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一百七十九章 上位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七十九章 上位 (第1/3页)

    王安石并没有理会儿子所说的可行不可行,目不转睛的盯着王,突兀的道:“元泽,这真是你想出来的法子?”

    王愣了一下,最后才道:“当然!父亲,这个机构连名字孩儿都想到了,就叫制置三司条例司,名义上还是与三司一样,管着钱财而已。这样的话只要韩三司不反对,其他大臣纵使叫嚣,在官家的支持下,亦是无济于事!”

    “为父是问你这些都是你自己一个人想出来的?”王安石依然不依不饶。

    王更愣了。连郑侠也是惊异,看看王安石,又看看王,最后有点恍然。

    “父亲……”

    “所谓知之莫若父!”王安石声音低沉,听不出是喜是怒,“元泽你虽然自小聪明,手段过人,可这个所谓的制置三司条例司,权变之程度,不可谓不高明至极,又岂是你一个好无从政经验之人可以想象的出来的!说吧,是谁在背后给你支招了?”

    王又羞又愧,脸色变化不停,又红又白,最后才恢复透着苍白的神色,堪堪笑道:“父亲之英明,果然非同寻常!不错,这个法子确实不是孩儿一人想出来的,而是的到他人提点才建议的!”

    王安石问道:“这个人是谁?”

    王无奈的道:“吕吉甫!”

    王安石倒是笑了:“果然是他。老夫就奇怪了,如此通权达变的念头,除了他还有谁想的出来!吉甫呀吉甫。你终于还是忍不住出手了么!”

    郑侠也默然的点了点头,吕吉甫就是吕惠卿,现在在集贤殿做校勘,官不大,却也不小。当年做真州推官回京城时就与王安石有了交情。其才华能力,为王安石所推崇,在教育他们这些子弟的时候,也经常挂在嘴上。以之为例,对他们进行教训。因此郑侠对这个人也不算陌生了,何况回京城之后,对方与王安石也还有往来。

    王没好气的道:“父亲,这个吕吉甫还说与您交情备深呢!可是您几次说要提拔他上来。让他为变法之事出力,可他倒是几次三番支吾其词。不像是主意坚定之人呀!这样的人,反倒要小心呢!”

    “胡说!”王安石冷了脸色,“之所以观望,和老夫抱的心思一样,是生怕官家意志不坚,徒劳无功而已。如今见识到官家的魄力,他不就开始给你支招了么!也就证明了他与老夫还是一样心思的。也想通过变法富强大宋天下!此人实干之才,天下无双,正是变法急需的人才,看来老夫是时候给他某一份事做了!”

    王犹豫着说道:“那……父亲,这个制置三司条例司也是吕吉甫的主意,您看是否……”“此事不急!”王安石微笑着说道,“此事还不如给吕吉甫谋划一个能让他发挥所长之位来的急呢!”

    王很是妒忌:“父亲就这样看重他?”

    王安石沉默片刻才道:“为父平生与两人最好,一是司马君实,一是吕吉甫。司马君实是道德知交,可为至友;吕吉甫是志道之交。可谓至交!最能助老夫变法成事者。吕吉甫比司马君实犹要过之!你说,老夫听到他要出手助老夫的举动。能不高兴么?”

    王还有疑问,却让郑侠轻扯了一把,示意他不要再说下去。

    “老师既然注意已定,我等自是支持!”郑侠与吕惠卿虽然同是福建之人,不过交情不深,对他也不算很了解,不过对于王安石这个老师,他还是比较信服的。既然连老师都如此推崇对方,想必对方自有其过人之处,推荐于朝廷也就平常了。

    王安石微微一笑,又点了点头。其实他的心头已经难以平静了,儿子的一些话,确实触动了他心里的某根弦。而吕惠卿的出面,更是令他隐隐感到兴奋。有了吕惠卿,他以后对于新法的谋划,可就更有信心了。而至于朝堂的一些事……也需要好好合计一番!

    不管是夜王安石如何辗转,翌日政事堂议事时候,在官家的面前,当场把吕惠卿推上了前台,极尽赞誉,强力要求官家任用于他!

    官家赵顼听的王安石的说辞,大感兴趣:“王参政,此人果真如此有才?”说完笑着整理了一下衣袖,刚从早朝回来,到福宁殿换了一身便服,有些的方还不大舒适。

    王安石答道:“吕吉甫之才,岂止胜过今人,就是比起古之儒者,亦是过之!学先王之道而能用之,独此而已!陛下,臣与之交,对其才学,自是明了。其志与臣亦是不谋而合,正是新法有用之大才!”

    听到是新法的有用之才,不必多想了,赵顼心里立刻同意了要任用对方的心思。不过今日政事堂是由司马光与王安石一起押班,现在司马光也在场,要用人,问问对方的意见也是应该的。

    司马光听到官家询问,沉吟着说道:“陛下,臣当年只与此人见过几面,对其并不了解!”

    王安石急道:“难不成君实认为王某夸大其辞?论到才学,老夫所不及君实厚重,却也不差多少吧?难道王某会与那些没有丝毫才学之人相交不成?若吕吉甫真是庸才,王某还是不屑一顾的!”

    “某却不是这个意思。”司马光苦笑连连,“既然君实举荐于他,陛下可一试于他,若真有实学,用之无妨!”

    “不错!”赵顼点了点头,“王参政,翌日你可领这个吕惠卿来见朕!若其不差,自会如王参政之意。不过王参政认为他最适合什么职位呢?说予朕知道,让朕有个底。到时也好有个计较。”

    王安石胸有成竹的道:“陛下,这个臣已经参详过了。以其才学,可召为馆阁之士,届时以修起居注或者知制诰任之!”

    “啊?”赵顼与司马光都是吃了一惊,修起居注与知制诰任在翰林院。荣耀非常,也是高官的必由之路,像知制诰,王安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