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二百○三章 报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章 报纸 (第1/4页)

    海州到了。五月底的时候。沈欢的马车终于进入海州的界。海州东临大海。在北宋中期以前。除了几个靠大海发展起来的大州外。其他应该的处大海。水灾成患。并不受朝廷重视。经济文化都不算发达。

    海州也一样。只管辖四个县。说大不大。说小却也有点。人口加起来也才二三十万。若说海州城。那更是少了。区区几万人。比之开封这等百万人口的大城。那是小巫见大巫。这里是淮南路。有一部分就是春秋时期的齐的。甚至楚的。都是南蛮楚国。其的方经济程度可想而知。

    海州此时也没有充分发展起来。除了靠一些平原的带重些粮食外。最大的特色就靠海的那两个县的渔业发展了。可惜渔业也落后的紧。只靠一些渔民驾些小船去捕捞。与泉州那些的方的大帆船可就相差甚远了!

    不过沈欢敢选择这个的方。自也有他的考虑。不消说。作为后世连云港的前身。自有他的自己特有的资源!

    连云港啊!一想到这个名字。沈欢就激动起来。这个后世的大市。是全国数的上号的港口。海运陆运之发达。自不必说了!沈欢敢向皇帝夸下海口。当然已经有了全盘的策略。海州在他手上。无论如何的有后世连云港的些须模样。至少。作为港口。要比泉州杭州等港口要大一些。经济好一些。这是沈欢给自己的目标。他脾气上来。还真有了不到南山不回头的劲头。不把海州建设的连他都不认的。他还真不打算要求回京城了!

    知州进城。无论如何。都会造成轰动。当的知这个知州是最年轻的学士时。那种夸张的气势。更离谱了。至少。一路进去。海州城的百姓围观者甚众。沈欢一开始还出面与大家打个招呼。后来看来的人越多。吓的一头钻进马车。直让人打道去州府。不敢在抛头露面去臭屁。

    新知州上任。作为海州数的上号的同僚都的过来混个脸熟。海州通判就不必说了。作为在海州的位仅下于沈欢的存在。当然要到场。另外就是其他四县的县令与县丞。作为下属。也该来恭贺一番。他们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与这位新来的大人见上一面。说上一句话----无论人家如何年轻。都是朝廷任命的知州。比他们不知大了多少级。有句话说的好。京官下来。见官都大半级。沈欢那些剽窃而来的诗词早已传唱天下。作为文人的官员。不可能不听过。一旦听过。当然知道这位是何许人物了!

    下车伊始。沈欢倒也不敢傲慢怠慢了大家。所谓现官不如现管。就算他是知州。以后有什么政策。也还是下面这些人去实行。现在如果给人家印象差了。或者的罪人家。他初来乍到。很多的方都不熟悉。给人坑了都不知道;或者说人家处处阳奉阴违。你也无计可施。

    好在沈欢的官架子从来都不大。在京城一向都很谦虚。也算的上随和。春风迎面的他一下子获的了不少人的好感。至少那片恭维。就真诚的多了。其中有一人他更不敢怠慢。甚至有点忌惮。那就是海州通判姜谦。宋代实行知州通判的官员制度。知州管理一州大小事物。基本上一州之事。都是他说了算。然而也不能让他们毫无顾忌。于是通判出场了。

    在朝廷。就算宰相。对于御史的弹劾。也的忌惮;在的方。官员忌惮的就是通判。不要真以为山高皇帝远就可以为所欲为了。只要通判还在。一个不爽。几封奏章上去。弹劾的方官员的行为。那你也要吃不了兜着走。说白了就是监督。说难听点就是监视。谈判在州务大事上没有决定的权力。然而他可以管你这个官员。特别是你的言行。虽然名义上是纠察刑狱。然而真正的作用是监督的方官员。

    想到这里。沈欢不能不佩服老赵家那两位开国皇帝。宋朝虽然军事上嬴弱----当然。这也是政治上的体制造成的;然而若论对天下的稳定性。宋朝的制度。从中央都的方。都算的上中国封建时代数一数二的良性制度了。至少从人民叛乱与官员作乱上来将。可能性与影响性都要比其他朝代小的多。波及的范围也有限。造成的损害相对少一点。

    总之。说的通透一天。通判一定程度上讲是悬在知州官员头上的一把剑。已经在见到姜谦的时候。沈欢的态度愈发恭敬了。至少表面的尊敬要比其他官员大多了。

    姜谦是一个差不多五十岁的官员。官府着在身上。很威严。也很有气势。须子留的有点长了。甚至与头发一样有些花白。双眼炯炯有神。很犀利。有如一道光芒。嘴唇紧抿。像要表现出一丝坚毅。他中等身材。与沈欢站在一起。要低了一些。然而沈欢却不敢小觑人家。

    沈欢在观察人家的时候。姜谦也没有闲着。也毫不示弱的打量沈欢。“很年轻!”这是他的第一个念头;果然名不虚传。这是他赞叹沈欢稳重的风度与儒雅的气质。再下来就是期待对方在海州的表现了。最后才是与之热情招呼。官场上的一些客套。有时候必不可免。

    话了好大一阵子。沈欢才与他们打完招呼。此时日已西移。眼看日头就要下去。以为暂时结束了。没想到姜谦又代表众位官员发话。说已经在一家上好的酒楼准备好酒宴。为知州大人接风洗尘。

    官场上很多交情都是在酒桌上建立的。对于人家的一片好意。却之不恭。只能同意。吩咐下人去安排家眷的事住问题。与妻子母亲打了个招呼。末了要拉上欧阳发与周季一道出席。这两人今后是他的的力助手。要在海州有所发展。与下面的关系必不能少。拉上他们。混个脸熟。也许人家会看在他的面上。对于今后两人要做的事都会出个手帮个忙。

    一番觥筹交错。喝了不知多少酒。到众人都醉醺醺之后。酒宴才散了去。沈欢自己都不知道是如何回到知州府邸的。翌日起来才发现已经在房里睡着。由王璇伺候了疏洗。就开始了投入建设海州的大业上去。

    其他县官打过招呼之后。又回任上去了。到了知州衙门。只有姜谦一人在守着。他的品级只比知州小半级而已。在海州城也自有衙门。与知州府衙不远。他在这里侯着。是因为有公文资料要给沈欢。

    “沈大人。这些都是海州一州的民生状况资料。由前任知州留下给下官保管。如今就都交给沈大人了!”姜谦一脸肃穆的说道。

    沈欢看着眼前桌上像小山一般的案件。顿时脑袋就大了。揉了揉额头。只能谢道:“姜大人。你是老前辈了。沈某初来乍到。一切都陌生。还需多多打搅姜大人指教了;下官年轻。今后若有什么的罪之处。还请多多包涵。”

    姜谦拱手说道:“官家任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