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六章:掌教 (第3/6页)
平淡,可话语中已经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那就是就算宋知书得儒家看重,但他不在乎,要按照太昊剑宗的门规惩处,杀人偿命。 终究是要如此吗? 古云大儒清楚,像慕长歌这样的人一但做出决定,那就不会选择改变,自己再怎么讲道理都没有用处了,所以他深吸一口气后,便再次道:“长歌道子所言不错,太昊剑宗有门规在此,但我儒家,也有我儒家的选择,宋知书的事情,必须要论清楚。” 说完,他向前一步,站在了宋知书身前,体内儒家正气震荡而出。 在上空,那千百位儒家读书人,也齐齐向前一步。 他们自大周文宫映照真身而来。 没办法长时间开口,可却能表明自己的态度,那就是和古云大儒一样。 大学之道,对于儒家而言,已经是一个天大的人情了,何况不久前宋知书明悟,踏入知行境,引起天地共鸣,自降文气,天下君子境以下的读书人都得到好处。166小说 二者相加之下,他们无论如何都必须死保宋知书。 “古云先生,您真要如此吗?” 看着儒家读书人这般反应,慕长歌声音不如之前那样平淡,语气也有些郑重。 慕长歌如此人物,自然不会将话直接说出来,可那句话中,众人都能听懂什么意思,这是一种态度,表明一定到了最后关头,就算有人阻止,他依旧会选择让宋知书伏法的态度,不容更改。 “想要让宋知书伏法,除非我大周文宫的读书人都死光。” 古云大儒也没有解释什么,只有这样一句话。 可就是这样一句话。 让在场执法堂上的所有弟子,全部都震惊了,额头上也不由渗出冷汗,因为那话中意思,就是要死保宋知书,即便付出巨大的代价,即便直接与大师兄开战,也在所不惜。 “儒家读书人我也见过不少,可像今日这般强硬,也是头一次见。” “不会真的要开战吧?宋知书当真值得古云先生这样做?” “你以为开玩笑的?儒家读书人说到做到的。” 远处,一些弟子悄然开口,脸上也带着震惊的神色。 他们很清楚,大师兄是说真的,古云先生说的也是真的,如果双方真的毫不想让,那岂不是大战真的要开启吗? 大师兄代表可不是自己,而是太昊剑宗,也就是说,剑宗现在很有可能,就在与大周文官开战的边缘。 这让在场弟子们何能不惊?何能不震动?因为一旦出了手,整个大周都会受到影响。 而一切的一切,就因为一个杂役弟子,杀了外门弟子....... 众弟子们不知道说什么了,全都屏住呼吸。 望向慕长歌。 因为结局如何,只在于大师兄的一句话.... 慕长歌此刻也皱眉了,古云大儒的态度确实在预料之外。 连开战的话都直接说了出来。 可如何呢? 慕长歌心中并没有多少迟疑和犹豫,他当即缓缓走出一步。 咚! 不过也就在此时,虚空震动,一股莫名的伟力浮现出来,层层涌动。 这种气息,不同于儒家,也不同于仙道,属于另外一种特殊,却又无比强大的力量。 而伴随着伟力浮现的,是一道威严的声音。 “大周文官与古云先生的决定,朕,将会无条件支持。” 声音落下,然后那种伟力就直接消失了,像是从未出现过,但每一个人都清晰听到了,全都咽了咽口水,愣在了当场,话都说不出来。 因为那道声音不是别人,是大周王朝当今的皇帝陛下。 大周圣上居然也说话了,以莫名力量,将自身态度传达到了太昊剑宗。 而皇帝陛下,选择支持大周文宫,支持古云先生。 那岂非意味着,如果大师兄真的选择开战,就是大周朝廷和整个大周的读书人,都站在了对立面? 宋知书也对于大周圣上的出现,表示支持大周文宫,露出些许惊讶之色,但仔细想想也没有任何问题,因为王朝的治理,需要的就是儒家读书人。 一个国家的强大,要借助读书人的治国之道,而今大周文宫各位大儒纷纷出来表态,大周的圣上也不应该选择沉默,因为这也是表示对于儒家的重视,即便这样做会与太昊剑宗处在对立面。 宋知书知晓,大周圣上支持的并不是自己,而是文宫,否则也不会出言。 不过这样做也确实会给太昊剑宗压力。 可慕长歌会在意吗? 宋知书并不了解这位大师兄,但从对方改制的手段,却能窥探一二。 即便大周圣上选择支持,慕长歌或许都不会退步,因为大周王朝还左右不了太昊剑宗,慕长歌也无需看大周圣上会怒。 果然慕长歌只是沉默了些许,便再一次看向面前的古云大儒,轻声言语:“太昊剑宗门规,事关重大,必须要执行。” 说完他将目光投向宋知书,但并没有直接威压,也没有动用法力,就那样望着宋知书:“你说你杀白秋玉,行的是君子之道,并且用一篇经文,阐述论证自己所行无错,但白秋玉真是你口中的恶吗?你又如何将他定义为恶?” “你杀他为何就不是恶了?你的君子之道,就是将他人定义为恶吗?” “你受了委屈,但此事应该上报宗门,而不是泄私愤。” 慕长歌声音还是那样的平淡,并不强势,也没有入绿儿姑娘那样直接选择出手,而是说出自己的道理,且言语之间,显然并不认同宋知书的说法。 “大师兄,难道我上报宗门就会有人管吗?”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