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四章 银票之争 (第1/3页)
绛州刺史府,慕亮与张宝儿正坐在刺史内宅的客厅内。 “张县令,龙瓶一案我还要多谢你呢!” 破了案子,慕亮刺史的位置保住了,他此刻有心情很不错。 “刺史大人客气了,我是您的属下,为您分忧是我应该做的!”张宝儿客气道。 慕亮对张宝儿道:“有一件事情,在这里还要请求张县令原谅!” 张宝儿诧异道:“刺史大人,此话怎讲?” “前几日,崔湜给我来信,说是不日朝廷的任命将会到达,你被任命为京兆尹,让我到时尽量给你提供方便!当时,我怕破案让你分了心,所以就没告诉你。昨日,朝廷的任命公文已到达绛州府,所以,现在才告诉你,你可千万莫怪我呀!” 听了慕亮的话,张宝儿不言语了。 张宝儿想到了肯定会有这么一天,便却没想到这一天来的这么快。长安,看来自己又要回长安了。如今的张宝儿已不是当初那个什么都不想的小混混了,他有信心也有办法在天子脚下立足,甚至大展抱负。 慕亮见张宝儿沉默不语,以为他心中不快,便解释道:“张县令,当时情况紧急,我这也是不得已……” 张宝儿知道慕亮误会了,赶忙摆手道:“刺史大人言重了,我感激还来不及呢!”树如網址:关看嘴心章节 慕亮轻轻点头道:“张县令不责怪我,我这心就可以放下了!” “刺史大人,我何时可以赴任?”张宝儿直截了当问道。 “你回曲城交接完毕即可赴任!” “刺史大人,不管怎么说我在曲城也待了这些日子,如今要离开,也想给曲城留下个好摊子,曲城县衙的人事安排,我有几项建议,万望刺史大人采纳!” 慕亮爽快道:“这个没问题,你说吧,全部按照你说的办!” …… 从绛州府回到了曲城,张宝儿并没有直接回县衙,而是径自来到魏闲云的住处。<> “这么快?”听了张宝儿的述说,魏闲云也吃了一惊,他想了想道:“若是我没估计错,太平公主与韦皇后之间的争斗已经到了你死我活的地步,不然也不会这么快就让你返回长安!” “明知是火坑,也不得不往下跳!”张宝儿苦笑道:“先生你也知道,我是不会逃避的,只能往前冲了!” “京兆尹这个职位可不好做,那可在风口浪尖上呀!”魏闲云提醒道。 张宝儿豪爽道:“就算不做京兆尹,我回到长安也是在风口浪尖上,与其那样,还不如就在京兆尹的位置上好好折腾一番!” 魏闲云瞅着张宝儿,不说话了,张宝儿身上这种豪气是他永远都不可能有的。 …… 张宝儿刚回到县衙,陈桥便来找他了。 “我不在的这些日子,没什么大事吧?”张宝儿随口问道。 “没什么大事,只是出了一件人命案,我已经处理了!”陈桥回答道。 “人命案?什么人命案?”张宝儿又问道。 陈桥将人命案的前前后后详细说与了张宝儿。 前日,有衙役前来向陈桥禀报:“西门城墙根出现命案!” 张宝儿不在曲城,出现了命案,作为县丞的陈桥肯定要去现场。<> 来到西门城墙根的一户人家门前,陈桥看见树上吊着一具尸体。 “谁是苦主?”陈桥皱眉询问道。 “我是!”一个年轻后生在一旁应道。 “你是死者何人? “我是死者孙子!” “此事因何而起?” 听了年轻后生的叙说,陈桥才明白了事情的原委。 死者姓吕名叫吕惠,六十来岁,人们都叫他惠老丈。惠老丈的儿子、儿媳妇原先在城内开着一个杂货店,他在家里照看孙子读书,颐养天年,一家人其乐融融。后来突遭一场天火,儿子和儿媳妇双双遇难,惠老丈无力执掌门面,就把杂货店盘了出去,带着孙子在家里坐吃山空。 有一日,街坊徐大民来找惠老丈借一百两银子。半年后,惠老丈让徐大民还钱付息,可却发现借据变成了白纸一张!两个人为此发生了争吵。惠老丈拿不出借据,竟在徐大民家院门口的树上吊死了…… “将徐大民传来!”陈桥向衙役吩咐道。 衙役擂了好半天门,徐大民才一脸倦意地走出来。 陈桥指着树上的尸体喝问:“你看看的,这是为何?” 徐大民见状惊恐地问道:“惠老丈为何吊死在我家门前?” 衙役们把惠老丈的尸体解了下来,陈桥命跟来的仵作当场验看。<>仵作勘验后报告:尸体脖颈上有两道勒痕,应是先在别处缢死,后被移尸此处…… 仵作话音刚落,徐大民马上喊冤,请求官府尽快捉拿移尸害人的元凶。 陈桥摆手道:“既然惠老丈之死与你无干,你就不要再添乱了。” 惠老丈的孙子不干了:“怎么与他无干?如果不是他蓄意昧人钱财,阿翁怎会自己寻死?” 陈桥训道:“如果有人拿了无字借据向你要钱,你肯认账吗?移尸诬陷人你的嫌疑最大,你是个黉门秀才品学兼优,不像恶人,先把你阿翁的尸体抬回去埋葬,待本官慢慢查找作恶之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