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章 建城 (第2/4页)
作为发起者。就要连带着倒霉了。他在官场。还比较风光。不知有多少人瞅着他出事倒霉。这种政治风险。实在没有必要去承担! 好吧。目标锁定。蓝图也绘制完毕。该到建设阶段了。虽然没有足够地钱财。不过做些先期的准备。还是可以的。比如说推平这个土地。或者砍些树木。再或者落些地基。 说到这个地基。沈欢在后世。出身农村。还是有些见识。生怕这个时代地建筑工人没有经验。他还特地先期做了一些试验----看看他家的厕所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茅房茅房。在古代。这个厕所。还真简单。想起来沈欢都不好意思提了。现在有机会了。又为了锻炼人。他招来一批熟练地工匠。按照吩咐。让他们落地基。或者挖粪池。接着建设。拉铁。封顶。于是。现代化的厕所出现在了中国古代。 作为大宋第一现代厕所。它是比较有特色的。水泥与砖建造。水泥与石灰共用。既明亮。又结实。另外。沈欢让铁匠打造了一些水管与水阀。按照收拾的安装法子。装了自来水。至于上面的水池。不好意思。没有水泵。抽不了水。只能辛苦沈家的下人们一桶桶从井上打上来。跳到水泥建造的楼上水池上。蓄着。要用了。下面就开水阀。可以说。借着厕所地春风。沈家也第一次用上了自来水----不得不佩服沈欢是越来越贪图享受了。这些已经在一个多月前建成了。由下人之口或者客人回去后吹嘘。海州的人都知道了厕所这个新事物。也是第一次认识到水泥还有这等好处。 于是乎。海州的五六月间。又吹起了一阵春风。春风的主角。就是现代化的厕所!众多商贾富豪大起模仿之心。也请工人到家里建一两所舒服的厕所。厕所就像雨后的春笋。此起彼伏了。直接造成的影响就是周季地水泥作坊。在一段时间内。又增大量销量。 间接的影响就是茅房在海州城没有了市场。沈欢顺从民意。拿出财政收入。在海州城的几个偏僻之地。建了几所厕所。众多百姓为了体验富豪的享受。纵使要大小解。都强忍着跑到厕所去。也就是说。以前随地大小便的情况。几乎绝迹了。使得海州的环境。一下子赶紧了许多。空气也清新了不少。实在是意外之喜呀! 总之。这番厕所的春风。大家都算收益了。通过锻炼。沈欢手下有了一批熟悉水泥建造楼房的匠人。只要把这些匠人派下去。再带起新人。估计大学的建造。就不必费心了。这个问题。沈欢一再强调质量。他实在是怕了后世那些豆腐渣工程。可不想在这个时代。也受一次怕。 一个月前。他的大学之地。就开始了热火朝天地施工。海州本来有一千厢兵转过来地工程队。后来从扬州又拉了两千过来。不过有一千转入了盐场做盐民。加起来就还有两千。这些工程队。技艺越来越纯熟了。除了参与海州公共的设施建设外。还受雇帮一些富豪或者百姓做事。收入方面。有一些比以前增加了一倍还不止。算是皆大欢喜吧。 当然。一个大学建造。也不需两千人。为了赶进度。沈欢也不过是拉来五百人而已。先期作些工作;至于另外地一千五百人。现在也将有任务了。那就是修建从海州到扬州地水泥大道。 六月中旬。海州的另外十艘海船。开始起航开往了辽国与高丽的路程。接着。周季就赶到杭州等地。去处理他的富豪大业了。 海州的事务。一下子又都落到了沈欢的头上。六月十五这天。早晨还没热的时候。沈欢捧起了他的图纸。又一次莅临大学之地。来督察建造工程了。陪同他的是两位熟人。都姓欧阳。 欧阳发就不必说了。自打听了沈欢地大学之志。不幸给拉上贼船。成为沈欢的打手。什么事都得跟着。特别是这个建造大学之事。都算是义不容辞了。为此。他还把自己的父亲都给卖了。搭上了这条船。 另外一个就是给欧阳发千请万请给拉过来地鼎鼎大名的欧阳修----此君是在五月中从京城赶到海州地。在那之前。他收到了儿子从海州通过邮政驿站发到京城的几封信件。第一封当然是问候一番。之后就提到了沈欢的大学之志。末了就邀请自己的父亲过来支持。当然。美其名是为了教化。还有就是作为儿子的他事业都在海州了。把老父接来。是为了更好的侍奉。以尽孝道。 如沈欢所料。欧阳修果然对这个新式的大学很有兴趣。怦然心动。不过他不是一个随便地人。不可能一下子给勾引了。于是回信询问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一来一回。又是欧阳发的回信了。这次不邀请了。只说接老父过去奉养。至于邀请的事。随信而去的。就是沈欢的一封信。他大起为文之能事。把大学前景说得天花乱坠。愣是把欧阳修忽悠得一愣一愣 于是。老来无事的欧阳修。在考虑了一番之后。忍不住诱惑。打点家当。辞别来友。由京城出发。一路到海州了。五月中达到。那天沈欢通知全海州之人。率领上下。一同出城迎接。给足了这位大宋文坛领袖面子! 欧阳修与沈欢密会一场。看了图纸。又一次震惊了。更是对这个将来的大学有了莫大的兴趣。选址地时候。也一同参与。不顾年纪大了。还走了不少路。好在他这些年。身体还不错。精神也好。据说天天打太极。活动身子。又不大忧郁。日子过得倍儿滋润。这才有了年纪越大。精神越好的事情。 现在还是早上。虽有太阳。还不热烈。在野外之地。一阵晨风过来。还算凉快。工地上早有工人在活动了。有的砍树。笃笃有声;有的铲土。吆喝不已;有的挖壕子。做着落地基之事。工人的干劲很大。这一点。得感谢沈欢的主张。现在是暑天了。中午的日头像个火笼。生怕工人中暑。因此让他们一天只干早上与下午两程。其余时间。大家该干嘛就干嘛。有了休息。工人就欣喜。心情好了。为了感恩。这两程干得当然要尽心。 沈欢看得甚是欣喜。这番干下去。这个月地基之类的事都准备妥当。直待七月资金到位。就可以开工建设楼房了。到时上千工人一起开工。建三层楼房而已。又没有其他水电设备要做。估计有两个月就可以建成了! “永叔先生。告诉您一个好消息。周云飞的船队回来了。估计下月就能提供资金。到时估计只要两个月。这个大学就能建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