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六十四章 三步走 (第2/2页)
沈欢沉吟了一下,道:“官家出京,只是我等第一步;第一二二清他到海州。第二步是获得我等目的六每一步都“谓婴,当然。现在通过大家的努力,已经可以说是完成了一半。一旦官家来到海州,第三步就肯定会实现。沈某人有这个信心。因为我等有海州做依靠。这些年靠大家的努力,把海州由一个中下小州建成外人口中的天下第一州,不得不说,诸位都功不可没。沈某人有自知之明,一向只会动口。若要我去动手实践,得到的效果肯定不及诸位的一半!” “哈哈!”苏轼大笑起来,“子贤是谦虚吗?劳心者役人,劳力者役于人。你这是在变相地说自己很高明吗?” 沈欢真诚地道:“小弟说的可都是真心话。子瞻兄你一向都爱消遣小弟!” 众人闻言又都是愉悦笑了起来。 沈欢无奈说道:“好吧,我等继续。说说海州吧,这个天下第一州当然不是虚名而已。若论赋税,海州每年上缴给朝廷的有三百万贯之多。直逼一些比较落后的州路。他们一路都不及我等一州之数,这才是我最大的资本。拿到官家面前,谁也不敢污蔑这个功劳!若不是沈某每年扣下一百多万贯用来建设海州,说不定上缴之数更为惊人。这次就不瞒大家了。你们以前不是总担心官家会责怪这事吗?其实你们多虑了,在来海州之前,官家与小弟有个约定,只要海州的赋税能够超过当年的一半。允许小弟从中拿出一半用来建设海州。” 众人皆是惊异。 “难怪子贤有恃无恐,原来有这么个原由。看来官家是吃了你的亏。不过纵使知道,也只能忍了。”苏轼哈哈笑道。 欧阳发也道:“不过好在有这个约定,不然哪有今天的海州。各种基础建设。都极是耗费钱财。子贤可是在旧城外愣生生建设了出一个如今容纳三十多万人的新城。这个城与其他州城不同,卫生与秩序都要高明不少!” 沈欢嘿嘿直笑,有点得意。话说围绕海州大学建设的新城,不少地方都参考了后世城市建设的典范。把商业、休闲、环保、住宅等等因素都考虑进去。马路、下水道等其他地方的建设也参照了后世的不少地方。唯一比不上后世的就是没有那么多的高楼大厦了。虽然有了水泥的支持。不过钢铁方面的支持跟不上,新建的房屋,大多只有两三层而已。 饶是如此,甫入其中,这个时代之人莫不惊奇。就是后人来了见到,也以为回到现代,有了家的熟悉感觉。 至少沈欢己经喜欢上了如今海州的一切。 淀欢笑着说道:“所以沈某人说了,只耍官家一到海州,我绝对有信心达到我等目的。就凭这个无人耳敌的赋税以及这个拔地而起的新海州!所以接下来我等最主耍的任务,就是想尽办法让官家封禅之后来海州一趟。” “子贤打算怎么做?”苏轼问道。 “当然要从官家最感兴趣的地方下手。”沈欢呵呵笑道。 “最感兴趣的?”众人皆是不解。 “钱?”周季嘿嘿猜测,“我想官家最感兴趣的应该是钱了。他这般大用信任王介甫。不就是因为对方能给他搞来很多钱么?不错。一定是钱了!” 沈欢没好气地道:“钱钱钱,你除了钱,就不会想点其他别的?” “别的?”周季大是疑惑。 沈欢大有恨铁不成钢之色:“要论钱,我等一年几百万贯,比得上一年几千万贯的国库?提到钱财。普天之下有谁比得过官家富有?应该说。他要那么多钱做什么!”“做什么?”周季还真没考虑过这个问题。 “自己用脑袋想一想!”沈欢没好色地说,他实在要气结了怎么在他这么多年的熏陶之下,这个一心要成为大宋最富有商人的家伙就是不开窍呢?一点政治敏感性都没有,怎么做天下第一富商呀!须知做大富豪,最重要的便是官*商*勾*结了。 苏轼一脸沉思之色,最后猜测:“子贤。苏某记得官家说过最敬佩的皇帝就是汉武唐宗。而两者皆是武功盖世。难道官家也要” “不错。子瞻兄说得不错!”沈欢沉重地点头,“官家最希望有朝一日能收复燕云、荡灭西夏。这些都是大动作,打仗,除了死人,最重要的就是烧钱。他这般急着要钱,不就是为了这个目的么!” “也就是说”苏轼也非常敏感,“他对海州最感兴趣的地方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