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二百三十四章 成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三十四章 成就 (第3/4页)

然是海军的建立。对于沈欢这个后来人来说。这才是重中之重。谁拥有了海洋。谁就有了霸权!拘囿于与辽国西夏这一亩三分地。与之纷争不止。耗尽了民力与财力。也太过悲哀了!还不如先建起海上霸权。以海贸之利反攻两个路地。那五十万贯已经在郭逵手上。再过些日子。算上之前地水军海船。也许能达到五十艘的规模。足以装载一万多地兵力——当然。前提是要熟悉水性与海上作战的规律。还要确保海船的安全。否则一切都是镜花水月!为了锻炼海军。早些日子郭逵又商定了下半年出南洋的计划。

    跟着周季的海船一起到南洋。这是郭逵为了让海军尽早熟悉海上规律的一大计划。为此他忍痛拨出十艘海船。一千多的兵员。尾随商业海船一起出海。说实在地。他是存了占便宜的心思。他的海军在海上的cao作能力。比那些多年在海上讨生活的水手来说要差了许多;跟着出去。不无让人家照看的意思。随着去学习。来回一趟比在海湾练上一年还要有利吧。接着下一次又是另一批跟着出去。几个来回。也许三五年的时间就能产生大规模作战的能力了!

    当然。军人是军人。不能做商贾之事。为了保证商船的利益。沈欢明着告诉郭逵。海军跟着出海可以。但是不能随船携带自身地货物到南洋贩卖。否则会损了海商的利益。他日会两败俱伤。军人的职责是保护本国百姓。他日海军有战斗能力了。可以自力更生。那就是由商人出钱雇佣一同出海保护商船。

    一得安全。一得利。都于往后的发展。互惠互利。这才是沈欢给他们制定地终极目标!不过若说海军计划让沈欢颇是自得的话。那么报纸与大学就能让他洋洋得意了。

    欧阳发这个年轻的才子。很不幸上了沈欢的贼船。走在了一条很有前途的道路之上——办报纸!

    地刊行。让天下不少人都知道了海州这个地方。也知道了沈欢与欧阳发的大名。可以说。沈欢在海州地作为。大多是通过这个日报让天下之人了解的。而沈欢也有意让发一些他需要向世人宣布的消息。

    随着日报规模的扩大。海州模式已经在不少州县有了影响力。像从海州出去的扬州知州姜谦。就照办了海州的发展模式。这个海州与扬州的水泥大道。就有他在其中推力地结果!报上刊登的沈欢的言行。也影响了少人的思想。特别是矛盾与唯物两论的发表与讨论。让不少人见识到了无神的作用。一些人已经开始去实践了。

    这些都可以看出报纸的舆论作用!报纸是舆论。是咽喉。也是民声。沈欢需要报纸来做一些功效。最处的打算当然是以此来限制王安石变法举措在地方的影响——确切地说是为了防止王安石变法条令对地方的坏地影响。你如实报道。也不加什么议论。只看事实。有利就继续。害处你总不能遮掩了吧。

    朝廷有御史。可是按照历史那样地话。大多正直的御史都会让王安石下边之人排挤出朝。换上来一帮小人。这样会让朝廷成为一言堂。古今中外地历史都表明了。一言堂的政治对于民生最后都不会有好处。就算那个发言之人再贤明也是这样!

    为了防止历史重演。沈欢需要一种东西来限制这种情况往坏的方向发展。于是报纸应运而生了。报纸就是民间的御史。朝廷不许说。报纸可以如实刊登。只要上面人看了。就会注意。就会讨论。这样的话沈欢也就满意了。为了给大家办报纸一个正当的理由。他还经过几年的精心策划。从杂志开始。就打下了让官家同意出版条例的发行。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说了会如何。这里都有规定。强如王安石都难以制止。就是官家发怒。也要考虑这律令是他说出的结果。

    等官家百年之后。他成为先帝。或者几代先帝。后面的皇帝更没有反对的胆量了。而沈欢也深信。通过众多报纸的监督。朝政或者天下一定会朝着某个正确的方向发展。不会再重演后世的历史了。为此他甘愿放弃对印刷机器的垄断。公布天下。让更多的人加取得了印刷利器的人。回到各路各州。除了印刷书籍外。不少人也搞起了杂志与报纸来。虽然还很幼稚。规模也小。不过沈欢的桌面上也摆着越来越多各种形式的报纸了。

    这是可喜之事!在沈欢看来。这是他对这个时代的隐性投资。成功也许在他有生之年都看不到!与报纸一样的投资就是在建的大学了。据说第一期的建筑基本上完工。可以允许上千的学生入住与学习了。

    欧阳发早在半个月前就开始了大学招生的广告。在一连半个月的宣传轰炸。每期都要介绍这个大学地宗旨。还有招生简章。随着时间的延续。估计远在岭南之地的有心人都能知道这一消息了——如果报纸能到达那里和他们有人也看报纸的话。

    欧阳修是校长!这是一个很大的诱惑。欧阳修的名头在这个时代的文坛。无人可及!他的号召力非同一般。据说报纸消息没传出去几天。就近的各种学子就涌到了海州来做打听。询问这个大学地各种消息。

    欧阳父子已经做好打算。大学就选在九月十五这一天开学!欧阳修请的一些学者已经有不少在海州住了下来。只等开学了。另外那些新式的科目。欧阳发经过沈欢的教育。;而周季则可教些数学。当然。如果只有他们两个人。就算加上沈欢。也玩不转这偌大一个大学!

    这些日子。沈欢招来一些识字的工匠。教他们各种新式的科目知识。让他们学会。再去传授。比如那个生物化学。沈欢还高价请来名医。与之一道钻研。打算在大学开一个新式的医学。这门医学。以血液循环为基础。以实验为手段。进行钻研。

    总之。这一切都代表了沈欢的期望。是他思想地精髓!如果一直办下去。他深信从其中出来的人才。将会不同于这个时代!这一点不同。就是他地希望所在了。现在一点不同。接着再一点不同。后来又一点不同。点点相加。就是大大的不同!

    这个不同。也许甚至能改变一个时代一段历史!

    这算是沈欢最大的野心了他一辈子都看不到这种情况。可是。等他死后。这一切与他又有什么关系呢?像这个报纸。会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