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一百九十章 去职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九十章 去职 (第1/2页)

    王安石与吕诲的争端最众还是以吕诲的去职作为结束。皇帝赵顼现在已经入了魔。什么话头听不进去。一心信任王安石。不论如何。吕诲再此事上确实是抱了牺牲的心思的。然而当圣旨到达手上时。他依然老泪纵横。

    年已五十多的他。又的再次奔波。到邓州去做知州。另外一同遭贬的还有御史台的几位同僚。这令他更是感到愧疚。

    这是赵顼自登基以来第一次大规模贬低官员。因为奇异。这事闹的百官心里像有了一层阴影。压抑的气氛使的这个年都过不好。本来喜气的年关。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味道了。年才一过。就传出了吕诲因忧愤成疾的消息。

    赵顼听了一些传闻。又该他知河南。吕诲将行。又上了最后一奏章。以疾表致仕:“臣本无宿疾。医者用术乖方。妄投汤剂。率任情意。差之指下。祸延四支。一身之微。固无足恤。奈九族之托何!”用自己来比喻朝政。当然更令皇帝不喜。

    吕诲病重的消息传出。让不少大臣皆是愤恨。司马光自来与吕诲交好。去看望他的时候。对方还一再告诫他说天下事尚有可为。让他好自为之!惹的司马光热泪盈眶。对王安石的遗恨更深了。

    “安石虽有时名。然好执偏见。轻信jianian回。喜人佞己。听其言则美。施于用则疏;置诸宰辅。天下必受其祸。且上新嗣位。所与朝夕图议者。二三执政而已。苟非其人。将败国事。此乃腹心之疾。救之惟恐不逮。顾可缓

    司马光脑海里不时浮现这几句告诫之言。是当日吕诲要弹王安石。他去相劝时对于与他所说的话。如今回头一看。王介甫所做做为。当的“骄横”二字!

    叹气而去的司马光。走在开封的大街上。因为十五尚未出去。还有着年节的气氛。到处红纸张贴。一副喜气的模样。然而司马光的心头却感到一片冰冷。这一年的开封。异常的寒冷!

    十五方出。朝政开始正常运转。外头却传来了吕诲去世的讯息。年方五十八!这一消息。令人愤恨。不少御史言官看向王安石的眼光都充满了怒意。不过天下不会因为他们的介意而停止运转。官家一纸圣意。让王陶顶替吕诲掌管御史台。此人是官家当年的藩邸旧人。用来也顺手!

    现在已经是大宋熙宁二年开春了。王安石的新政正在紧锣密鼓的张罗之中。也该进入一个新的阶段。然而司马光对待王安石的脸色却越来越差。以至见面也不打招呼了。只冷哼月声而去。弄的王安石好生无趣!二月一开始。王安石与他的制置三司条例司就抛出了之前的方田均税法与之后制定的市易法。两法一出。立刻在朝堂因起波澜。不少大臣阻止施行。然而此刻的王安石。却不需要他们的支持方能行事了。条例司律令一出。自成规矩。再借以三司衙门的名义颁行。立刻能在全大宋天下实行。

    何况他又有官家的支持。到此时。沈欢认为王安石与赵顼两人都已入了魔。两人的举动。都有点疯狂的味道。王安石自不必说。一旦大权在手。实现心中愿望的念头比什么都强悍。足以摧毁一切。还有皇帝赵顼。虽然之前性子比较急。然而对待朝政。还算理智。然而一遇到王安石。就盲目了。除了信任。还是信任。为此也不惜牺牲一切!

    这时候的王安石与赵顼。都是难以劝说的。沈欢也不打算去劝什么。他自有打算。欲使一个人灭亡。比先令他疯狂?此时的王安石与赵顼。都有了这样的意味!

    不过沈欢是沈欢。他比较现实。他的老师司马光就不是这样的人了。作为一代重臣。他看不过去。极力思索。在二月中的时候。费了一夜的工夫。终于写成了那封鼎鼎大名的。

    书中他明写王安石“财利不以委三司而自治之。更立制置三司条例司”。“又置提举常平广惠仓使者;”今介甫为政。尽变更祖宗旧法。先者后之。上者下之。右者左之。成者毁灭之。弃者取之。焉穷日力。继之以夜不的息“;“今介甫为政。首建制置条例司。大讲财利之事。又命薛向行均输法于江。淮。欲尽夺商贾之利。又分遣使者散青苗钱于天下而收其息。使人愁痛。你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或所见小异。微言新令之便者。介甫辄艴然加怒。或诟骂以辱之。或言于上而逐之。不待其辞之毕也。明主宽容如此。而介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