猎明_第六卷 东临碣石 第二章 大明首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六卷 东临碣石 第二章 大明首辅 (第2/2页)

才够用呢?

    其实崇祯年太仓的入帐比起嘉靖年翻了三倍不止已达一千万两之巨。而嘉靖年间的太仓收入每年也不过三百多万。可嘉靖年的收入虽然不多支出却更少。每年都还有节余。

    到崇祯十五年后太仓收入上千万两但支出也有一千多万。扣除下来还多出两百万两地赤字。

    外人或许不明白怎么钱一下子多出这么多开销也大到吓人的地步这崇祯年怎么看都比嘉靖年要穷许多呀?

    其实问题也很简单。多出的这么多收入都是加饷:辽饷、剿饷、抚饷……反正能想到的项目通通都加上去。重税之下立竿见影太仓收入一下子上千万。

    但因为到处都要钱这一千多万两却不够用。而横征暴敛的结果是第二年却再也收不到钱了。涸泽而渔地结果是鱼死光了。

    时间进入崇祯十六年地方糜烂再没有一个铜钱入库。

    “这还能维持多久完蛋了!”周延儒苦笑着摇头“人说做官也简单一味甘草、二分乡愿。可这年景官也不好过呀。我这个辅外人看起来风光无限其实却也不过是一个陈年葫芦外面看起来光堂里面已经空了。”

    想着钱地问题一时走神轿子已至宫门口外面已经站了不少官员皆在寒风中抖瑟着身体。

    天将明未明麻麻地也看不真切却见宫门口的人比起往日稀疏了不少。

    跨下轿子周延儒温和地看了看众人“各位大人今日早朝怎么才这点人?”

    一个官员讨好地笑着回答:“周大人本来就这么点人啊。”

    “哦。”周延儒这才想起现在地官可比以前少了许多在京四品以上的官员外派了不少。或收税或督镇地方又许久没有补缺自然是少了不少。

    他笑笑:“每日都起这么早我身子也一日不如一日大冷天的深为其苦也不知今天早朝所议何事。”

    那个官员道:“还能说什么不就是后金入寇京畿山东的事。东奴迟迟不退北京戒严了这么多日百姓连烧火做饭的柴碳都没处取去。皇上大概也是看不下去了。”

    听他这么说周延儒点点头:“是啊东奴再不退兵事情就麻烦了。”

    那人悄悄问:“大人皇帝的意思是不是要派兵了?”

    周延儒一瞪眼:“派兵谁去你去吗?”

    那人一缩脖“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从四品国子监祭酒带兵的事情还轮不到我。”

    周大人冷笑:“知道就好。”

    听周辅这么说那人了然于胸地一笑看来皇帝对后金大军在京畿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已经到了忍无可忍的地步用兵也势在必行了。

    正说着话红漆宫门在响亮的朝钟声中徐徐打开一个太监飞快地跑出来:“各位大人请进吧。”

    一声令下众人缓缓前进须臾边来到太和殿外的广场列队。文官位东面西武官位西面东。两个御使者开始点名登记并提醒众位大人注意仪态举止务必做到稳重庄严不失仪。

    闹了半天队伍严整起来肃穆起来颇有几分大国气象。

    这个时候一个太监快步走到广场上提起一根长得可怕的鞭子对着地面一通“劈啪”乱抽并大声喊:“皇帝驾到升朝!”

    太和殿台阶上众星捧月般出现一个身着红色龙袍头戴黑色皮弁的中年人那就是大明崇祯皇帝朱由检。众官都在赞礼官的口令下转身向皇帝磕头三呼万岁。

    接着灿烂的***周延儒悄悄抬头看了一眼这个面色苍白的男人心中微微叹息一声。

    乍一眼看去这个削瘦的男人十分英挺但眼神中却有着一种掩饰不了的忧虑。他身上龙袍有些破旧看样子有些年头了。

    再看了看他头上的皮弁周延儒心中突然一酸眼泪都要掉下来了。那顶本为显示皇家威严的帽子上本缀满了各色宝石可随着财政的恶化皇帝将上面的宝石都取了下来换成现银全用在了战事上面。此刻这顶帽子看起来黑漆漆乌沉沉陈旧而破败。再配合上皇帝那张颓丧的脸看起来寒酸而阴郁。恍惚间周延儒觉得这个只有三十二岁的皇帝好老老得像一个六十岁的小老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