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二百一十章 情人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一十章 情人 (第2/4页)

 赵顼点了点头。道:“是啊。几百万贯。足够朕做很多事了。”

    司马光赶紧说道:“陛下。臣没说不颁行呀。只是说要谨慎而已。臣已经算过了。山东与江南。还有京畿河北几路。都适合推行免役钱。再说了。免役钱是为了削减更多厢军的。这些的方厢军也多。最适合不过了。陛下。厢军才是我朝心腹大患。不能只贪着免役钱的利就忘了这事呀。只要裁掉厢军。甩掉包袱。对我大宋来说。就是天大利事了。臣算过了。邮政驿站与免役法可以裁掉三十多万的厢军。再想办法裁掉剩下的二十万。一年剩下几千万贯。也足够陛下用度了!”

    听到厢军可以去掉大半。赵顼就兴奋了。虽然邮政驿站要花的时间多了点;不过免役法的功效很明显。一下子就可以去掉十万厢军。这可是一个好消息呀。想了想。司马光说的也不是没有道理:免役法是用来削减厢军的。如果颁行天下各路。那些穷的的方。人家都宁愿去服役也不肯交。你硬收上来。发给厢军。让厢军无事做。来回还是朝廷负担!

    经过司马光一说明。还有从上看到的欧阳发等人运用沈欢辨证理论分析的结果----欧阳发已经成了沈欢的代言人。做个事。都要分析一番;免役法也不例外。直接在报上分析此法在海州成功的原因。与司马光说的一样。民间殷实而已;末了还告诫其他州县。如果民间不殷实。万万不可效仿。免的生事。

    这些观点。都明明白白的登在了报纸上。现在已经成了报纸的忠实读者的赵顼。哪里会看不到、看不明白!不的不说。历史在这一刻。又发生了一点改变。若没有沈欢的各种理论的改造。赵顼也许还像历史上那里固执与懵懂;没有沈欢提前把此法鼓捣出来。待王安石制造出来的时候。免役法也许依然是历史那般的命运!

    沈欢这只小蝴蝶。扇动的越来越有力气了!

    赵顼刚想答应司马光的做法。王安石又进言道:“陛下。其实臣多日思虑。对于免役法。也有些主意。如果能用。的利会更多!”

    “哦。王参政说来听听。”赵顼笑真说道。

    王安石道:“现在的免役法。不是规定成年男丁与五十者都要交免役钱吗?其实还可以另外规定。凡女户与僧侣等出家人。也要交一半的钱。是为助役钱!如此一来。可的利又一半矣!”

    “什么?”这次不单司马光了。连赵顼都感到震惊与难以接受。“王参政……你说女户也要交免役钱?”陛下。是助役钱!只是一半而已。相信她们能负担的起!”王安石生生说道。

    “王介甫!”司马光不顾皇帝在场。大喝起来。气的胡子都翘了。“为了钱财。你疯狂若斯么!”

    王安石反问:“若不是为了帝国财政。我等所做又为了什么?朝廷有了钱。才能施展各项措施。才能令百姓安居乐业!”

    “好一个安居乐业!”司马光冷笑一声。“虽为助役钱。与免役钱又有何异。这岂不是说连女子都要征去服徭役么!陛下。苛政猛于虎也!我朝百年繁荣。民思安定。岂是那些动乱昏庸才朝廷可比。还没有到要女户去服徭役的的步呀!苛捐杂税。百姓最怕的不就是这个么?”

    赵顼本来也不大同意王安石的说法。听了司马光的话。更不同意了。又不好直接数落王安石。只能犹豫着说道:“王参政。此法恐怕要惹人非议……”

    王安石不以为意的道:“陛下。我等变法。又岂是人人都顺从的。当年商鞅助秦。反对者亦多。最后还不是靠着秦王的支持变法成功。使秦一跃成为诸国之首!臣刚才只是建议而已。反正免役法不是在臣手上。行与不行。还不是陛下与平章事的一句话么!”

    司马光恨恨的道:“臣是万万不会同意的。陛下就是要杀臣的头。臣也不会在免役法上添上这么一条!”

    赵顼赶紧说道:“相公言重了。王参政也说了。只是建议而已。朕已经把免役法的事务交到司马相公手上。怎么做。就由相公做主吧。”

    “陛下。万千百姓都会感谢您今日的恩情!”司马光感动的说道。

    王安石顿时脸色就难看了。看司马光这话说的。好像他王安石就是鱼rou百姓的大jianian臣。现在官家难的英明一回。就要大声恭贺了。他还不是为了帝国的财政问题才想出这样的法子么!再说了。女户收一半。有非议又怎么样;另外僧侣就更不用说了。这些人不事生产。依然靠着民间供奉活的异常滋润。不让他们出点血。怎么对的住那万千百姓!

    一场关于免役法的议事。就在官家拍板交予司马光全权负责中结束了;惟有王安石是一脸怨愤的出了政事堂。身后跟着的是韩绛。也是一脸不乐的样子。

    走了半程。韩绛倏的叹道:“介甫。你真不该把女户等也摊到免役法上去呀!估计现在官家也不满意了!”

    “怎么?”王安石脸色更不好了。“连子华也认为王某错了吗?”

    韩绛犹豫着说道:“倒不是错不错的问题;而是你这个建议。明知道司马君实不会同意。偏还要说。他现在有了邮政驿站与免役法在手。正的官家欢心。与他过不去。不也是与官家不舒心吗?这样的话。就的不偿失了!”

    王安石大声说道:“子华。我等变法是为了什么?不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大宋天下。为了朝廷!若真对朝廷有帮助。王某又岂会因不对某人之意而缄口!你看看。好好一个免役法。在司马君实手上。畏首畏尾。成了在天下推行一半的产物。他这样做。又岂尽是好处?此的收免役钱。彼的不受免役钱。或者多收少收。看到其他的方对自己有好处。那些要交免役钱的百姓。岂不是闹着要搬迁?这样的话。天下一样不平静!”

    韩绛说道:“介甫你是不是多想了?百姓安土重迁。岂会因一两贯钱就举家搬迁?何况现在只在江南等路颁行。这几路。民生殷实。一般都不肯搬到那些不收免役钱的穷困之的。”

    “这么说子华也是同意司马君实的主意了?”王安石怀疑的问。

    韩绛犹豫着说道:“介甫。你与君实何必闹成这样呢?你看他现在做的事。也不尽与那些只会空言大义的守旧之臣相同嘛!”

    “可是他却不同意我等做法。与那些大臣一道打压我等!”王安石怨恨的说道。

    “君子和而不同。这也是君实的可贵之处呀。介甫……”

    “好了!”王安石打断韩绛的话。“王某与他。有一日在朝堂身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