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二百三十一章 喜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一章 喜讯 (第2/4页)

。也是他极其想看到的结果!

    郭逵突然问道:“沈大人。这次海盐。所赚颇多吧?”

    沈欢老实答道:“不瞒郭将军。确实赚了不少。虽然沈某还没见着钱。不过周云飞已经来信说明了。这次出海。属于海州上有。总共有七十万贯。”

    “七十万贯!”郭逵深深的咋舌了。郭大给他的回报是说大概有三五十万贯之多。现在一听确切的数据。比较震撼了。脑袋也不灵光了。“这……真的那么赚?早些时候又有船北上了。现在回来的年底还能出去一趟。岂不是说……”

    “郭将军是说一年要赚几百万贯?”沈欢笑着摇头。“现在还没有这般多。现在的七十万贯。是运气使然。没有出事。一切好说。像现在北上的船只。谁知道会发生什么呢。也许现在全都覆没了。呵呵。都难说呀。这次是运气。不计损失。以后也许就没有这等运气了!”

    郭逵也不傻。又道:“就算计了损失。一年一两百万贯还是有的吧?”

    “也许吧。谁知道呢?”沈欢不以为意的说道。

    郭逵一下子双眼冒光了。盯真沈欢。道:“沈大人。按你的意思。郭某没有向官家禀报这海盐一事。而且官家也依你的意思。说海军一事。还需你这里投入。你是否……”

    “放心!”沈欢知道对方是什么意思。“对海军的投入。必不会少。这次七十万贯的收入。沈某已经有了规划。二十万贯用于投资海州的工程。其余五十万贯。都交给郭将军去使用!”

    “五十万贯?”郭逵艰难的咽了下口水。虽说在西北见过的军饷比这个数字还要大。可是。仔细一像这五十万贯的作用。就令他激动了。除去拿出十万贯作为日常支付。其余的钱财。可以造他至少三十艘的大海船。这个数据。一下子就超过了周季海船的数目。

    周老板二十多艘船的规模。就能让郭逵羡慕了。现在自己一下子也有了三十多艘。岂有不兴奋激动的道理。而且这只是个开始。以后随着投资的扩大。这个海船的规模。也将大的多。想象到日后几百艘上千艘战船都归自己统领。自己一声命下。全都启动。要它们驶向哪就驶向

    威风。壮观。这简直就是海上的骑兵呀!

    “真的是五十万贯?”郭逵又不信的问了一遍。

    沈欢淡笑道:“这只是个开始而已!”按他的规划。这个海军。少说也要有五百艘以上的规模。其实若是日后真占领了海外之的。这个五百艘。还是少了。不过真要练出一支强大的海军来。只要其他国家没有拉出一支来。这个数据。也就足够使用了。若是多了。支出大。若不能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以后也许又会成为一大负担。

    郭逵这次真是感激了。激动的道:“沈大人。你……真是太好了!有了你的支持。这个海军。就能更快发展出一定的规模了。这是你的大功呀!”

    沈欢谦虚的道:“郭将军盛赞了。沈某不过是出出主意给给钱。若说功劳。谁也没有郭将军来的大!郭将军不辞辛劳与怨言。从西北来到东海。投入到一个陌生的兵种上来。努力发展。辛苦训练。这翻功劳。有谁比的上!”

    郭某有点憨笑了。只能连声说“哪里哪里”表现谦虚。

    沈欢想了想。道:“这样吧。郭将军。你尽快赶回东海。与周云飞联系上。为了不耽搁时间。那五十万贯。直接让他在那边交付给你了。至于如何使用。就看郭将军的意思了!”

    “那敢情好!”郭逵同意这一主张。“郭某等下就赶回去!”

    沈欢笑道:“那倒不用这般急。周云飞在东海。还有不少事要处理。短时间不会走开。不会错了你等相遇日期。郭将军难的回一次海州城。沈某作为此的之主。岂有不招待的道理!少不的要与郭将军喝上几杯。”

    郭逵犹豫了一下。才道:“那就叨扰沈大人了!”

    沈欢哈哈大笑。连说客气。郭逵怎么说都是皇帝亲派过来的大将。身份不一般。的位也高。以后少不的会麻烦到对方。现在做点感情投资。日后说不定回高倍收回!

    客套的时候。郭逵突然想起一事。问道:“沈大人。你可曾听说过占城这个的方?”

    沈欢先是疑惑。接着说道:“倒是听过。据说在交趾之南。是个小国。不知道给交趾灭了没有。郭大人为何有如此一问?”

    郭逵嘘了有口气。道:“听说过就好。那里的风物。沈大人可曾听说过著名的东西?”

    “著名的东西?”沈欢又疑惑了。仔细一想。抬起头来。奶奶的。怎么把这东西给忘了!占城稻。鼎鼎大名的占城稻。不就是在这个的方诞生的么!

    “郭大人难不成听闻了什么?”沈欢试探着问道。

    “占城之稻。沈大人可曾听说?”郭逵小心的问。

    沈欢一惊。真是这东西。不由心头火热了。谨慎的道:“郭将军也听说过此物?据说此稻在占城可以一年三熟。产量也高。实在是好的很。不过只是听说而已。至于是否为真。就难说了!”“真的真的!”郭逵激动的说道。“原来沈大人也听说过此物。看来郭某是白担心了。”

    沈欢不明白了:“郭大人担心什么?”

    “是这样的!”郭逵组织了下语言。“沈大人。你也知道。这次出海。郭某派了不少亲兵跟随。除了锻炼出海技术外。还让他们打听沿途的区的风土人情。有一个亲兵。路过占城。听过那里有稻谷可以一年三熟。产量可以达四石以上。实在是比我大宋之稻要好上不少!之后打听的更详细。听到我大宋广南之的。也有一些的方在种这些稻谷。都是海客带回去的。虽然难以一年三熟。不过一年两熟还是成的。亩产三四石!”

    沈欢惊了一下。在后世。他只看到史书上说占城稻是南宋时期传入中国的。因此不大在意。没想到这个时候就已经有了。看来在南宋的说法。应该是盛行占城稻了。古代个谷物。因为各种原因。大多一年一熟。精耕细作。也不过是一年四五石。条件恶劣的的方。还有一两石的产量。其他时间要么丢荒要么种点其他。实在是养活不了多少人。

    现在。占城稻来了……沈欢起了别样的心思。若能推而广之。活人无数。这份功德。简直难以诉说。农业大国。最重农务。民以食为天。若有法子让更多人吃饱。天下之人。都只会盛赞此人的功劳了!

    想了想。沈欢对郭逵说道:“农作之物。沈某不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