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一百七十九章 上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上位 (第2/3页)

石与司马光都做过。品级不低。难怪两人会愣然。

    “王参政真对此人如此放心?”赵顼又疑惑又兴奋的问道。

    “正是!”王安石坚定的回答。

    “不妥!”司马光还是忍不住出来了,“介甫,你要任用有才之人,这个某不反对。然而你让一个集贤殿校勘直接成为知制诰之职,恕某难以苟同!朝廷用人。自有制度,坏了规矩。令百官如何作想?一个没有的到证明,也没有根基之人,一朝升为高官,介甫,你这不是帮吕惠卿,而是害了他呀!陛下,请三思呀!”

    王安石也急道:“陛下。其人确有大才呀!”

    赵顼沉吟后说道:“王参政,司马参政所言,亦非没有道理!跨三级而升,总惹人非议,再说如今修起居注与知知诰都有人胜任,非错而黜,总不是道理!司马参政,你说该给个什么职位此人才是妥当?”

    司马光看王安石紧盯着自己,心里暗叹一声,道:“陛下。修起居等是近职。常日见着陛下。介甫荐吕惠卿为此官职,想必是要陛下与之亲近。遇事可以询问。以臣观之,崇政殿说书,亦是近职,虽为六品之职,但以集贤殿校勘升之,正是妥当了!”

    “崇政殿说书……”赵顼看到王安石无奈的脸色,只能叹道,“好吧,就崇政殿说书!王参政,明日朕试过他之后,若真有才,暂时就出任崇政殿说书吧!若能胜任,以后再升也不迟嘛!”

    王安石看官家有了主意,不好再说什么,只能点头默认。此事一定,大家也就没有多大的事要讨论了,办完手头之事,赵顼自顾去了,留下王安石与司马光两人。

    临离开的时候司马光犹豫着向王安石说道:“介甫,刚才某之所言,并无私心,还望不要记挂在心上!”

    “君实为人,某自是了解!”王安石苦笑不已,最后又叹了口气,不无怨气的说道,“君实,近些日子,你对某之新法的指责不少呀,倒是令某太过为难了!如此作为,岂是你当日举荐某之本意?”

    司马光缄默片刻,抬头看向王安石,叹道:“介甫,某所行事,从无半点私心,亦无不可与人言之处!变法图强,本是好事,某自是无反对之理!然而,介甫,你没有察觉到这些变法举措步子跨的太大,已经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害处了吗?某之所以指责,不为反对,而是希望你能好好沉下心来,先把出现的情况解决了,之后再想些预防的举措,免的出现更大的祸害!”

    王安石嘿然抗辩道:“君实也知道说那些害处是不可避免!既然是不可避免,又岂能预防的了!再说有害处,难道就没有利处吗?在王某看来,这些利处,比害处可就大的多了!你们总是指责,那么王某就想问一问了,这些变法举措出现的利处,你们有看在眼中吗?”

    “我等当然有看在眼里!”司马光正色说道,“然而祸害常积于忽微!千里之堤,溃于蚁xue,既有害处,亦不能不防呀!介甫你指责某一叶障目,那么你呢?所有的害处都是对百姓不利的,你只强调利处,漠视害处,是否太不把百姓放在眼里了!”

    王安石抬头与司马光对视,道:“君实,当年你与王某把臂同游,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我等都是基于有着共同的理想才结为好友。可是,你现在太令王某失望了。你当年那种舍我其谁的气概哪里去了,那种欲变革图强的志气又哪里去了!”

    司马光苦笑道:“其时年轻气盛,不懂政事,如今深入了解情况,才知道情况不一般,要改变,还的循序渐进!介甫。某当年的理想还没有变,只是行事方式变了而已。而且某相信这才是对大宋天下最合适的方式!不客气的说,你若是还不改变一下这种急噪不经过深思熟虑的处事方式,说不准异日某真会与你分道扬镳了!”

    王安石身体震了一下,有点陌生的看着司马光。神色感伤,最后才叹道:“君实,看来你的道与王某的道越来越远了!那么,就看看是你的道是对的。还是我的道是正确的吧!告辞!”

    看着王安石落寞又倔强的背影,司马光心里像堵了一块石头,张了张嘴,想要呼唤对方回头,最后却一个词也没有说出来。那一刻。他的心头像是失落了什么,而这失落的东西也许一去不返了……

    感伤的出了宫。上了自家的马车,径自回去。坐在车上的司马光,也是闷闷不乐,心头充满了一片阴霾,想起王安石离去前的那种决绝,令他心头油然而惊,生怕对方真做出让两人关系破灭的事来。虽然心理祈祷这种情况不要出现。可是他心里也知道,他与王安石相知的那种氛围,不复从前了。

    回到府邸已是晌午,用膳的时候也没有心情,匆匆吃了几口,便回书房了。翻着手头上的书,也没有从前那样悠然了。烦躁的紧,眼里没看进多少字,心思总是恍惚飘然难以定止。六七月的天还是那样的燥热,暑气蒸人。司马光心烦人也热。在书房待不住。出外乘凉。等再次回到书房的时候,时间已是匆忙而过。看看渐渐西移的日头。他才惊醒过来,发觉快一个下午了,心里头竟然没有理通多少事,更没有多少谋划,大大异于平时,不禁愧然。

    与王安石争执之事就像一把剑悬在他的心头,难以安定,更没有头绪。琢磨了又琢磨,总想找个人来倾诉,却发现身边没有一个说的上话的。沉吟了片刻,最后遣人出去请他的学生沈欢过来,也只有这么一个人,能与他谈谈心声了。

    沈欢在太阳要下山的时候来到司马光府邸。是时夕阳斜照,天边的霞彩像染了色一般,红通通灼人眼目。司马府邸的后院种了不少花草树木,青然欲滴的叶子在夕阳红霞的照耀下,闪亮出一片片的光芒,像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