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仕途_第二百三十四章 成就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三十四章 成就 (第4/4页)

不会给封掉。或者会不会在上面出现资产阶级的自由宣言。他都不能肯定。也不会知道了吧。

    他也不会管这些是对是对。历史自有他的选择。像那个牛逼的法国国王说的“我死之后。哪管它洪水滔天”一样。一切都与之无关了!他现在也只能默默地为这一切做一些准备罢了。

    时间一步步走了下去。日子紧跟着脚步移到了九月。虽靠着海。深秋已临。海风渐渐歇了。从西北刮来地凉风。逼近了脚步。把温煦的海风败退到远处。

    天凉了。海州的民众只是多加了件衣服。不过冷却的天气却不能制止海州的热闹。这一个月来。海州开客栈与饭馆的商人会发现。客人多了。收入也多了。而且他们还会发现。这些客人。cao着各地的口音。与海州不同。而还有很多种。不是一个地方来的。当然。作为商人。来者是客。只要有钱。管你是什么地方来的!待他们听多了。就会总听到“大学”的词汇。再一打听。好了。明白了。原来都是奔这个要开学地大学来地!

    海州大学——这是欧阳修取的名字。连碑文牌匾都是他题地字;本来沈欢是打算套个什么“大宋皇家大学”的名头。可欧阳修说这样容易犯忌。没有圣旨在手;就算真有圣旨了。又容易办成官府的书院。学的都是经文。那样就失去了办此大学的初衷了。

    沈欢一想也是。只好同意改名。当然不敢套他的名字。而欧阳修也不会做这种事。思来想去。惟有借这个地名了。海州大学。也是个不错的名字。而且点明是海绩。也算是沈欢的功劳嘛!

    取了名字。做好牌匾。用红布蒙好。只待开学之日揭幕开学了!原定是九月十五开学。不过九月开始。就允许有志入学的学子报名了。过了重阳。还会用三天的时间来做一些考核。通过了就算是此大学的学生了!

    海州城里一下子多了很多年轻人。都是奔这个大学来的。除了海州本地之人外。差不多有一半是外地学子。当然。基本上都是从得到消息。一个多月的轰炸。总算见效。他们都有着饱满的热情。也有担忧不能过关的忧虑。不管熟与不熟。聚在一起都是讨论这个。

    在这众多热情的学子之中。武华就是其中一个。而且他有着比众人还有热烈的感情!因为他今年只有十二岁。按大学规定收地学生一般都是十五岁以上。也就是说。他要入学。不够一般的规定。不过大学又有另外的规定。说不满十五岁者。特别天才可以特别考虑。只是要经过层层选拔。要大学里大多老师点头同意方可。

    十二岁的武华还很稚嫩。虽然他强装沉静老成。可是年纪毕竟是太小了。脸蛋又嫩。实在没有大人的模样。这些天。他经常跑到海州各出酒楼。听大家说这个大学的景况。他很在意大家的说人夸赞大家的建造者沈欢的好话!

    哦。忘了说了。他是沈欢地学生——正宗的学生!沈欢年轻收的十五个学生里头。他就是其中的一个男孩。算是其中最大地一个。他是海州本地人。父母都是老师巴交的农民。六年前不幸在灾害里身亡了。而且又没有其他亲人。武家只剩他一个人了。

    一个六岁的小孩。能有什么生存的能力?好在有些村民还算好心。时常给他一点接济。奈何大家都穷。实在也没有多少东西可给。他只好出外乞讨。有上餐没下顿。算是吃百家饭长大的。后来。有富人在当地修了私塾。他是孤儿。年纪又小。是在入私塾地行列之中。

    自此之后。他总算结束了流浪的生涯。安定下来了。在私塾里。虽然吃得不算很好。却也足够饱了。也有衣穿了。比之往常要强了百倍不止。还有书读。他穷苦惯了。认识到读书地好处。因此特别发奋。在私塾里比很多小孩都要努力。由于出色。入了欧阳发的法眼。给选到了海州城来!

    到了海州。他才知道为什么地方的富豪会出钱建私塾与养老院了。原来都是新任知州沈大人的奖励政策。给他们出名的机会。得到了惠利的武华。在海州把之前对富豪的感后来……就是这样了。他成了沈欢的学生!

    武华是个很聪明的孩子。也特别勤奋。在沈欢的学生里头。算是非常出色的一个。又因为少年老成。大有沈欢的风范。深得他的喜爱。对于他的教育也比较上心。若有问题。讲解得也比较仔细。以前的武华因为吃不好。身体比较瘦弱。这八九个月下来。在沈府吃得好穿得好。身体满慢回复。十二岁正是长身体的时候。一下子就窜了老高。比外头一般地孩子还要高了;身体滋润。脸色红光。穿得华丽。都与富家公子没什么两样前。倒不需沈欢把头低得厉害。不过此时的沈欢。眉头倒皱得厉害。一脸不解地看着武华这个半大地孩子。

    “你说什么?”沈欢以为自己听出了。“你要去大学上课?”

    “是的。老师。”武华低着头承认刚才他是说了这话。这是初九的早上。重阳节。南方有祭祖。沈欢老家在河南。回不去。无事之下。一大早就召集这些孩子上课了。早上课完。出来的时候。武华跟了出来。在走廊上叫住他。说出要上大学的愿望。

    沈欢有点不悦了。道:“怎么。难道嫌本人教得不好?”

    “不是不是!”武华急了。他对沈欢的尊敬。与父亲比他大十岁而已。然而他更清楚。若没有眼前这个师父。他只是一个乞儿。说不定哪日就死在哪个角落了。哪有今天的生活!

    沈欢吸了口气。强令自己镇定下来。看着武华无辜的眼睛。不由感慨了。武华这个孩子。在他的学生中。是最聪明的一个。也是最勤奋的。当别的孩子在欢笑玩乐的时候。他能静在一旁看书练字。上课的时候。也爱思考。对沈欢的新式科目。总能问一些令沈欢惊艳的问题。也许是小时侯的苦难。造成了他的沉静。老成的模样。都像小大人到底是什么原因要去大学上课?”沈欢和声问道。他倒想知道。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学生产生了要到大学去的兴趣。别的孩子都希望能在自己门下承欢。这个学生到好。要走出去。这种不同。一比较就显得奇特了!另外。沈欢还有一些怨气:难道在他门下就学不到东西。他就教不出好学生?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