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七章 权争 (第1/2页)
“你……”司马光被噎得说不出话来。 王安石转头又道:“陛下。古来欲变法成功者。莫不要魄力。凡事难两全。变法举措已然。若求诸事周全。古今未见。今变法只此青苗出些小问题。就要改弦更张。岂是欲成大事业之人本色!臣也愚昧。变法未能周全。然而已是尽心。陛下若是要更正某些。臣亦无话可说。只能恳请陛下另请高明了!” 他最后一句话说得很重。大有撂担子不干的意思----只要赵顼不同意他的举措。那么他就会灰心而去。这层意思。大家都不是凡人。哪有不明白的道理。 “这……王参政何必如此冲动。朕……”赵顼赶紧劝解不止。 司马光也吃了一惊。不再敢说挤兑王安石的话。 韩琦就不客气了。喝道:“王参政。你这话什么意思。在要挟陛下不成?” “岂敢!”王安石淡然一笑。“臣本就不恋栈权位。只是感于陛下的厚爱与雄心。这才千里从江宁赶到京城。期望能一展雄中所学。为我大宋出力。其他臣不清楚。只知道欲成大事。不能三心两意!” “三心两意……”赵顼喃喃念了几句。最后才一拍桌子。大喝一声。“不错!王参政说的不错!欲成大事。岂能有诸多顾及。诸位臣工。朕之所以要变法。也是为了大宋。非私欲也!难道朕就不想看到大宋好吗。希望江山败坏下去?如今好不容易坚定决心。又有大才相助。岂能轻易放弃。王参政。你放心。朕是支持你继续变法的。今后你尽管宽心即是!” “陛下……三思啊!”韩琦不无担心地叫了一声。 赵顼一脸郑重地道:“韩相公。朕意已决。不必多说!你总说不要变法。那好。如果你能找到一条比王参政更能解决财政窘迫的法子。朕什么都依你!如何?” “唉!”韩琦叹了一声气。最后什么都不说了。 王安石都笑了。道:“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好!”赵顼一脸坚定。“王参政。这些强迫百姓买青苗钱的官员。你都按之前所定给他们作出惩处吧!其他就不必多说。把变法举措继续下去。如今青苗钱已经高一段落。是时候行其他两法了!” “是!臣这就下去准备!”王安石觉得没有什么事要议了。要下去。其他诸人也跟着告退。 出了大门。王安石与韩绛走在前头。司马光紧跟其后。最后面的是一脸忧愁的韩琦。走了几步。韩琦高声叫住司马光。说有事商议。声音很大。就是王安石与韩绛都听得到。闻言两人转头看司马光。看他如何决定。 司马光为难得紧。看看王安石。又看看韩琦。最后叹了一口气。退后几步。道:“不知韩相公有何吩咐?” 看他已经做出决定。王安石目光甚是复杂。只是脸色还保持平静。看不出什么情绪。最后招呼韩绛一声。率先去了。 韩琦看着王安石两人远去的背影。笑了。转头对司马光道:“君实。有些事。我等不能不仔细斟酌一番了!” “韩相公说的是介甫变法之事?” 韩琦脸色又凝重了。道:“君实是明白人。老夫也就不饶圈子了。不错。正是就变法之事要与相商。凭心而论。王介甫变法策略。不无好意。但是。事实与理想只是有一段距离的。你看看。现在才几个月。就闹出如此问题。还只是青苗一法而已。他日更多法令出来。岂不是要闹得无法无天!” 司马光道:“韩相公也许多虑了。刚才介甫也说了。他自有应对之法……” “君实欺我耶?”韩琦似笑非笑。玩味地看着司马光。最后才叹道。“若论才情。王介甫确实天下难得。然而他的性子。君实。你比老夫还清楚。比不适合做一个上位者呀!为政之人。有主张是好事。但到了听不进劝。那就非善事了。这点君实是治史之人。相比比老夫更能明白!”司马光当然明白。不过他与王安石是好友。也佩服对方地为人才学。不然当日也不会举荐对方了。看到对方能一展所学。他也不无欣慰之意。刚才没有继续坚持在官家面前辩驳。不无成全对方的意思。现在听得韩琦地批评。当然不好说什么。 韩琦又叹道:“君实。官家还年轻。又是个急性子。本来就该由稳重之臣来辅佐。那样互补。才能成事。偏偏王介甫地性子比官家还急。由不得老夫不担忧呀!老夫也是快到花甲的年纪了。还能干几年。就怕他日离位之后。没个稳重之人安定朝政。到时恐非天下之福呀!其实老夫是最看重你的。君实。你的为人。大家都看在眼里。是宰相的不二人选。可现今看官家的意思。好像更看重王介甫。老夫……唉!” 司马光皱紧了眉头。这位相公说这些是什么意思。拉拢?离间? “韩相公……” 韩琦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话。叹道:“君实。老夫和你说这些。并没有让你与王介甫相恶地意思。老夫也清楚你们是至交好友。交情非比寻常。也正是因为如此。老夫认为有时候你不能一昧退让。不然会让王介甫越走越远!你们有交情。有些事。能劝就劝劝吧。免得朝政最后闹得不可收拾!” “这个自然!”司马光正色说道。“在大是大非面前。某并不会徇私。更不会缄默!” 韩琦点点头又道:“老夫还是担忧呀!现在朝中多为青壮官员。大多支持变法。这一点君实也不例外吧。其实老夫也不是要一昧反对变法。只是觉得国家大事。不能冲动行事。做使更需要循序渐进。莫要太急太乱。否则闹得不可收拾。那就不是大宋之幸了!” “韩相公请放心。若朝政真有这个征兆。某决不会旁观!” “其实……”韩琦沉吟了片刻才继续说下去。“君实。你现在要多多表现出为政才干了。在官家面前。不要让王介甫独美。不然他日在官家面前就没有说服力了!” “这……” “君实。这不是让你为自己着想。而是为了大宋天下!”韩琦提高了声音。“若没有能力。官家又岂会信服于你。又岂会考虑你的提议呢?老夫知道你现在忙着修史。如果可能。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