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志刚说春秋_第204节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04节 (第3/3页)

正是这一点不足,就可能葬送掉自己生前所有的努力。

    不管是在晋国国内事务还是国际事务中,叔向向来不是决策人物,他只是一个高级参谋,他出谋划策。能够不管的事情,他尽量不管;不得不管的事情,他会处理得很好。他不得罪人,但是他凭良心做事。

    他和子产一样懂得怎样玩权术,但是他的地位决定了他不是怎样去玩别人,而是怎样防止被别人玩,他做得很好。至于他是不是有子产做得好,这一点无从比较。

    其实,叔向的哥哥伯华也是个很贤能的人,孔子对他的评价同样很高。伯华名叫羊舌赤,因为封邑在铜鞮,因此又叫铜鞮伯华。

    孔子家语中,孔子说道:“铜鞮伯华而无死,天下其有定矣。”伯华不早死的话,天下就有望安定了。

    子路傻乎乎地问:“愿闻其为人也何若。”

    孔子接着说:“其幼也敏而好学,其壮也有勇而不屈,其老也有道而能以下人。”伯华小的时候敏而好学,大了很勇敢很有承担,老了很懂道理而且很谦恭。

    孔子为什么对伯华的评价这么高呢不知道,因为伯华的故事都没有流传下来。

    今山西沁县太里村前白玉河南岸,羊舌职、伯华、叔向父子三人的墓都在那里。

    第二三一章无射是个钟

    就在叔向死的那年,发生了一件大事。

    什么大事周灵王铸无射。

    无射是什么伟哥零分;印度神油零分;中国足球队零分。

    无射,其实跟射不射无关。

    前面见第六部

    第224章介绍乐中的六律,六律的最后一个就是无射。周灵王铸的无射是一个铜制大钟,用来定音,定六律中的无射。因此,这个大钟就叫无射。

    为什么无缘无故想起来要铸无射要知道,春秋时期的铜是很昂贵的,铸无射大钟需要耗费巨资。

    原因很简单,简单到令人觉得有些可笑。

    “天下诸侯都不给我们进贡宝物了,老子自己造一个宝物出来。”周景王半夜醒来,对自己说。

    基本上,周景王是个爱财如命的人,他只是想造一个宝物给自己,也算是一个标志性工程,自己崩了之后,这个钟可以以自己的名字命名,譬如就叫“周景王大钟”或者“周景王无射”。

    如今,造大钟的似乎越来越多,周景王后继有人。

    花巨资造这么个没用的东西肯定是要受到国民反对的,事实上也是。可是周景王有办法,最终他还是想办法把无射给造了出来。

    大钟是怎么造起来的

    货币改革

    事情要追溯到三年前了。

    “老单,我想进行货币改革。”周景王这一天突然对单穆公神神秘秘地说,单穆公是单成公的儿子,现在是周朝的卿士。

    “货币改革”单穆公没听明白,过得好好的,改什么革“大王,人家老聃说过,治大国如烹小鲜,尽量不要翻来翻去,否则会烂的。”

    “别听他的,他是书呆子,不改革怎么能进步再者说了,咱们现在这样子,算个大国吗”周景王是有学问的人,随便举了几个例子,单穆公就没话说了。

    “那什么,那大王您准备怎么改革”单穆公问。他还是觉得这事情有点古怪。

    “是这样的,我觉得现在的钱太小,我准备铸大钱,取代小钱。”周景王说着,从身边取出一个铜币来,铜光闪闪,明显比通用的钱要大。“看,模具都开好了,我都铸出一个样子来了,比从前的钱好看多了吧”

    “那,这怎么用啊”

    “旧币十个,换新币一个。新币使用的同时,旧币停用。”

    单穆公把新币拿起来掂了掂,大致的重量就知道了,一个新币的重量基本上等于五个旧币。现在单穆公明白了,黄鼠狼给鸡拜年,什么时候也没有安过好心,这摆明了就是借着货币改革的名义从老百姓手里抢钱。

    道理很简单,那就简单说说。铜在当时是贵重金属,本身是有价值的,就像现在的黄金一样。如果现在用黄金铸钱,然后用一个五两黄金铸成的钱换你十个一两黄金铸成的钱,就等于抢走你五两黄金。

    还可以从另一个角度来说,周景王用一个新币换老百姓十个旧币,然后再用十个旧币铸两个新币,再换二十个旧币;再用二十个旧币铸四个新币,再换四十个旧币。如此循环往复,到最后,实际上就是货币供应量增加了一倍,而增加的部分都是周景王的。换言之,老百姓的财产蒸发掉一半,蒸发掉的都进了周景王的腰包了。

    “太流氓了吧这不成流氓国家了吗”单穆公差一点喊出来。

    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权力大。

    单穆公反对,强烈反对。

    单穆公劝谏了周景王,原文见于国语周语下,此处不录,直接上译文,请认真阅读。

    “这样做太缺德了吧古时候,天灾降临,于是才统计财货,权衡钱币的轻重,以便赈济百姓。若百姓嫌钱轻物重,就铸造大钱来行用,大钱辅佐小钱流通。若百姓嫌钱重物轻,就多铸小钱来行用,同时也不废止大钱,小钱辅佐大钱流通。这样,无论是小钱、大钱,百姓都不吃亏。

    “可如今你废除小钱而铸造大钱,百姓财产立马缩水,中产变小产,小产变无产。百姓成了穷光蛋,你的财用恐怕也会因此而缺乏,财用缺乏了就会变着法子给老百姓加税罚款。我们的宜居指数本来就不高,这下搞得老百姓穷困潦倒,他们就会逃亡或者移民,这是在离散民众啊。现在我们已经很弱了,天灾不断,你还要搞**,这不是没病找病吗这样还怎么治国

    “夏书中说:赋税均平,王室的库藏才会充盈。诗经上也说:看那旱山的脚下,长满了茂盛的林木。平和欢愉的君子,平和欢愉地收获。旱山脚下的林木茂盛,所以君子能平和欢愉地得到禄米。如果山林匮竭,林麓散亡,湖泊干涸,民力凋敝,农田荒芜,财用缺乏,君子连忧虑危亡都来不及,哪有什么安详欢乐可言呢我们的国民幸福指数怎么能提高

    “用搜刮民众的财产来充实王室,如同在河流上游建大坝来蓄水,很快就会导致下游干涸和气候异常。我们周室的

    ...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