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二十五章 揭竿而起(四) (第1/2页)
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并加关注,给更多支持! 时已近五月,说是赏‘春’,实则芳菲已尽,早显‘露’了几分初夏的意味。. 穆清终于撇下了裹了一整个冬日的夹帔子,换了一身淡青‘色’绫料菱‘花’纹的襦裙,缠上一条薄薄的绢帔帛。阿月替她挽起一个灵蛇髻,依旧只‘插’一支惯常使的宝相‘花’金簪子。 因装束简便,一会子便待穿戴停妥了,阿达仍在套车,阿月尚在收拾一应要用的银球香囊,替换帔帛等物。 穆清走下正屋的石阶,杜如晦正在院中嬉逗着拂耽延,支着他腋窝,将他高高地抛起,逗得他一双‘rou’呼呼的小胳膊直挥,满院子叽叽咯咯的欢笑。见穆清出来,他又挥舞着手臂直向她身边倾靠过去,口中含含糊糊地唤着“姨母姨母”。 “他倒是愿意同你亲近。”杜如晦笑着将拂耽延递送到她怀中。 穆清细声哄着接过,才抱了一会儿,便再使不上劲了,送还予阿柳,“阿延近日长得快,再沉可要抱不动了。” “今日出城去么?”杜如晦掠了一眼她菱‘花’纹的裙摆,“近来外边迁挪来不少游散饥民,兴许是听说晋阳城中粮仓充盈,到了跟前才知入不得城,故大多聚于城郊。若要出城留神着点,多带些人。” 穆清蹙眉应道:“原是应了长孙夫人与裴夫人的邀,想来随她们出行也不会有甚么纰漏。” 及到城外,穆清才明白杜如晦所说的“不少游散饥民”究竟是多少。出城不到一里,驿道边零零散散地坐着些人,起初她只在车内同阿月说话,并未在意。再向城外行了一阵,阿月掀起窗格上的帘幔,向外随意张望了一眼,随之惊异地“啊”了一声。 穆清凑到窗格前,放眼望去,一时惊得微张了口,半晌合不拢。官道两边的荒地中,粗枝破毡布,带着枝叶的‘毛’竹随地一支,盖上些军营中丢弃的帐布,便成了流民的庇身之所,或有废弃的土墙茅屋,多人合挤在内。粗略算来,这一路绝不下于三百人。 地下略能入口的,也不拘是野菜还是稗草,几乎挖尽,一眼瞧去褐土斑斑,满目疮痍。孩子的哭闹声一路随行,哭得穆清只觉心头遭软刀子剜了一般酸胀。一名枯瘦的‘妇’人,蹲坐在路边,搂着与拂耽延年纪相仿的孩子,埋脸在孩子身上嘶声痛哭。 “许是她那孩儿饿得支撑不住,我去予她些钱可好?”阿月眼中泪光隐闪,吸了吸鼻子向穆清道。 “他们又入不得城,予她钱却往哪里买粮去?”穆清按下她正要取囊袋的手,“看有甚吃食,先予她一些,待过几日,再想法接济一些。这众多的饥民,若无官家人怜悯,替他们做些事,只怕是难有活路。” 阿月答应了一声,叫停了驱车的阿达,去翻寻吃食。因出来赏‘春’,又不是主办的,故也未多带甚么吃食,翻来捣去的,只找出一块饼来,阿月忙拿了去给那‘妇’人。 穆清亦下车去瞧那孩子,却听见阿月又是一声“啊”,见她拿着饼往后倒退了两步。穆清脚下快了几步,往那边走去。 阿月慌忙闪到她身后,小声道:“那孩子,那孩子已死了。”但见那‘妇’人泣得涕泗横流,见穆清过来,放下已僵直的孩子,噗地跪倒在地,伏在地下哀哀恸哭,穆清蹙着眉头立在原处瞧着她,劝也不是扶也不是。 过了半晌,那‘妇’人方才抬起头,泣告道:“看着娘子像是官家的人,求娘子救我这孩子。” “这孩子……他已然……”穆清看了一眼躺放在一边的孩子,身无二两‘rou’,头大如斗,饿殍似的形容,且四肢僵直,显然已亡故多时。 那‘妇’人瘫坐于地下,勉强抑着哭腔,颤抖着声音道:“那些丧了天良的,他们说,说,死了的孩子与其埋在土里,半夜教野狗刨出来吃了,倒不如……倒不如,煮了分食,也好活几条人命。前日有孩子死了,便,便这般……我实是不忍我的孩子,怎的也要教他入土为安,早日往生了才是…….” 听了这一番话,阿月已是支撑不住,几‘欲’瘫倒,捂着嘴泪水涟涟。穆清闭起眼,脑中却如何都挣脱不掉那‘妇’人所述的场面,腹中一阵阵地翻江倒海似的‘波’涌。 阿达瞧着那边情形不对,从车辕上跳下,持着马鞭便过来,只将那‘妇’人说的话听了后半截,低声向穆清道:“娘子莫管了,回车上去罢。” 那‘妇’人一听她要走,上前便拖拽住她的裙裾,伏在她脚边嘶哑着喉咙哭喊道:“娘子大恩德,且可怜可怜我那孩子……娘子是不知,他们,他们,竟是将死去的孩子扔进大石臼,捣碎烂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