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二百七十一回 宰樊伐狄败后修城 (第2/2页)
大营,准备围剿周军。 二十对两万多人,九比一,九人打周军一人,周军一人要打狄人九人,好手打不过双拳,何况九人? 太宰樊知道不妙,下令向北突围。 周军参军建议自焚军营外围营帐,这样狄人杀不进中军,然后乘火势,全力向北冲杀突围。 太宰樊采纳参军建议,下令焚烧军营外围营帐。周军大营,顿时火光烛天,狄人无法冲进周军军营,只好射箭,周军乘机全力向北冲杀,杀出一条血路,向大盂之地撤退。 待周军撤退到大盂之地,清点三军,结果,让太宰樊流下几滴伤心的眼泪,周军还有一万人马,其他,全部在突围中丧生。 天柱山之战,周军彻底败了,大败,惨败。 樊山甫无奈何地的向宣王报告败绩,请求支援。 宣王下令太宰樊回都,令兮甲仲山甫出师前去剿灭赤狄之乱,让其诚服朝贡。 樊山甫得令,回师,兮甲吉父率师北上,换下樊山甫。 兮甲作为老道的统军将领,吸取樊山甫的失败经验,他没有急着前去前线和赤狄硬拼,而是屯兵中都邑,在此建筑高台,建立防御工事,练兵遣将,适应北方战场的环境地形气候变化。并修筑西面北面围墙,预备赤狄来攻,。 兮甲将军,这是什么想法,古交离中都邑相距百里,难道他不前去主动攻打赤狄,而是在此防守? 兮甲解释说,这是第二道防御性工事,万一不敌赤狄,退到此处严防坚守,也是最佳方案。 兮甲知道,赤狄二十万大军,自己仅有六万大军,如何是赤狄对手,就是防御,也成问题。 难道他要丢弃北唐之地? 不是丢弃,不是放弃,只有朝廷发兵三十万,方可说此大话。这个年代,没有兵法可讲,就是靠人多势众,以多打少,最起码要势均力敌,方可一搏,现在六万周军,如何直面二十万狄人?如此不顾战士的生命,前去硬拼,自己不是自己人的刽子手?下场和太宰樊有何区别? 兮甲吉父说的一点不假,不是他不战,怯战,而是面对现实,他能保住二线防线,他就满意了,为此,他借故修筑中都邑的防线工事,矮墙城防,并在此练兵点将,训练实战本领,这个工事一搞,一年时间还是要的。那就让他大搞朔方工程吧,宣王也没摧战。 一年过去,宣王等的急了,下令兮甲将军主动出击,剿灭狄人叛乱。 宣王三十三年春天,兮甲将军得到王令,思考再三,乘狄人不备之际,突然对岚城实行突袭,六万大军,瞬间拿下岚城,岚城狄人来不急求救,已经大败,兮甲将军下令乘胜北追,一直追到宁武之地。赤狄人降服,归顺。 兮甲将军捷报上报宣王,宣王赞许兮甲,同时也讽刺兮甲说道:“兮甲将军修建战事工程,点将练兵一年,一举成名天下知,赤狄丧胆,中都邑作长久备狄,令兮甲将军常住中都邑,继续练兵点将,管控赤狄,管控千亩姜戎,一举两得。按功奖赏,司马程伯休前去赐赏。” 兮甲将军得令,也无话说,只好将中都邑作为第二故乡,继续修建城堡,防范不测。 兮甲将军打了胜仗,这让太宰樊山甫无地自容,名声扫地,他知道他的这一生的后半生,晚节不保,他在等待宣王的降罪。 宣王并没有对樊山甫的打败仗如何如何,只是轻描淡写的说:“兵败乃兵家常事,只不过朝廷好久没败过而已,看来太宰大人不是兵家,是个建设性政客,这样吧,齐成公薨毙,你代表朕前去吊唁,同时辅佐齐庄公,也可管控东方诸侯,同时,就像兮甲将军一样,修建城堡,就像召公虎当年修筑南申之城一样筑城,作为将来东方牧伯的城池。” “老臣领命。”樊山甫叩拜稽首。 樊山甫作为一朝太宰,却要去齐国修建城池,修建未来的候伯之都,这是外调贬用。这在宣王看来,这有何不可,既然道不同,不相为谋,又不能免掉干了三十年太宰的宰官,那么,只好去做一些具体的事情了。 宣王三十四年,太宰樊山甫到了齐国,开始修筑方牧城池。其实修建方牧城池,只是一种说法,宣王主要还是要对齐国进行土地改革,税政改革,做个具体标杆,对东方诸侯做个示范标准。这样的大事,如果没有太宰前去实施推行,可能齐国也不会愿意积极去干这个事情,宣王给齐庄公带个高帽,作为未来东方方牧的备选之国,直属朝廷管辖。 这样,南方有南申方牧国,东北有韩国作为方牧国,东方有齐国作为方牧国,北方有千亩直属地区,作为土地改革,税政改革的示范田,成为税政改革的标杆,这样可以有力的推行土改政策,现在就差西部没有改革的示范区了,宣王正在考虑西部示范区的建立,不过,不是现在推行,而是等齐国方伯城邑建好,土地改革完善之后,再建立西部示范区。 说来也巧,樊山甫到了齐国,建设东方牧城,南方牧南申伯却病危,这也不足为奇,南方牧南申伯,今年都过百岁了,宣王今年都八十七岁,他这个国舅还能活多久?生老病死,这是常态,何况南申伯百岁老人,这是喜丧。 国舅南申伯薨毙,其子继位,世袭南申伯,改称太子岳丈南申伯,因为他是太zigong湦的岳父,未来的国丈,宣王的最小表弟,今年四十九岁,是南申伯的季子,南申伯的长子,次子已经过世,其后人不得立。 南申方牧薨毙,宣王赐国丧,南方诸侯奉孝,举国致哀,朝野大哀,丧礼不胜荣耀。 南申之国的同宗西申侯,作为同宗,前来吊孝,一看同宗伯父这个丧礼,如此厚天,感慨良多,心里露出一丝不爽,私下哀叹说:“逆天丧礼,胜于厉王之丧”。 新任南方牧的南申伯,非常孤傲,也很霸道,和缯国联姻,关系铁,与邻国噩国本就通婚,他本是南方方牧,其他南方诸侯也很附会他,这下不得了,说话声音很大,就连太子他都吆喝,尽管他是太子的岳丈,但是太子必定将来要做王的,这不合礼制,所以导至太zigong湦很不喜欢岳丈大人,本就不喜欢表妹,这下更不喜欢太子妃申姜了,太子发誓,自己掌权之后,第一个把太子妃废掉。 太子妃申姜,生得一子,小王子名曰宜臼,今年已经十五岁,生性怪癖,人说这是近亲结婚的结果。虽然宜臼是嫡长孙,宣王不是很喜欢,认为他将来统领不了天下,从平时表现来看,缺德失德之相,也是个不孝之子,自我为中心,不顾父母感受,这都是太子妃申姜溺爱所致,宣王甚是担心,可是碍于他是南申方伯的外孙,一时也很无奈,尤其是现在,第一代南申方伯刚刚薨毙,也不好动其他脑筋,只好以后再说。 一个南申方伯,带来一连串的烦恼和后顾之忧,真让人感叹不已,后患无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