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三百三十章 不能便宜他 (第2/2页)
咱们各自把自己的报价写在一张4A纸上,然后交换,你觉得怎么样?”石雨萌提议。 “嗯,这个方式不错。” 石雨萌和老郭各自取了纸笔,把己方的报价写在纸上,然后递给对方。 看了对方的报价,石雨萌脸上的表情有点异样,老郭却很自然。原来,双方报价差距太大了,永盛公司的报价才十亿元!这让石雨萌有一种被戏耍的感觉。 老郭则很坦然,虽然他也认为大清集团三十亿元的要价很有些离谱,但这毕竟只是买卖双方的一个报价,没有必要拿它太当回事。老郭已经多次遇到这种情况,他早就习以为常,见怪不怪了。 石雨萌第一次跟人谈生意,当然也是第一次见到这种情况,对方的报价与她的预想差距太远,令她觉得对方没有诚意,“郭总,你们不是在开玩笑吧?” “石总何出此言?我们诚心实意跟你们谈业务,怎么能说开玩笑呢?” “不开玩笑?看看你们的报价,这简直太不靠谱了!往下还怎么谈?” “石总可能经历这样的场合不多,咱们双方坐在一起,谈的是生意,既然是生意,那就允许对方任意出价,不管双方报出什么样的价格,终归还要坐下来谈。我们的报价不靠谱,我认为你们的报价也是虚高,不过我觉得这很正常,就看咱们往下怎么谈了。” 石雨萌平静下来,稳定了情绪,“是啊,谁的报价都不算数,最终要看谈判结果。” “石总,谈生意其实很简单,就是买卖双方在各自报价的基础上加多少减多少,最终达成一个双方都能接受的价格。” “郭总说的对,那你们准备往上加多少呢?” “在轻质合金项目上,大清集团满打满算,充其量总共只投入了十一亿多一点,项目建成投产四五年了,固定资产折旧总该有一些吧,这样看来,我们十个亿的报价也不是多么离谱。不过,我们知道建成一个项目,里里外外,涉及到的人和事太多太复杂,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所以,我们准备往上再加一些。” “呵呵,感谢永盛公司理解,请问你们准备加多少呢?”萌萌还是显得年轻,没有经验,好像有点急不可待的样子。 “我们诚心实意谈生意,每做出一项决定,都是经过慎重考虑的,要说往上加,最多也就加到十三亿。你们呢,也得往前走走呀!抱着谈成生意的目的而来,双方总应该相向而行吧。”老郭道。 “郭总放心,我们自有自己的打算,往前走的话,我们可以把报价降至二十九亿。” “石总,你们这步伐也太小了!费了好大的劲,才降下来一亿,我要怀疑你们的诚意吧,好像有点不应该,可这实在让人觉得有点小气。”这回轮到老郭不淡定了。 “郭总说我们小气,你们也不大方呀!看得出来,报价的时候,永盛公司只考虑了大清集团在这个项目上的固定资产投入,我们投入和产生的无形资产呢?是不是全被你们忽略了?”石雨萌开始发力。 “无形资产?你指的哪方面?”老郭这是明知故问。 “郭总,我们的无形资产不是哪方面,而是哪几方面。” 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这石雨萌别看年轻,还真有些陈馨悦的风范,虽然第一次面对这种场合,却一点也不惧场。 “不太明白石总的意思。”老郭道。 “那我就提示一下。首先,轻质合金公司的生产技术算不算无形资产?第二,大清集团花费财力精力开发的产品市场,这是一笔价值巨大的无形资产;第三,连郭总你都承认,新建一家企业很不容易,仅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就够你花费相当大的精力去打点或处理,哪一尊神不拜到,你的企业都休想顺利地建起来,你们收购一家现成企业,难道就可以无视企业这方面的价值?这算不算无形资产?”石雨萌问道。 “哎哟,这样说来,问题就复杂了。我想知道,你说的这些无形资产,怎么衡量其价值?有什么依据?”其实,老郭他们应该早也想到了这些问题,只是不愿主动提及。 “郭总,我们的报价也不是无中生有,凭空捏造,事前,我们曾就这三方面问题咨询过有关中介机构,在中介机构做出评估的基础上,才有了三十亿的报价。” “轻质合金公司建厂之初,生产技术应该是从外部引进的吧?那应该有据可查呀!” “说到生产技术,这个问题可能要更加复杂一点,当初引进技术的费用虽然有据可查,但投产四五年来,公司的技术改造一直没有停下来,现在的生产技术与当初引进那个原始技术已有天壤之别,为了这些技术改造或革新,光人力财力就是一笔巨大的投入,没有这些投入,没有持续不断的技改革新,就没有现在这种领先水平的生产技术。”石雨萌道。 老郭和他的团队成员交换了眼神,“技改投入也应该有账可查吧?” “资金和物质投入当然有据可查,人工和精力投入,那就无从查起了。关键是,通过这一系列技改,技术水平得到了巨大提升,这笔无形资产也应该得到承认。”石雨萌特别强调。 “石总,这些问题事先并未提及,我们得把情况带回去让公司领导斟酌,他们是否认可就不得而知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