到好象在耳边打了个霹雳一样,直震的二人浑身猛地一颤,如遭雷噬般僵在那里。他们不知道朱由检这句话的真正用意,因此心念电转,寻思着应该怎样回答。如果一句说话说的不对,可能会立遭不测之祸! 二人毕竟是久经风‘浪’了,且俱圆滑无比,片刻之间已然有了计较,对视了一眼后当下双双跪伏于地。 只听周延儒恭声开口说道:“回皇上的话,臣等万万不敢!威国公乃天纵奇才,为皇上和大明屡立赫赫奇功,其彪炳功绩千古罕有!不仅如此,威国公对皇上的忠心也无人可比。为了替皇上和朝廷分忧,捐输千万亦毫不放在心上,此等高风亮节也是千古未见!为人臣者,如此恐怕已是极致,臣等既是敬畏,又钦佩至极,如何敢有丝毫不满?还请皇上圣心明鉴!” 他这一番话说罢,一旁的温体仁也不由得暗暗叫了声绝,对周延儒佩服不已,连忙随声附和。 周延儒适才所言似乎是将王锐大大夸奖了一番,实际上却处处暗含玄机,充满了挑拨之意。 “彪炳功绩千古罕有”,换句话说就是功高震主!“捐输千万亦毫不放在心上”,那恰恰说明了其必是富可敌国,这么多钱财是如何来的?“为人臣者,如此恐怕已是极致”,潜台词就是再进一步的话,那就要‘逼’宫篡位了!而且同朝为臣,相互间哪来的敬畏?又是不敢有丝毫不满,似乎不是出自真心,处处显示出了王锐的权势熏天、大权独揽。 如此巧妙地寓挑拨和提醒于夸赞之中,而且差不多是脱口而出,这份急智和口才的确可称得上是世所罕有,所以连温体仁也忍不住佩服之极。只要朱由检不是太笨,稍微有一点帝王心术的话,就肯定能从周延儒的话中体味出东西来,难免对王锐生出芥蒂之心。 周延儒没指望着用这一番话就能扳倒王锐,只是想在小皇帝的心里种下一粒有毒的种子而已。 总有一天,这粒种子会生根、发芽,长成毒苗,进而慢慢变成参天大树。到那一天,只要把握住合适的机会,就是一举置王锐于死地之时! 一番话间就已经埋下了巧妙的伏笔,周延儒也暗暗感到得意,心说若非今日皇帝有此问,还真难找到给王锐下“烂‘药’”的机会。如果是平常说这样的话,那就太过做作,一下就能被皇帝识破。眼下说得这般巧妙,皇帝只会认为自己是无意中真心流‘露’,更加会好好体味! 应该说周延儒的此计的确是巧妙而又‘阴’毒,最厉害处就在于其无形无影、不‘露’痕迹。如果是换了其他的君臣二人,他这一次十有**就会得逞,因为他话中的寓意是任何一个帝王都深为忌讳的东西。 只可惜周延儒却不知道朱由检有一个秘密,一个有关于他和王锐之间的秘密,这个秘密连王锐也不知道,却对他们二人之间的关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秘密不是别的,就是当初天启皇帝临终托孤,成国公朱纯臣突起发难时,其实朱由检早已经从昏‘迷’中醒了过来,因此将朱纯臣和王锐翁婿两人的对话大半都听得清清楚楚! 他之所以能够提前醒来,完全是因为李惟民的手下留情。 李惟民侠骨丹心,跟随了王锐那么久,二人一起经历了许多磨难,对其是真心钦服,相互间也如兄弟一般的情谊,因此从内心里并不赞同朱纯臣的做法。但他忠于旧主,最终仍是选择了遵从朱纯臣之命。 可在对朱由检下手时,李惟民却担心当真伤到了信王,所以又收回了几分力道,结果导致了其提前醒来。 但是朱由检却继续假装昏‘迷’,一直到最后被“救醒”。这件事情连王锐也被瞒了过去,朱由检始终隐藏在心底,没有其他任何人知道。 朱纯臣和王锐的对话给了朱由检极大的震撼,也奠定了他对王锐绝对信任和视为亲兄弟一样情谊的基础。 在当时的情况下,王锐无论是同意了朱纯臣的建议,还是自己起了不臣之心,连自己的岳父也一并“做掉”的话,都能轻易窃得他老朱家的大好江山。可是王锐却丝毫不被帝王之位所动,毅然选择了大义,竟亲手粉碎了岳父的‘阴’谋,保得朱由检登上了皇位。 朱由检对整个过程偷偷看得一清二楚,除了感‘激’之外,对王锐自然是无比的信任。在那种情况下王锐都没起了不臣之心,今后自是更加不太可能。否则岂不是舍易求难,脱了‘裤’子放屁不嫌麻烦?以王锐的‘精’明,又怎能行此不智之事? 正因为这样,所以说无论王锐怎样功高震主、如何大权独揽,朱由检都毫不在意。他很清楚王锐对朱纯臣说得都绝对是真心话,其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使大明走上强盛之路,同时成就一代名臣的经典,永载史册。而他自己要实现成为一代圣君的理想,也绝对离不开王锐。 当然,朱由检并不知道王锐其实是对当皇帝半点也没兴趣,所以才选择了现在的路。 但不管怎样,王锐都是经过了真正的考验,无意中令朱由检知道了其真心。 他对王锐原本就当作是大哥一样,这一来自是更绝对的信任,又岂是周延儒一番自以为巧妙的话所能动? 因此周延儒和温体仁哪里知道自己的如意算盘只是一相情愿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