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八章 购房 (第1/2页)
父母永远是父母。 在胡菲菲看来,也许他们的转变是因为自己成功的证明了一部分实力,然而对他们这种虽然不赞成却仍然不反对的态度,她还是心存了一份感激。 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有这份眼力和心的。重生前她的高中同学阿霞很艰难的考上大连理工大学,这是一所在全国排名前二十的学府。阿霞学软件专业,工作出路很广,她也很争气的找到一家世界五百强的公司,可以留在大连。然而在父母的强烈暗示和周围人不赞成的压力下,阿霞放弃了优厚的待遇,回到淯阳市照顾她尚年轻的父母。淯阳市根本没有从事软件开发的公司,阿霞家又没有背景关系,无法进电信、联通、移动这种待遇优厚的部门,后来不得不放弃了自己专长,在保险公司当了一名普通的业务员,一个月800元保底收入,艰难求生。不久她嫁了人,生了孩子,活脱脱像一个黄脸婆,她大学所学算是全部废掉了。谁的错?谁都没有错。 胡菲菲到底还是没有听从妈**好意。 她第二天买了无座的火车票前往上海。这次火车上人很多,她没能补到卧铺票,随着人流挤来挤去,一直站了二十个小时,到过了苏州才抢到一个位子,刚休息了不到两个小时火车就到了终点站。 但在火车站外的广场上给mama打电话报平安的时候,她却丝毫没有提及一路上的辛苦。——青年人,在年轻时候多吃点苦是一笔财富。她这样要求着自己。 胡菲菲这次来上海只背了一个小书包,里面放了几换洗的衣服,带了自己的份证和银行卡——她可没敢把十四万元现钱统统放在边,横竖银行业已经很发达,异地取款收的手续费也有限。 随便吃了一点早饭以后,她并没有急着找地方住下,而是遍大街找房屋中介了解行,并买了几份报纸寻找有用的售房信息。上海1999年的时候房价相对比较低,均价在三千多元,中心城区五六千、七八千的居多。然而根据蓝印户口的有关规定,她的可选择范围就集中在金山、松江区、浦东新区内环线以外和南汇、奉贤、青浦、崇明县一房屋总价达到10万元的住宅了。 上海的六月份正是梅雨季节,连绵的雨天气将人的心弄的糟糕之极。当胡菲菲从一家房屋中介店铺走出,打算前往下一个目的地的时候,已经到了中午十二点。胡菲菲叹了口气,到旁边的便利店里随便买一个面包一瓶矿泉水,坐在路边的公交候车亭下吃午饭。 一辆辆公交车在马路旁边停下,一个个行色匆匆的乘客从车下下来,多少双做工精良考究的鞋子踩在地上,小心翼翼的躲避着路边的积水,然后飞快的离去。 胡菲菲坐在候车亭下的座位上安然啃着面包,狼吞虎咽,那满足的表彷佛是在吃世界上最精致最美味的大餐一般,她的头发有几缕打湿了,紧贴着头皮,后面的马尾也有几丝头发露在皮筋之外,形容狼狈,然而她却毫不在意。 又一辆公交车驶过来了,马路旁边的积水已经很深,公交车轮胎翻滚而过的时候飞溅起一道水浪,刚好停在胡菲菲面前不远处。胡菲菲漠然啃着面包,对此一无反应。 公交车门打开了。一群人蜂拥下车。 最后,一个老太太拄着拐棍,在一个年轻人的搀扶下走下了公交车,迈着蹒跚的步子向前方走去。那年轻人经过胡菲菲的时候随便瞄了她一眼,扶着老人往前走了几步,又回头望了两眼,突然跟老人低声说了一句上海话,扭头走到胡菲菲的面前。 胡菲菲此时一边喝水,一边看手中报纸上的房屋转让信息,丝毫没有察觉到。 “请问?”那年轻人开口说道。 胡菲菲并没有意识到在异乡会有人叫住她,完全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根本没有抬头。 “胡——菲——菲?”那人用不是很确定的语气慢慢的讲出了这三个字。 一般人都对自己的名字异常敏感。胡菲菲也不例外。她茫然抬起头来,刚好看到站在她正前面的这名青年。 青年不过二十岁刚出头的模样,一脸青涩,鼻梁上戴着一副金丝眼镜,显得文质彬彬,但胡菲菲却可以肯定她根本不认识他。 青年人又上下打量了她一番,问道:“请问你是胡菲菲吗?新概念作文大赛一等奖的获奖者?” 胡菲菲惊讶的差点把手中的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