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6章 欲攘外必先安内(二合一,含粉红五十加更) (第2/2页)
,就囤去呗。” 这样的回答太给力了。刘备大手一挥,站起来单手叉腰,语气相当坚决:“哼。不能就这样放过这些不轨分子!”又偏过头去,命令诸葛亮,“孔明,你派两个人去协助孝直彻查,看是哪些人在使坏,欲与我刘备为敌。有一个杀一个,有一家抄一家,绝不姑息!” “喏。”诸葛亮起身拱手领命,目光凛然的扫过群官,“主公,亮以为蒋琬和费袆二人处事公正且能明察秋毫,能当此任。” 刘备捋须点头:“行。就是他们两个了。孔明,你明早拟道命令,传给他们。” “喏。”诸葛亮再次领命。 刘备含笑看过群官:“散会。”说罢率先负手离去。 法正紧跟其后。 诸葛亮收拾好会议记录,亦头也不回的离去。 与会的官员们按照品阶渐渐离席。 有几个官员乘人不注意,彼此偷偷的摸摸胡子眨巴眼睛。 夜幕下,他们的马车各自拐了几个路口,最终还是先后钻进了一座豪宅。 一路跟踪过来的几名暗探迅速报给了法正。 法正望着案头上跳跃的灯光冷笑连连:“跟我过去看看。” 刘备回到书房内根本就没法坐下来。刘巴写的官库余粮统计数据就摆在他的案头,象把利剑一样悬在他的心头。 会上,刘巴撒了谎。如果世家们闭门不卖粮,官家的余粮和还在官田里长着的新粮加起来也最多能维持到年底。要是世家们还大举收粮的话,情况会更糟糕。 这一夜显得是那样的长。 第二天一大早,刘备正准备派人去召诸葛亮过来。没想到,诸葛亮一脸严肃的自己过来了:“主公,一夜之间,城里突然盛传曹军连破我数道防线,不日将打过来了。现在,各粮店前都挤满了闻讯买米的民众。米价相比于昨天涨了整整一成。请主公发一道公告,速速澄清谣言,并宣布开官库平价卖粮。” 刘备的头立马大了一圈:“发公告澄清谣言是没问题的,只是开官库卖粮怕是行不通。库存不够啊。” 诸葛亮摇着扇子慢慢说道:“他们的这种伎俩早在意料之中。亮昨日跟子初已经估算过了,在新米下来之前,官府每天只抛售五百石粮食的话,可持续放粮半月。另外,亮昨夜就已经着飞骑秘令其它郡县密切严控当地的粮价。” 刘备皱眉苦笑:“新米尚需一个多月才能下来。剩下的日子怎么办?” 这时,外门的侍者通报:“法大人求见。” 诸葛亮摇扇轻笑:“送粮的这不就来了吗?” 刘备不解的看着兴冲冲提袍进来的法正。 法正顾不得行礼,喜气洋洋的禀道:“主公。正抓到了一只硕鼠。”见诸葛亮玉立于一旁,笑道,“诸葛大人,昨夜依你之计,正果然抓到了人。” 刘备听明白了,急切的问道:“搜出了多少米粮?”现在,他满脑子都是粮、粮、粮。 法正快活的伸出了两根手指头:“两千石!刚刚秘密的封了他家在近郊的粮仓。正已经把家主下了大牢,蒋琬他们俩正在审问着呢。” 刘备捋须直乐呵,连声称好。 刺史府的公告一个时辰之后就贴在了四大城门前。同时,官府开始按照昨天的市价售粮,但每人次最多只能卖两斗米。 放粮的消息象一道清风瞬间吹进了各家各户。人们欢天喜地的跑到蜀郡太守衙门前排队买粮。先头买了高价粮的那些人不禁懊恼不已。 然而,到了下午,一直负责放粮的刘巴又发现了新问题——有人在悄悄的囤收官粮。 诸葛亮知道了,羽扇一摇:“明天的官粮降价半成,另外再加售一百石。” 刘巴眼睛一亮,会心的笑了。 第三天,成都城里有近九成的百姓小小的后悔了一把,又急忙呼朋唤友的去买降低的官粮。 