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尖兵_第一百零一章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零一章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第2/2页)

追求者众,自然不会回复刘粹刚的书信。从小到大都不缺乏追求者的大家闺秀许希麟,曾收到过一百六十多封情书,但从未给过回信。更尴尬的是,刘粹刚的情报有误,竟将许希麟的“麟”写成了“龄”。收到情书的许希麟校长提起红笔,像批改学生作业把这个错字圈了出来。可自相遇起,便一眼万年。刘粹刚一封不够就两封,两封不够就三封。他笃定:总有一封信,可以打开许希麟的心房。

      “女士,我不愿,我深深的不愿,妳适中了‘花朵其貌,蛇蝎其心’的这句话!啊!女士,我日夜是期待着妳的仁心,能送给我一个回音。”

      而刘粹刚则想起了自己老师高志航的绝招:用飞行去表示爱:话说这位赫赫有名的“空军战神”、空军总教头,有个调皮的习惯——每次教飞行经过自己家,他都会低低飞过。这是他和女儿之间的小秘密,女儿此时,便会指着天上的飞机说:“我爸爸,在上面”。“经过我们家他会低飞,呜~上去这样子,我就知道是我爸爸来了。”

      高志航用这招和女儿沟通,刘粹刚见贤思齐,用这招去泡妞儿,喜欢她,就开飞机去她家,玩低飞特技!每每有机会,刘粹刚就开着那架威风的2401,在许家上空盘旋,表演各种特技,震得电线抖动,还挥手打招呼。结果吓到了未来丈母娘,主动劝自家姑娘。(~女儿,要不你就从了吧,放过我们家的电线杆~):“飞的这样低,好猛好险,又做各种特技给我看,电线震得抖动你就和他通信做朋友吧。”可许希麟不是无动于衷,而是早已芳心暗许。有几次,刘粹刚因执行任务出差,没有按时出现在火车站台,许希麟还在人群中苦苦寻找,但却失望而归。许希麟父亲并不反对这桩感情,可一想到刘粹刚的职业有太大的不确定性,随时都有可能为国捐躯,担心女儿的许父问:“你想清楚了吗?”许希麟从容地拿筷子沾酒,写下了:“生死有命,富贵在天”。1934年2月1日刘粹刚从笕桥航校毕业,次年夏天他和许希麟决定结婚,当时中央空军规定不到28岁不得结婚,战友们于是纷纷为刘粹刚出谋划策,最靠谱的建议是悄悄地进村,打枪的不要,生米做成熟饭:不发喜帖不办婚宴,去上海旅行结婚。可是刘粹刚不肯委屈了未婚妻,最后还是上司高志航成全了他,高找了个理由去上海出差,回避了刘粹刚的违纪行为,刘粹刚终于成功大婚了。婚后尽管时局动荡,刘粹刚的训练又极为辛苦,但两人的日子过得幸福美满。

      许希麟曾经问刘粹刚:“如果国家需要我出征,你不会阻止我吧?”他被逗笑了:“如果真的到了那一天,国家不得不要女孩儿出征,我们就并肩作战吧!”

      刘粹刚和许希麟的爱情故事在战后举国皆知,中央空军的一首军歌居然就是这么写的:《西子姑娘》

      词:傅清石曲:刘雪庵

      柳线摇风晓气清频频吹送机声

      春光绮旎不胜情我如小燕君便似飞鹰

      轻渡关山千万里一朝际会风云

      至高无上是飞行殷勤寄盼莫负好青春

      ───

      铁鸟威鸣震大荒为君亲换征裳

      叮咛无限记心房柔情千缕摇曳白云乡

      天马行空声势壮逍遥山色湖光

      鹏程万里任飞扬人间天上比翼羡鸳鸯

      ───

      春水粼粼春意浓浣纱溪映花红

      相思不断笕桥东几番期待凝碧望天空

      一瞥飞鸿云阵动归程争乘长风

      万花丛里接英雄六桥三竺笼罩凯歌中

      这首歌,写出的是中华民国抗战军民的魂魄。杭州笕桥是年轻的中国空军的摇篮,学校大门口的碑上写着:我们的身体、飞机和*,当与敌人的兵舰阵地同归于尽!中国空军从诞生之日起,就承载这抗战的责任和雪耻的义务。九一八事变后,日本海军又在上海挑起了一二八事变,当时的中国空军十分弱小,没有能力保护中国的百姓。日本海军航空兵得以肆无忌惮地对上海闸北的平民进行轰炸,虽然21世纪的世界已经对纳粹或者倭寇的种种灭绝人性屠杀平民的行为耳熟能详了,但是在一战后和平日久的1932年,日本帝国的如此行为还是引起了国际舆论的一片哗然。各国报纸都发表社论严正申斥,美、英等国议会也都发表声明抗议谴责这一暴行。当时在上海目睹这一暴行的美国著名记者阿班后来写道:这里发生的野蛮行径,在短短的十二年时间里就让我们习以为常,所以在美国一次又一次轰炸东京的时候,我们没有惊慌,即使最后所有的日本城市都被夷为平地。有人做出了表率,就有人会用他们自己的办法对付他们。

      最富有喜剧色彩的是当时上海侵华日军头子盐泽,他对阿班说:“你们美国报纸叫我婴儿杀手,我都看到了。但是你们应该看到我也有心软的一面啊,要是我像他们说的那么残忍,我就会用500磅的*,可是我只用了30磅的*!”日本人很有幽默感,他们觉得需要向美国报纸解释清楚自己的慈善心肠,却没有对惨死的中国平民有丝毫的怜悯,这在帝国军人的逻辑里是完全正确的,对强者要谄媚,对弱者要凶恶。这是他们自认为的强者逻辑。

      但是这世界上真正的强者是有着发自内心的仁慈和同情的,抗日战争中第一位出于正义感、主动驾驶飞机帮助中国人民攻击日本空军、第一位击落日军飞机、第一位在空中英勇献身的飞行员并非中国人,而是美国飞行员、波音公司的战斗机推销员罗伯特肖特。罗伯特肖特,1905年出生于美国华盛顿州西部的港口城市塔科马。原在美国陆军航空队担任飞行员(陆军预备役中尉),为人侠义、飞技高超,从军队出来之后一直为航空公司担任试飞员。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