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章 海盐 (第2/4页)
。沈欢说修几条水泥路。一是为了本州的发展;二是为了做一个广告。也就是面子问题。四五六水泥路。方便坚固。交通发达。其他州县见了会羡慕不已。一羡慕。他们就会想办法也修几条。这样的话。水泥的订购就会更多。水泥订购多了。海州的赋税也就跟着上涨。现在海坝有了天下第一水泥海坝的名声。那么天下第一水泥路的名声也不能送给人家吧。 姜谦仔细一想。居然觉的利大于弊。也知道这个知州在京城有很大的能力。跟着他混下去。应该不至于太差。当时知州未来之前。底下官员还劝他不要与这种被贬出京的官员有太多的交集。说怕给他拖累了;现在见识到这个年轻知州的经营手段。他在庆幸还好没有听那些人的劝。不然的话。现在知州的一切。都与他无关了。估计以后有什么功绩。人家也不会提点自己了。 现在前途光明。也没有给自己添堵的意思。于是。海州的发展策略。就让他们两人拍板了。那些脱离军籍的厢军终于可以派上用场了----不对。现在不能叫厢军了。该叫“海州工程队”。这个名字。还是沈欢取的。也不管他人的反对。就叫了这么一个后现代化的名称。 工程队足足有一千多人。加上一些不愿交免役钱的人。一征集。一共有两千几百人的施工队伍。既然决定了修路。两千人。可以分成四批。各有五百多四个县去修路。到了县之后。五百人又分成两队。每路一端。从两边修起。尽快把水泥路给修好。 沈欢给他们定下的日子是两个也内修完。这还是计算到水泥作坊的生产速度跟不上的缘故。不然他还要定的更短。其实也没有为难这些工程队。海州四县本来也有路的。只是泥路而已。现在修路。只是铺上水泥而已。与翻修差不多。从两边同时修起。又有五百人之多。虽然没有后世的机器。应该也不慢。至于运送水泥的人。当然是余下的那几百人。 施工队是辛苦了一点。不过也就一两个月而已。至少今年他们最重要的任务还是修路。最苦的还是那些百姓应征来服徭役的人。叫苦连天。都嚷着要交免役钱。请求官府放他们回家。这次沈欢就没有那么好说话了。一概不准。这帮家伙。家里不是没有钱。可就是不愿交免役钱。还不是认为可以省下几个。或者不信官府的话。现在好了。有了他们做榜样。回去一说苦。明年免役钱应该收的更容易了。为了工程进度。就辛苦他们吧。 一切为了大宋百姓!沈欢心里高喊这一口号。 到了九月的时候。沈欢总算有了一点轻松。免役法推行的很顺利。虽然有些异议。不过随着厢军的解籍。以及水泥路的修建。各县百姓还是大赞此法的好处。总体上可以说要比王安石实施的要好一点了。其实在立法之初。沈欢把原法的女户僧侣也交钱去掉。就省了无数麻烦。说到底。还是要对王安石说一声佩服。他能看到大宋的弊端。也能制法完善。最终失败。大概可以说是太急的缘故。免役法就不必说了。其实说到裁军。王安石也有此法。不过他过简单粗暴了。一昧以实力为准。进行比试。不合格的禁军降为厢军。不合格的厢军淘汰出军籍! 厢军本来就是失去了土的的百姓合集成的。现在让他们失去了拿军饷的依靠。怎么会没有怨言呢!何况他们身后还有他们的家人。也一起加入反对之列。夺人饭碗。也难怪朝臣与百姓都要非议了!总的来说。王安石还是受时代的局限。开源。却不是像沈欢这般“大开源”。先想到一条活路给人家。再来说淘汰。那才是最根本的法子。邮政系统如是。厢军化为施工队亦如是务。沈欢与周季一道去了海州的东海两县。东海县有四个海坝。这还是沈欢自建成之后第一次来游历。除了一开始的开工。他现在才完全见到了这些海坝的全貌。说实在的。他也有点震撼了:碧蓝的海水。青蓝的天空。翠绿的杨柳。还有那极具现代气息的黝黑水泥阶梯。一切的一切。都有着一股强烈的反差。一度让沈欢有了时空错乱的恍惚! 走在宽大的大坝上。迎着海风。有股咸湿的味道;听海浪的拍打声。呼啦呼啦来来回回。真是令人心潮也跟着澎湃起来;虽已是秋天。不过的处南国的海边。还有着夏的气息。至少。两边的杨柳。还有枝条摇荡。翠绿入眼。简直是美极了! 太阳从海边升起。红通通一片。照的人也跟着兴奋起来;过了些时。渐渐升了上去。有股热意了。海坝的游人也多了起来。有仕女士子。有的吟诗作对。有的就站在坝边看日出。有的顺着阶梯下去玩弄海水。 看着坝上的碑牌。沈欢不由苦笑。姜谦的动作就是快。早些时候就把这些命名权给拍卖了出去。还立好了碑。看到其中有自己写的碑文。沈欢更是无奈了。什么时候。他也变成了专写墓志铭试的狗血文人了? 看着游人越多。沈欢怕给人认出来引围观。不好再待下去。与周季一道下了海坝。他们是左日到达东海县的。听闻早晨这里看日出的人比较多。来了兴趣。今日一早起来。凑凑热闹。海坝的下边。有了几处人家。竟然都看门做生意了。有卖伞的。卖吃的。卖喝的。 那里有需要。那里就有市场。这话诚然不错。看到古人这般的生意头脑。沈欢不由感叹。嘟囔了一声:“真是热闹!” “什么?”周季一时没听清他说什么。问了起来。“子贤。你说什么?” 沈欢指着热闹的人群。道:“小弟说这里很热闹!” “是的。很热闹!”周季笑了起来。“若说这里能热闹的原因。当然还是这海坝。据说这里是东海县最利于看日出的海坝了。其他三处没有这般好的的势。子贤。这都是你的功劳呀。为兄开始也无法想象水泥建成的堤坝会是这般壮观。新奇。牢固。方便。也安全的多。若是以前的泥土或者石头筑成的。要低的多。人们当然也不敢来这里看什么日出了!” 沈欢道:“小弟也是突发其想罢了。” “突发的好啊!”周季赞道。“子贤。你就是该多一点这样的突发其想。为兄知道。你的主意。一般都能让我等大赚的。为兄恨不的你能天天突发其想!” 沈欢顿时窘了。笑骂道:“你以为主意就像出恭。要来就来?” 周季不以为意。道:“那你这次邀为兄来东海。是不是又想出什么花样了?” 沈欢没有正式回答:“也许不止东海吧。” “快说。到底要做什么?”周季怒了。“上次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