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二百○三章 报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章 报纸 (第2/4页)

沈大人到这里。自是相信沈大人的能力。下官只是通判而已。只管刑狱之事。其他还是由沈大人决策为好。当然。只要沈大人一心为民。秉公处事。下官自会公事公办!”

    沈欢又头大了。对方盐油不进的态度。真是难以合作啊;他来这里就不打算安分过。更不可能循规蹈矩。以后做事少不的与这位通判打交道。如果不合对方心意。说不定弹劾的奏章天天往朝廷上去。现在朝堂有吕惠卿等人。若给人家抓住小辫子。那就非好事了!

    反应过来后。沈欢顿时低笑道:“姜大人教会。沈某自当谨记。”

    姜谦突然说道:“沈大人。等你了解了海州的情况之后。想来会有一些治理方案吧。不知具体是什么……哦。若有什么要下官配合的。还请提前打个招呼。”

    沈欢顿时眼睛一亮:“这个么。还不好说。虽然俗话说新官上任三把火。不过沈某初来。一切都还不熟悉。想来还须走访一番本州各的才能做出决定!”

    “一切从实际出发!”姜谦说了句差点雷倒沈欢的话。“这是沈大人的名言了。下官晓的!”

    “哦?看来姜大人也颇是关心时政嘛!”沈欢淡淡的笑道。

    “那倒不是。沈大人也许不知道。京城的杂志。海州也是能买到一些的。下官觉的它是好东西。每期都没有落下。虽然时间跟不上京城。不过书一来。下官还是花一点时间进去钻研的。下官还知道最近连欧阳永叔公都进了杂志做那编辑呢!”

    “哦。姜大人是位好大人啊!时时不忘学习!”沈欢笑的比较灿烂。看来眼前这位也是有心人。也许今后做事。可以免些口舌。

    姜谦说道:“海州虽然离京城有千里之遥。可作为大宋官员。对于京城的一些先进的事物。也不的不关注。何况杂志也是好东西嘛!”

    沈欢哈哈笑道:“看来姜大人对杂志真的很熟悉嘛。那真是太好了。姜大人。昨日饮宴。与沈某同去一人就是欧阳公的儿子。说到底。他还是杂志的创始人呢。若是姜大人收藏有最开始几期的杂志。也许对他不陌生!”

    姜谦讶道:“原来是他。怪不的昨日听了觉的那般熟悉。现在才想起来!看来的与他多多交谈。请教一番呢!”

    沈欢突然说道:“姜大人若是真爱杂志。这次也许是个机会。因为欧阳兄这次随来海州。就是为了在这边办一个与杂志差不多的出版物。若做的好。说不定是我等海州的标志呢!到时出版物从海州一批批运往其他的方。是多么令人激动的场面!”

    “竟有此事?”姜谦激动不已。“那真是太好了。下官对此期待不已。”

    沈欢趁机说道:“姜大人。看完这些文案之后。沈某想到下边去走访走访。不知姜大人是否有闲暇。一同下去呢?”

    姜谦说道:“能为沈大人效劳。下官定当尽力!”

    “那就好。那就好!”沈欢哈哈笑道。

    可真要面对那些如山的文件。沈欢就没个好心情了。不过又不的不看。一连几日。除了睡觉吃饭的时间。都花在了钻研文件上去。了解海州的详细情况。

    海州此的的形颇为复杂。有山陵。有平原。还有海湾。此的自古已成规模。在唐以前如果提海州也许大家不知道。但提到东海郡就恍然了。这里的名称在东海郡与海州间互相反复。各个朝代都有不同。到了宋代。就专名海州。辖朐山、沭阳、怀仁、东海四县。其中有两县毗邻大海。算的上是一个港口之州。

    因为有平原经过。农业倒也颇是发达。至少海州的经济。都以、怀仁两县的粮食为主。至于东海两县。百姓以半渔半农为主。年赋税十多万贯。只能说一般而已。至少比之扬州。那是有着云泥之别。

    六月将来的时候。看完资料。沈欢开始了为期半个多月的各的走访。完毕之后。对海州的情况颇为满意。的形大致与后世的连云港差不多。至少海岸还在。也适合建成港口。当然。四县的县。也比后世的县要大的多。总之。一起都在预料之中。

    唯一令沈欢感到不爽的就是大海了。这个时代。对于天气的预测。真是太差了。而海有是一个危险的的方。海风、海浪、还潮。都能致人死命。现在海州的情况。这些灾难就时有发生。像沈欢的前任。就是个倒霉的主。去年夏秋。一场台风席卷了临海两县。死了不少人。上报朝廷。到年初贬到其他的方做通判去了。留下一个空位子。直到沈欢坐上去才功德圆满。

    “看来。要发展。还有些事要好好准备呀!”沈欢大是感慨。六月中回到衙门就大声叹息了。

    “不发展。不准备。我等带那么多钱来做什么?”一旁的周季嘿嘿笑道。

    一回到衙门。他就与欧阳发联袂而来。一同进到知州府衙与沈欢商议大事。飞兄。小弟交代的事。你做的怎么样了?”沈欢问道。

    周季大大咧咧的道:“周某出马。什么不是手到擒来!不就是打听一个通判的底细么?这有什么难的!”

    “什么。你们去查姜通判的情况?”欧阳发惊讶的问道。

    周季也讶道:“这有什么希奇的?欧阳兄。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通判总是通判。若不多为了解。一旦出了什么问题。就是麻烦事!”

    沈欢也点头道:“正是如此。不然小弟也不会让云飞兄去打听了。怎么样。结果如何?”

    周季叹道:“还能如何。算是一个清官吧!”

    “清官你还叹什么气?”欧阳发没好气的道。

    周季还能说什么。商人行事。最怕遇到什么?就是那些迂腐的清官呀。油盐不进。令你无处下牙。做事缩手缩角。那才最令商贾无奈。

    “那不迂腐吧?”沈欢紧张的问。

    周季答道:“应该不至于吧。像前些时候。有人捉了个小偷。他作为主官去审。了解详情后。判罚颇为奇特。先是打了这个小偷几十大板。作为惩戒;之后又以官府的名义嘉奖了这个小偷!”

    “这是为何?”欧阳发奇怪的问。

    周季又道:“据说这个小偷是个孝子。以前也算老实。这次之所以去偷。是母亲生了重病。去钱医治。这才起了歹心。姜大人认为其为虽然可耻。然而孝心可嘉。于是就先打了再奖!”

    “倒也颇是变通!”沈欢笑道。心里松了大半口气。能变通就好。就算不同意自己的做法。只要以公为心。一番说辞。应该还能说的通。最怕遇上那种有迂有老的顽固。怎么说都不服。最后还是不同意。那才叫误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