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十四章 千秋节 (第2/2页)
,这一腾空飞上去,旁观者尽皆惊呼,只怕它一跃上,便将那张压坏了。 可谁知这马腾空而落,竟是轻巧巧地落在“画”之上。就在乐声中,于方寸之间踏足而舞,四蹄飞落,踩着鼓点踢踏着。就在这时,方才举着画走出来的那个胡人大汉,突然弯腰握住脚,竟是一声大喝,生生将画连人带马举了起来…… 此刻夕阳余辉披散而下,那匹赤驹于举至半空的画上飞旋舞动。上金玉迎着阳光,闪烁着万丈金光,直如天马西来,华美无比…… 场中众人看得呆住,一时竟忘了反应。直至那匹赤驹舞罢自画上跃下,才有人猛然大声叫好。 那少年骑士听得叫好声,脸上不升起一层红晕。强压下满心的激动,驱马上前,令那匹赤驹双膝跪倒在地,以口衔起酒爵,跪行数步,竟是献酒于御前。 李隆基见此,不大笑。早有高力士急步下阶,接过酒爵,捧于御前。李隆基一饮而尽,朗声大笑,一旁的武贞儿便借机笑道:“唯有似今盛世,才有这般气象天下归心,万民安乐,便是马儿也有灵,才能这般为大家贺寿……” 武贞儿此话一出,与宴百官尽皆齐声贺道:“天下归心,万民安乐,天下盛世,皆因陛下……” 嘴角轻轻抿起,李持盈只是低笑,却不随着歌功颂德。只是,眼见三郎哥哥兴致大好,她自然也不会去破坏。 转目望见王慧君悄然起,她不由得皱眉。正待轻唤,王慧君已经回过头来,面带惊慌之色地匆匆扫过场中,便悄然走出。 不知怎的,李持盈突然心头一惊。想想,便叮嘱随她入宫的秋眉跟上前去。 虽然仍然说说笑笑,可她却一直密切关注着外面的动静。过得片刻,见秋眉转回,她忙转目望去。 秋眉快步上前,跪坐在她后,附耳低语:“奴婢跟出去,只见皇后娘娘私会王夫人,只是因不敢走得太近,不知她们说了什么,此刻往西苑方向去了……”她顿了下,又道:“刚才不是奴婢一人跟着皇后娘娘,那人好象是……” 收了声,她抬眼望去,却是望向斜上首,只比皇后低了一阶的武贞儿。 李持盈皱眉,正在奇怪,却见武贞儿突然起,倾近,在三郎哥哥耳边低语数句。 虽听不清说的什么,可从三郎哥哥突变的脸色来看,分明不是什么好事。 当机立断,李持盈立刻低声吩咐:“立刻赶去西苑,不管是什么事,都先带走皇后娘娘。” 秋眉领命,立刻快步而去。李持盈眼见着李隆基长而起,竟是一言不发地转。不心中更惊。 霍然起,隐约听到后高力士正笑着道:“大家有些倦了,今之宴,便就此散了吧” 虽然奇怪,可自然没有人敢妄议是非,群臣贵戚便纷纷笑着应:“臣等告退。”只是,到底有最亲近的几位亲王,并未随着众臣一起告退。 召过高力士,宁王李宪低声问道:“大将军,大家他……” “大王放心,大家子好得很。”高力士笑答,却仍是守口如瓶,滴水不漏。几个亲王,一时竟问不出什么东西。 歧王李范,皱眉,目光转处,却突然惊道:“元元跑去哪里了?” 高力士心中一惊,暗暗叫苦,也顾不得再应付几位亲王,慌忙告退。 此刻,夜色渐暗。高力士一路紧跑慢跑,追上李持盈时,李持盈已经同李隆基走在了一起。 虽然李隆基面上带有明显不悦,可武贞儿却反倒是笑容满面:“元元表姐跟着,倒是件好事。要不然,怕以后又觉得臣妾冤枉人呢” 李隆基皱了了眉,也不答话,看神心却是很是不好。 隐约猜出必是与皇后王慧君有关,可李持盈却是不露半分异色,只笑着跟在李隆基后,好似根本不把武贞儿的话放在心上。 脚步匆匆,李隆基连御辇也不去坐,竟是大步而行,一声不吭。 绕过夹道,眼见便要到西苑之时,只听得“砰”的一声,竟有一道火花窜上空中,在空中暴出一朵银色的小花。 李隆基停下脚步,仰头相看,脸色越发沉重。 李持盈默然相看,也觉心下忐忑。 这烟花,与爆竹一般,俱是道家术士所创。当年便有李文田以爆竹为太宗驱邪而成爆竹祖师。只不知,今夜,这朵烟花却又代表着什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