刘备偷偷的前去微服私访,看到黑压压的买米人群,嘴里阵阵发苦。 诸葛亮却依旧笑眯眯的摇着扇子吩咐刘巴:“明日的官粮再降价半成,售七百石。” 刘备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索性跑去看法正打粮。哼哼,还是白花花的粮食看着踏实。 第四日,几乎所有的成都人民大呼上当。呜呼,原来官库里的粮食真的吃不完。在新米下来之前搞清仓大处理呢。 第五日,官粮依旧比前一天降价半成,量更多。白花花的大米晃绿了很多人的脸。 第六日,照旧。 …… 官粮的价格每天都在降,一口气降了一半。前来买粮的人也少了一半多。而大小粮店前更是门可罗雀。一些大点的粮店已经开始筹备降价了。掌柜们摇头晃脑的哀叹:“唉,丰年粮贱啊。” 现在,人们挂在口边的话由“你吃了吗?”变成了“官粮还会降价吗?” 到了第十一天,法正跑到诸葛亮的办公室里捧腹大笑:“孔明兄,猜我今天都抓了些什么人?” 诸葛亮淡笑着帮他倒了一碗温茶。 法正是一路小跑过来的,正好觉得口渴,捧起茶碗大喝一口:“这两人带着家丁在路上遇着了,竟当街漫骂,进而领着各自的家丁扭打成一团。路人听出了他们因为非法囤粮而蚀了大本,提脚就来我这里告发了他们。我二话不说就领人去抄家。啧啧啧,两只好肥的家伙。家里囤的粮食比官库里的多多了。” “恭喜孝直兄啦。”诸葛亮笑呤呤的摇扇点胸,“刚刚刘巴还说,官库见底了呢。” 这次是法正的冷汗下来了。 一个多月后,传言中的曹军连根毛也没见,新粮却如期下来了,和预料之中的一样,是个超级大丰年。家家户户都吃上了新米。 郡守府前的陈粮足足便宜了六成,可是从早到晚,前来买粮的人能用一个巴掌数过来。 卖粮的官员们聚在一起喝茶聊天打发时日。 而成都城里的粮店倒闭了一半。大小粮商们哭丧着脸去刺史府前集体焚香请愿。这段时间亏死他们了。 诸葛亮淡笑着向刘备进言:“主公不如帮他们一把,加价一成收购陈粮。不能丰年粮贱啊。” 刘备低头掐指一算,乐歪了嘴。呵呵,足足是五五折呢。上哪去收这样低的粮食啊! 于是,四大城门又贴出了一条新告示:从即日起三天内,官府加价一成定时定点收购陈粮,定额有限,欲售者从速。同时贴出的还有一张秋后处决的人犯名单。人们这才发现,不知不觉中,成都城里有三个大户被销户了。 公告一出,局面事情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成都城里卖粮的排起了长队。 不少老者感慨万分:“前所未闻,前怕未见啊。” 三日后,刘巴禀报:“库粮足以支持一年。” 法正乘机进言:“主公,各本地世家的家主们带着本族子弟都报名入伍了。明年打汉中吧。” 刘备开怀大笑,拐进隔壁小院问诸葛亮:“孔明,你说呢?” 诸葛亮依旧是轻飘飘的摇着扇儿:“但凭主公吩咐。” 也就是赞同啦。刘备回到自己的书房,召来了法正:“那就打吧。你说,可派谁为先锋?” 法正轻轻的吐出了两个人名:“吴兰、雷铜。” 刘备“滋”了一声,笑道:“甚合我意。” 当天,诸葛亮回到家里,见黄硕正在整理行装,挑眉问道:“娘子此去需多久?” 黄硕略加思索:“年底之前定能归来。” 诸葛亮但笑不语。 黄硕放下行囊笑道:“夫君,要是在现代,你一定是个黑庄。” 最新全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