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购房 (第2/2页)
纸扔到水里去了。她什么时候变得这么有名了?这人又怎么会认识她?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事,也就是近几个月才开始炒作起来的,关注这项赛事以及选手的也多半是些中学生和他们的家长。而眼前这人,显然不属于这两类人的范畴。何况,她最多也就放出去了一张艺术照两张生活照,就算是最狂的粉丝,也没办法这么肯定的认出真人吧? 彷佛是看透了胡菲菲心中所想,那青年人笑着解释道:“我天赋异禀,看过一面的人就不会忘记。” 胡菲菲站了起来,视线和他平视:“请问你是谁,我们认识吗?” 那年轻人抓抓头,突然做出一个憨厚的表。胡菲菲心中戒备稍减,就听他说:“我是报社的记者。你在这里等我一会儿,我把送回家就来找你。我家就在附近的小区。”说罢就匆匆离开了。 胡菲菲犹豫半晌,最后好奇心占了上风,好在她知道上海本地人一般胆小守法,就大着胆子悠然等待那青年人回来。 几番言语过后,才知道原来那青年人名叫林振华,刚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现在是文汇报的一名见习记者。他说他见过胡菲菲倒也不是说谎,新概念作文大赛颁奖仪式那天他也在场,因为胡菲菲的小说比较引人注目,就多看了几眼。 在附近的咖啡馆,林振华一脸狂,和胡菲菲大谈特谈小说里的节。还搜集来胡菲菲近年来发表的小说,逐一点评。 胡菲菲面带微笑的听着,最后越来越听不下去,一招手,喊过服务生结帐,说自己有事不再奉陪,就离开了。
留下林振华一脸错愕:“怎么能让女孩子买单呢,哎等等,要不留个联系方式?” 胡菲菲回头笑道:“你可以给我写读者来信啊,我的通信地址杂志上写的很清楚。”说罢就急匆匆的走掉了。 不过半个小时的时间就喝掉了胡菲菲一百元现钞,而且对方提及的,还是根本不能让她感到荣耀的话题。因此这个天赋异禀、对她颇为崇拜的见习记者只能成为一段小插曲了。 下午的时候,胡菲菲出现在松江新城。这是她旁敲侧击从中介那里打听到的消息,松江新城有现房出售。要想获得蓝印户口,必须从开发商手中购买新建商品房,而上海城区的房屋单价是她目前所不能承受的。幸好,从中介的闪烁其辞中,她耐心捕捉到了松江两个字。 1999年的时候松江新城的概念还没被大张旗鼓的宣传,未来地铁站点的位置还是大片大片的农田,荒无人烟。 胡菲菲一路做公交车,倒车很多次来到未来地铁站的位置,在旁边不远处看到了开发商扯起的大红横幅:“买房送户口,茸城公寓1400元起”。 胡菲菲缓步走进售楼处。端坐期间的售楼小姐对她投来狐疑的目光。她知道那是她的年龄太小的原因,然而却恍若未见,一上来就开口要看房子。一位售楼小姐犹豫了下,还是打了电话给他们的销售经理:“售楼处来了一个小女孩,要看房子……”胡菲菲不满的挑了挑眉毛,什么叫小女孩?姐有那么小吗?就算不算前世的那些岁月,姐也已经过了十六周岁了,是堂堂正正有份证的人啦 后面的事就比较顺利了。除了对胡菲菲年幼的质疑以外,售楼小姐做事还是无微不至相当体贴的。毕竟是楼市冷淡时期,买房市场嘛。时事就是这么无常,现在明明是购楼的最佳时期,却有很多人因为观念陈旧保守、没有开拓进取的精神等原因错过了大好时间。等到1999年10月份以后,房价节节攀升,他们才渐渐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一路追涨不休。 胡菲菲看中的房子是传统两室两厅一卫一厨的结构,大约80多平方,房型周正,光线充足。整个楼总高六层,有地下室。胡菲菲看中的是第三层,单价在1500上下。 胡菲菲毫不犹豫的签订了售房协议。对于她这种限制能力行为人,只有全款付清一条途径。她这一决定就等于要很快交出十二万元。这么干脆利落的决定引起售楼小姐一阵惊叹声。 在售房人一栏中,她慎重的签上了自己的大名。自己不能掌握财产的滋味实在是太难受了,她不想再受父母过多的干涉。至于他们给自己的四万元钱,父母子女之间,大恩不言谢,只有以期后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