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二百二十三章 东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二十三章 东风 (第3/4页)

那个吕惠卿?”

    赵顼惊道:“娘娘也知道吕惠卿?”

    曹老太后淡淡地道:“制置三司条例司动作如此之大。其中人才。哀家想不听见都难啊。不过……呵呵。此人还需官家慎用!”

    赵顼闻言颇是尴尬。赶紧说道:“此人就算有大才。亦还是比不上王参政。朕说的。是另外一个人。不是朝中地人。”

    曹老太后更奇了:“难不成官家又在朝野发现了什么大才?”

    赵顼笑道:“说来此人娘娘也应该认识?娘娘忘了。昔年先帝临崩。还召见过他呢。他虽然年轻。不过才华非等寻常!”

    “官家说的是……”

    赵顼一指旁边的报纸。笑意更浓了:“娘娘。刚才的。您忘了吗?他正是此书作者。沈欢沈子贤!”

    “是他?”曹老太后惊了一下。像是想起了什么。“官家对他如此看中。与王介甫等同了吗?”

    赵顼道:“他虽然年轻。不过说起经济之道。确实不让于王参政了!这一点。朕很是了解。决计错不了!朕现在让他出海州。是存了锻炼他的心思。等他磨练够了。也许就是朕大用他的时候了!”

    曹老太后神情有点漠然了。叹了口气。道:“官家地话。应该是不错的了。哀家虽然知道他甚有才华。不过没想到官家甚至把他排到了司马君实地前面。这一点。就出哀家意料了。”

    赵顼赶紧解释道:“司马相公有司马相公的长处。娘娘也说了。在经济之道上。他比王介甫要差一点。娘娘知道裁军之策否?免役法呢?都知道?呵呵。娘娘。这些可都是出自沈子贤地手笔呢!”

    “哦!”曹老太长长地调子拉了起来。“官家。刚才哀家也说了。对待大才。要慎用呢。年轻人有才是好事。可千万不能让他成为孙猴子一样的人呀!”

    “这点娘娘但请放心!”赵顼微微一笑。一握手掌。“如果他是孙猴子。那朕就是如来佛祖了。孙猴子飞不出如来佛祖的手掌心。他也飞不出朕的手掌心呢!”

    曹老太后淡淡地道:“官家有信心是好事。不过万事还是要谨慎。”

    赵顼有点忘形了。道:“娘娘放心。说起这个。朕就想起沈子贤当年的一些话。还是在朕未做太子之前的事。他自己也说是诛心之言呢。不过这些诛心之言。倒让朕颇是开

    “哦。诛心之言?”曹老太后也来了兴趣。“如何个诛心法?”

    赵顼刚想说。又犹豫了。看看周围。把寺人侍女都谴出亭去。轻声说道:“娘娘。当年朕与他谈论本朝政策优劣之处。曾经提到过王朝之基。他就坦言说本朝政策。就算有权臣。亦不虞会出现威胁到皇室地势力。为何?他说有三点原因。先是武事上。枢密院统兵。武将领兵。就算一方起了歹心。一个只有调兵之权。却没有领兵之权。一个有领兵。又无调兵之权。这已经是百年制度。难以打破。就算一时松懈。可士大夫文人为了权势也好。为了皇室也好。都不会允许颠覆这种平衡地情况出现。就算皇帝要这样做。也会有人前仆后继地相劝!当年狄武襄即是明证!”

    狄武襄就是狄青。让他忧郁而死的。就是仁宗与朝臣。仁宗不就是曹老太后地丈夫吗?

    提到自己的丈夫。而且还有不好的言语。曹老太后怒了:“他真是这样说的?哼。真是诛心之言!”

    赵顼有点尴尬地挠头了。

    曹老太后冷静了一下。才道:“武事说完。他还说了什么?”

    赵顼大喜。曹老太后这样问。就是说。她再不喜欢这样的观点。也不能不认同。赶紧说道:“还说了帝权与相权。”

    “他怎么说?”

    “他说平章事是宰相。可又有二三参知政事。大多有实权。也受重用。也就是说。把相权一分为几。大大削弱了相权。变相的就是提高了帝权!”

    “果然是诛心之言!”曹老太后又怒了。“他好胆子。竟然敢当着你地面说这些话!还有吗?”

    赵顼又道:“还说了相权的作用。他说有了宰相。又设三司使。等同计相;又有枢密院使。也就是说。宰相之有政权。却没有财权。又没有兵权。就算宰相有歹心。只要三方不能合流。都成不了什么事。徒取灭亡罢了!还说就算出一两个权臣。有小人之腹。可他们的权力。都是皇帝给的。只要皇帝一声令下。要解权就解权。没兵没财。说也没有办法。只能生生下台!”

    “真是诛心之言!”曹老太后哼了一声。倏地又笑了。“官家。他说的大有道理。你知道根本原由吗?”

    “请娘娘赐教!”

    曹老太后深深地叹了一口气:“官家。这就是帝王的平衡之道呀!你现在可以想家。我赵氏祖宗。是如何为后代子孙着想了吧。太祖太宗的厉害之处。官家也可以想象了吧?”

    赵顼愣住了。良久才喃喃地说道:“果然。果然是这样……果真是好招呀!”

    曹老太后又道:“不管这个沈子贤安了什么居心。有些话。却是道理。官家。他一个外臣。都能明白这种道理。难道你还不感受到其中的道理吗?”

    “朕想……朕应该明白了!”赵顼已经没有深思。现在经过与曹老太后地一番话。终于动了心思。考虑得更多了。心神受了冲击。

    曹太后叹道:“话是这样说。道理也是这样。可是。沈子贤还有一写话没有说。那就是如果皇帝昏庸。任用小人。荒废朝政。那么。臣子是无法为难赵氏宗室。可国力败退。那么也是我等宗室地败退。那么。到时是什么样的景象。就难说了。这一点。官家也不可不知道!”

    赵顼悚然而惊。道:“娘娘教诲。朕都记在心上了。”

    曹老太后点了点头。示意嘉许。一番话下来。蕴涵的信息大得惊人。大家各自起了心思。暂时沉默下来。想起了别的心事。

    再说别人对地态度吧。

    作为沈欢的曾经的老师。司马光最关注地也是沈欢的情况。对于这种直接了解从中了解海州情况的报刊。司马光也没理由不看。他是宰相。当然也能第一时间拿到日报。

    与别人对西游故事感兴趣或者欢喜阅读的心思不同。司马光对沈欢地作为很失望。甚至是愤怒。西游的故事虽然吸引人。却不是他这种治史之人。借魔怪来写现实。也难以打动他的情感。

    在他的意识里。沈欢放着正事不做。却去与什么妻子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