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建城 (第1/4页)
沈欢说的大事。就是之前他与欧阳发提到过的办大学一事。这个大学。将是古代新式的综合性大学。学习的方向。与平常不同。算得上是沈欢在这个时代留下的思想印记。因此他极其重视。 从规划到筹备。他都亲自过问。亲自参与。这个大学。首先要大。他的理想就是每年要收一千学生。几年下来。要装得下三四千之人。那么。上千亩左右大小。才是理想的规模。 其次就是要新潮。从质量到外观。都要与众不同。从第一批海船出海到现在。连续几个月。他都在费心酝酿。可以说是费尽了心思。以殚精竭虑来形容也不为过。 要办得好。就要花钱。沈欢从来都是花大钱办大事的主。这个大学。他甚至可有投入全副身家。不过之前他几乎所有的钱都投到了海贸上。到现在。钱依然没有收回来。加上海上多风险。生怕一个意外。什么都没了。也就不敢有什么大动作。 现在。听到海船安然回来。又规划好下一次出海事宜。这个大学。也该提上日程了。这两三个月。他做了些准备。比如这个选址上。就做好了选择。在海州城南两里外的地方。选了一片山林。以个人的名义。卖了七百多亩的土地。当然。耕地他是不可能要征用的。其实朝廷大官。多有田地。有的家族有千顷土地。多为肥沃的良田。沈欢以前没有做大地主地觉悟。不大热衷土地。已经置地不多。现在买下几百亩山林。不过是小事。外人也不会说什么。何况他又以市面的价格盘下。并没有利用职权占用了海州的土地。 唯一利用职权的地方就是没费多少手续就买下来了。没有周旋太久。古代官僚的作风。与后世差不多。最善一个拖字诀。什么事。都能拖到天荒地老。最后不了了之。惟有面对有权有势之人。才会体现出难得的效率。 选好了地。就到规划了。在这片土地上做好蓝图。为此沈欢已经到那片土地走了不下三回。每次都观看了很多角落。还令人画好地图。回来参考。那几百亩土地。说是山林。其实地势也不高。海州多平原。就是山林。也不过是小丘而已。高不过十米。而且少连绵山丘。他那片林地。也是这样。只有几座小山头。其余除了树木。就是平地了。不过因为多树木。少耕作。这才少人去罢了。 那里不足一里外就是东海县通往海州城的水泥大道了。只要修筑一条水泥过去。就能连通。到海州城就方便多了。何况不远。坐上马车。片刻可到。要做建筑。当然要推平一些山丘。也要砍掉一些树木。 不过沈欢也不是自然破坏者。对于树木。他油然喜爱。海州城外的那片山林。有些树木有了好些年龄。魁梧粗大。树阴遮了一片。环境悠然。简直就是天然的凉亭嘛。沈欢选了几处。作以保留。再在树阴下建些石头桌椅。就可以供学生门纳凉或者做活动了。可比后世一些新建地大学光秃秃什么都没有要高明多了。 另外。山头也不必全都推了。稍稍平一平。种下花草。就是一处花园。学子深处其中。简直就是享受。说实在的。对于这样的学习环境。沈欢早就羡慕神往了。以前没有机会。现在由自己规划。当然要按自己心目中地图景来做筹备了。 他在后世读的是一所二流大学。大概也就占地千亩而已。因为是新建。刚去地时候。树木新载。一比起来。还不够沈欢高。实在说不上什么好环境。又到处在施工。大风一起。到处黄沙。飘满了整个天空。人在其中。估计也得短命两年。几年下来。沈欢实在说不上对那里有什么好感。直到毕业。依然遗憾。因为未上大学之前。可是听说了好些学校环境幽雅有如花园。最后现实与理想相差甚远。这个反差。太令人难以接受。 现在到自己一展身手。当然不能放过这个计划。海州城外的那片土地。也成了他理想的规划之处。说到规划。外人看了也许要吃惊。因为他舍弃了一般书院的凉亭厢房的建设。而是大规模运用上了海州的特产----水泥。当然。也是现在这个时代的风景线了。 说得更具体一点。他要在这里建造后世地钢筋水泥的楼房!木头石头的建筑。他见多了。也烦腻了。何况又不安全。现在好不容易有了大量的水泥。再不去建造些后世的东西来欣赏。就真对不起自己了----虽然古代的建筑看起来更优雅更有味道一点。可是。真要比起来。他还是选择后世的楼房。第一就是安全。第二就是采光好。现在的楼舍大殿。只要高大一点。就很昏暗。白天阳光不好就要点蜡烛。着实比平顶地水泥楼房要差了。当然。没有玻璃也是一个因素之一。 说到玻璃。沈欢只能遗憾地叹气了。他给那个研究所列的清单中。玻璃赫然在列。不过他毕竟不是理科生。后世里平常也不关注玻璃的制法。只知道是什么沙子烧制的。写了出来。几年下来。依然没有什么研究进度。烧来烧去。出来的还是平常的琉璃。透明度上差了不知几个等次! 撇下玻璃。他就开始构思了。第一。现在没有很好的工具支持建造足够高的楼房。再说太高。人不容易令人接受。有时候。太高了。反而违制。是要给朝廷收拾的。因此。规划来规划去。很无奈地只有了三层楼房的图纸而已。大概三丈高。与一般地木楼相同而已。比起某些寺院来。还要不如。 这是沈欢熟虑后地数据。再说是平顶房。有三层。与后世地教室相同。也足够容纳学生了。作为宿舍。更是能住下所有地学生教师。这些建筑群。沈欢无奈地发现。颇有点像他后世念的那所大学。先是宽平的大门。进去后就是两条水泥大道。直通到最后;大门进去几十米正中央是一栋图书馆;左边是一群教室建筑。图书馆稍后一点的东边。是体育场;对面就是几个小湖。还有一片小树林;旁边是教师住宿的地方。最后边就是学生的宿舍了。 大体构造就是这样。图书馆。依然保留。现在有了印刷利器。足够供应图书馆的藏书之数;至于体育场。没有办法。先建几个蹴鞠来凑数吧;学生宿舍也很简单。没有女生。只有男生。比较随便----不是沈欢其实女生。而是他实在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把女生也收进来。这个时代男女大防还是有的。一旦一些狗男女搞出一些丑事来。后事至多是开除了事。但是在这个时代。一旦出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