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卷 逐鹿 第四十一章 攻防 (第2/3页)
然见证得太多太多了。当年,圣京祖庙里对天盟誓,必立太宗之子的八大臣,第一个变节投降多尔衮的就是这个何洛会了。但最让何洛会没想到的就是这位那时候骂自己没气节,骂得最凶,差点要和自己这个叛徒玩命的谭泰,只是刚刚被投进大牢,板子还没有挨身,怎么就主动答应为摄政王卖命了? “前后不到两年,那些大义凛然的话,言犹在耳啊!”何洛会的这句感叹,连同他学着谭泰的腔调,“王救我!王若拯我,我杀身报王!”这样的事,后来都暗暗地传进了谭泰的耳朵里,从此两人之间的梁子算是越结越深了。 何洛会接到德安的求救信,想都不想,马上传令全军三万军马“立时,整军出发。” 手下的副帅,‘蒙’古正蓝旗固山额真富喇克塔,在众将的鼓励下,大着胆子来劝阻,“都统大人,万万不可啊!没有大将军的军令,咱们要是将全部人马悉数带走,万一饶州有失,军法无情……” 见何洛会的脸沉了下来,生生将嘴里嘀咕的“那是不可能的!”给咽了回去,灵机一动,“对了!您一世的英名可就全毁了!” 憨直的富喇克塔哪里知道,何洛会怎么会是真心诚意地要出兵呢?他的这位上司,别看嘴上不说,其实早就恼火谭泰不是一天两天了!“至于吗?”何洛会都奇怪当年‘交’好的时候,怎么就没有发现谭泰是如此不要廉耻、嫉贤妒能的一个人呢?“要不是摄政王反复叮嘱,自己能来吗?而且既然来了,就是要帮你,怎能和你抢功?就如同一条狗,总以为别人也稀罕它的猪骨‘棒’似的!害怕军功一旦被别人分享,他复爵的军功会不够了! 不知好歹,将自己打发到饶州,何洛会早就盼着看谭泰的笑话呢! 现在,机会终于来了!但老谋深算的何洛会,怎能落人以口实呢?所以,刚才的表现只是装装样子,这全是给谭泰和谭泰安‘插’在自己身边的人看的。 其实,何洛会早就着急怎么还没人来劝说自己?果然见老实厚到的富喇克塔如此柔顺地将可能贻误战机的罪过接了过去,当然要见好就收了。 何洛会赶紧挥手,实在害怕会有拍马屁的手下替自己说话,马上接口道:“老夫急火攻心,做事实在有些孟‘浪’了!固山考虑得甚是!如此,我们就暂缓发兵,静候大将军的军令吧!” 于是,等到谭泰的军令到达,何洛会又耐心准备了三天,这才慢腾腾地出兵了。 放下对面的清军不提,自打十月初一赶到这德安城不觉已经过去三天了,沈一恒的攻城进行得实在很不顺手,简直让人有些泄气了。 实事求是地说,德安的城池并不算大,东西有六里长,南北四里宽,也就算个中等县城,而且没有护城河;但西‘门’外的这个瓮城是建筑在一块高地上的,所以虽说是全城唯一突出的城垣,但却是整个德安城池中位置最高的地方。清军在此部署了近三千重兵,还配备了二十几‘门’火炮,‘射’程足以将北‘门’、南‘门’也覆盖了。 刚到的头一天,沈一恒试着攻了几次,就认清了一个现实:要想靠近城池进攻,就需要先攻克这个重要火力支撑点。其实沈一恒明白得还不晚,当年李自成也曾先后四次进攻德安城,都因为那时的明军在瓮城的顽强抵抗而功亏一篑的。 但沈一恒现在的另一个问题在于兵力不足。他手上只有两个旅和师直属团总计一万多人,而清军尚有七千人。要是按着战斗常识,两倍击之,五倍围之,就凭自己手里的这点力量,是如论如何都难以完成同时从三个攻击点进攻德安城的,但因此久攻不下,不要说军法无情,就是这个脸,自己也丢不起啊! 于是,德安城的战斗平静了两天,沈一恒也没有向明磊要什么人手,就是将四十‘门’攻城用的山炮运到了西‘门’的这个瓮城外。 沈一恒此时也知道奇袭不成,要转入旷‘日’持久的攻城大战了。索‘性’放弃其它三个方向的城‘门’,把军队全部摆在了西‘门’外的空旷荒地,也不着急,一面分派人马在四周jǐng戒,一面开始大修炮台。 在瓮城上观察敌情的觉善眼里,对面的明军大营整夜都是灯火通明的,依着多年的经验,不少于三千人的明军在加紧修筑炮台,看那认真的架势,难道要长期驻扎下去了?想到这里,已过不‘惑’之年的觉善也有些犯核计了,“这些明军到底要干什么?难道他们笨到不知自己已经跳进三面合围之中,还是对同时击败三个方向的援军很有把握?万一是后者……” 想着,觉善的心不住收缩了一下,实在不是一个好兆头啊! 而且,让觉善含糊的,还有明军放弃其他三个城‘门’的进攻,竟连jǐng戒部队也没有留下。不会是学韩信吧,因为人少,反而将生路空出来,就是希望我军因为有了后路而未战先怯? 觉善不禁冷笑了一声,想什么呢?以为我们满洲的巴图鲁会和他们汉人一样,见点血就害怕了?觉善回头看看这座城市,城中的百姓早就跑光了,城中心十字街周围的民房里都堆满了粮食、弓箭、火‘药’甚至军饷,就为了这些辎重,吾也要死战到底! 就在明军主力对喀尔塔喇所部的围歼大战即将揭开序幕的头一天,德安城的战斗也有条不紊地进行着。从十月初五的清晨开始,为了进行长时间的炮袭,沈一恒将四十‘门’大炮分成两拨,每次只有二十‘门’大炮轰鸣。饶是如此,一个时辰过后,德安西‘门’的瓮城上的石板如同被细细犁过的田地,任何角落都没有能逃过明军炮弹的光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