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章 舰炮雄威(上) (第1/2页)
第四百三十章舰炮雄威上 王锐自然不是一时冲动了,他当然知道此事的重要,‘交’给其他人又怎能放心?而且这件事情是由他提议,估计别人也不敢‘插’手,最后一样还是落在自己头上。既然如此,那索‘性’主动一点好了,还能让小皇帝高兴。 眼下见朱由检果然大喜,众人纷纷‘露’出意外的表情,他不由得暗暗一笑。 对于庆典一事,王锐早已思虑了很久,当然是有了把握这才提出。要想彰显所谓的天朝之威并不难,一是让那些海外藩国和‘蒙’古诸部见识一下新式火器的厉害;二是搞一个华丽之极的庆典仪式,相信必能将这些家伙全都镇住。 新式火器自不必说了,大明能有今天、王锐能有今天,全是仰仗了这远超时代的看家法宝。只要是这个时代的正常人,见之想不感到震撼也绝不可能。 关于庆典仪式,王锐亦想好了新的‘花’样。 即使是没有王锐的‘插’手,明朝也仍是当时世界上科技和文化上数一数二的国家。尤其是悠久、灿烂的文化,极少有国家、民族可以匹敌,这也是为什么我们总喜欢将他人当作蛮夷的主要原因。 那些海外藩国和‘蒙’古诸部想必没真正见识过大明皇家的威仪,只需将往昔节日里盛大的庆典仪式拿出来,估计就够他们惊叹的了。 但王锐却认为这样还远远不够,他要的是彻头彻尾地震撼,要让海外藩国和‘蒙’古诸部感到自己的确是蛮夷,从心底对大明感到真正地敬畏,这才真正能显示出天朝之威。 因此他打算再一次借鉴现代的经验,搞一个前所未有的盛大仪式,不但令海外藩国和‘蒙’古诸部,而且让小皇帝和文武百官也一样看傻了眼! 王锐如此有信心的原因很简单,因为现代有不少经典的奥运会、世界杯的开幕式表演可以供他借鉴。 就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吧,虽不敢说后无来者,但却敢说是前无古人的。而且将了来即使是超越,也多半是由我们中国人自己来完成,老外恐怕是不太可能了。刨除那些高科技的声光元素,其中能够借鉴的东西还有很多,王锐相信其必能引起轰动。 因此王锐觉得这些并不算难,只需要‘精’心准备和砸钱即可。真正难的事情是与海外藩国的外‘交’和同‘蒙’古诸部的军火买卖,那是双方的斗智斗勇,其中的变数很多,就像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一样,绝不容有半点疏忽。 事情就这样最终定了下来,庆典的日期定在了八月二十四,那正是崇祯两年前登基改元的日子。 眼下离庆典大约还有5个多月的时间,由于不需要在创意上费太多的功夫,因此时间应该足够用。 龙虎豹象四卫的冬季魔鬼训练已然告一段落,让王锐感到高兴的是竟没有一个人被淘汰,全部都通过了严酷的考验。这似乎是有些匪夷所思,其实也十分正常。想当初龙虎卫那些“戏子兵”都全体通过了残酷的魔鬼训练,成为天下无敌的‘精’锐。这些新选拔的人原本就俱都是京师三大营和关宁军的‘精’锐,自无通不过的道理。而且第一阶段的魔鬼训练难度较低,只是“开胃菜”而已,更加严酷的考验还在后面。 但不管怎么说,已经通过了第一阶段魔鬼训练和队列训练的龙虎豹象四卫面貌焕然一新,已是初‘露’‘精’锐锋芒,从中选拔‘精’锐进行大型团体‘cao’的演练自是毫无问题。5个多月的时间虽然紧了点,但也应该问题不大。 时间紧迫,因此领旨之后,王锐立刻就开始了忙碌。他仿效现代的模式,先马上成立了一个庆典组委会,自己牵头挂帅,然后将所有相关各部的头儿和自己的一干‘精’兵强将全拉了进来,明确分工、各司其职。 所有的人都知道这庆典的重要‘性’,又有王锐亲自挂帅,谁敢不给面子?敢有任何敷衍了事?这不单是不敢违拗的问题,更是一个巴结和展示自我的绝佳机会。杨鹤与洪承畴的例子人人看得清楚、明白,心知只要能够得到威国公的赏识,飞黄腾达便指日可待。 因此他一将任务分派下去,相关部‘门’、人等无不遵行无误,不敢有丝毫懈怠。庆典组委会成立的第二天,所有相关的准备工作就已经开始展开。 对于其他的事情,王锐仍像以前一样,只管大面、提要求和监督执行。但对庆典仪式,这一次他却是亲自上阵。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所有的创意只有他一个人最清楚,他只好来当这个总导演了。 他先将相关的人找来,特别组成了一个专‘门’负责庆典仪式的团队。然后将自己的创意详细阐述,并通过团队讨论、完善,最终定下了具体的方案。 紧接着王锐又做了分工,礼部、工部负责场地、服装、道具等事宜,史梁和周宁则负责从龙虎豹象四卫中挑选人手,开始进行大型团体‘cao’的演练。 忙了差不多有一个多月的功夫,一切才全都渐渐进入正轨,有条不紊地进行。而王锐也终于能喘上一口气,将所有的事情‘交’与了谢天博负责,自己暂时脱身出来。 需要他‘cao’心的事务太多,每一件都不在这庆典仪式之下,比如说海事、船舶、海龙卫等等。 经过半年多的努力奋战,船舶研究局那里总算传来了好消息,舰炮的研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 王锐闻报大喜,恰巧此时庆典仪式的准备工作已经有条不紊地展开,因此他暂时脱身出来,立刻赶往了大沽口。 在孙传庭的不懈努力下,眼下京津船舶局已然初具规模。在大沽口,第一个造船坞已基本完工,水师基地的内河船坞与外海码头也已竣工大半。 王锐一到大沽口,首先就去参观了造船坞。刚一进船坞,他的眼睛就不禁一亮,有些目不暇接的感觉。 只见船坞中有四个长方形的大水塘,长约300米,宽40米,深5米左右,分别编号为一至四坞。 水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