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逻辑:智人开始进化_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留问题的逻辑必然性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一十二章 保留问题的逻辑必然性 (第1/3页)

    快餐很快就吃完了。但是,今天显然是不平常的一天,大家都愿意继续作战。因为睡眠不好,我和阿梦平日里很少在下午以后喝咖啡,今天为了提神不得不破例。在是否继续工作这类决策上,我们倾向于由即时的状态决定,所以,我们的工作进展经常大起大落。如果要对按照感觉工作还是按照惯例工作进行预测、推算后再决定哪种更好,就过于结果论了。这个问题原本令人困扰,但是,当我们认识到宇宙中粒子都是按照当时的状态决定当时的运动,不受未来和历史的影响,我们也就下定了决心,既要摆脱历史的束缚,也不去对未来妄加揣测。

    阿梦说:“为了更容易接受遗留问题的研究方法,可以试着把研究人员视为厂商,只不过,不是为了创造财富,而是为了创造价值。为了最好地提高产品的价值,改进产品的时候就要综合考虑成本、能力、价值等因素,常常需要容忍各种问题。你不能只看到眼前遗留下来的问题,看不到散布在四处的、之前通过放弃问题才能发现的知识。甚至,正是因为之前牺牲了另外一些问题才发现了眼前的知识,进而才能在眼前的知识中发现眼前的问题。”

    我说:“也可以把发表论文视为交易,而交易有两种基本模式。现在的论文标准就像是买方总是提出一大堆要求,要求对方必须满足自己的要求,认为这样才能获得最好的产品,就像苹果对供应商的定制要求。这样一来,买方的期望容易得到满足但是很难有惊喜,而卖方则失去了决策的独立性。大众消费是另一种模式,完全依靠制造商之间的竞争,通过在无限多样的产品中挑选最好的产品来获得最好的产品。这样的结果是买方现在的满意度下降,但是,容易发现令人意外的功能,更主要的是,产品的进步速度往往更快。”

    阿正说:“我觉得,虽然你们的基本结论正确,但是,这种推理过程是错误的。消费品也要满足各种质量标准,要合乎法律,从相似性不能得出不应该有要求的结论;定制也可以有创新。”

    我说:“和当今社会类比必然可能错误。但是,类比本身就是一种可能正确的归纳,目的是为了给如何研究、如何写论文提供思路,而不是决定如何研究、写论文,所以,并不需要保证类比的对象必然正确、正义。我是用纯逻辑信仰审核过这种类比的结果之后才说出来类比的过程。结论就像老爷子前面讲的:对于可能的真理,不仅不需要任何限制,而且不可能有任何限制,不能有任何人胆敢施加任何限制。只要类比可能创造无限大价值,类比就是一种可能的推理方法,更不要说还有信仰的复核来把关。”

    阿梦说:“定制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是为了现实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可能利益。说得好听一点,是为了现实价值牺牲眼前的自由和长远价值,而眼前的自由和未来的价值是息息相关的。编辑们不满足于提出文字、格式方面的要求,不满足于各种默认的惯例,居然还有约稿这种更加局限的定制模式。如果给我们指定一个我们擅长的问题,我们当然能写,但是,与现在这样随心所欲地写相比,统计来看必然损害价值,所以,既然我们发现了定制模式是不合乎真理的思维方法,就不能接受这种要求。”

    我说:“我的感觉是,自由竞争像是电磁相互作用;定制有点像爱情。即强弱相互作用。所以,没有必要禁止爱。但是,爱基本上应该是频繁互动的,约稿后完全不参与创作过程是不合乎逻辑的,只能提出要求不能修改要求这种说一不二的爱也不正常。这种爱更像是皇帝对嫔妃的临幸。”

    阿正说:“不能禁止定制,否则我还怎么问问题?只不过,交流必然是双向的,只要把要求改为建议即可。提问、解答这种供求模式仍然是一种可能的模式。但是,应该给研究人员拒绝编辑的各类建议的权利,而且不应该因为拒绝而影响交易,编辑不能因此而拒绝价值无限大的论文。不对!编辑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拒绝可能价值无限大的论文,这应该是编辑工作的底线。一名编辑拒绝了真理就和战争贩子、杀人狂魔没什么两样,不对!是价值更低。所以,应该将每一篇和真理有关的论文的审核者信息记录下来,哪怕是几百年之后,哪怕犯罪者早已死去,也应该让世人知道曾经的罪犯。在功利主义者组成的社会中,隐匿罪恶只会加速繁殖罪恶,因为赏罚必然不清。”

    我说:“你的修改有道理,这一串推理也捕捉到了自由推理的神韵。但是,你提出一个问题,我最多将它和我的头脑中的很多问题平等对待,那么,我下一步解决你的问题的概率就不会很大。即使你的问题在我的所有问题中算是不错的问题,也很难是最好的那个问题。爱因斯坦、牛顿在成名后就开始面对同行的各种问题,开始走上了下坡路,我认为这不是偶然的,不能完全用年纪大了解释。为了利益或礼貌而优先解决他人的问题,是违反最大价值原则的,必然是邪恶的。对他们这种明显和他人拉开差距的研究人员来说,问题不在于他人可能提出好的问题,而在于绝大多数来自他人的问题是不好的问题,最好是不听、少听他人的意见、问题。例如,以我的经验来看,论文评审者提出的问题绝大多数很幼稚,说得好听点,这是术业有专攻,但是,能力、方法存在差距必然是原因之一。在研究过程中,能力低、方法差的研究人员的意见是不应该被平等对待的,应该被严格地平等对待的应该且只应该是每一单位价值,那么,频频研究邪恶、创造负价值的研究人员甚至就应该被当作空气,但是现实是研究真理反而被当作了空气。”

    阿正垂头丧气地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