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为了逻辑:智人开始进化_第一百二十二章 从动机到一切博弈问题的最优解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一百二十二章 从动机到一切博弈问题的最优解 (第5/5页)

  阿梦摇摇头,“这可不完全是你的功劳,只靠发现错误肯定是不够的。”

    我说:“我还可以找出经验主义的更多逻辑错误。经验主义者总是倾向于可cao控的变量,甚至完全忽略不可控制、不容易控制的变量,这会进一步导致对可cao控的变量的歪曲。例如,追求真理、追求尽量合乎逻辑是正确决策的关键变量,但是,由于智人不能理解这种追求,就往往会轻视乃至否认这种因素,那么,就会夸大功利的作用,试图通过利益来引导人追求真理。殊不知,只有从信仰着手,才能基本避免投入不足的问题。而且,忽视最关键变量,就会夸大那些次要的变量,其反映就是更相信报酬,导致报酬过高,却仍然无法取得想要达到的效果。毕竟,一个系统没有正确的最核心变量是无论如何也建设不好的。”

    她耸耸肩,“你现在就打算洗洗睡了?都开始做总结陈词了?”

    我咬咬牙,“我对你的另一个观点也不太认同。你认为总体影响是一个恒量,所以,总动机不足就会失败、放弃理想。但是,我觉得追求真理、追求尽量合乎逻辑和一般的变量不同,因为它们的强度是可变的。其表现就是有韧性,动机的强度和遭遇的困难有关,遇到了更多、更大的困难会加强动机。这就是逆境对动机的一种影响。所以,即使正确的动机看起来并不比负面因素强多少,但是,如果负面因素增加,动机也会加强,就像打不死的小强。只要有正确的动机,似乎总能保持正义一方占优。”

    阿梦说:“所以,一个动机至少有两个变量,现在的强度,以及条件改变一个单位后动机改变的幅度。你大概就属于现在的强度不大,但是,韧性很强。甚至,两个变量还不够,因为你经常是被条件打败后过一段时间动机才提升的,你早就已经习惯了这种情况,经常失败后韬光养晦,以后再战。所以,条件变化后,存在动机的即时变化幅度和随时间的变化速度。或者,可以理解为动机随时间变化,但是,并非直线变化,而是先陡峭上升,然后爬升速度逐渐趋缓。你的动机的特点不仅在于陡峭上升的力度,也在于缓慢爬升的时间更长,而且,似乎没有一个极限值,所以,不会被任何困难彻底打垮。不过,我总是无法理解功利主义者的这些复杂的动机。”说实话,我没想到她对我的观察如此细致。

    阿正说:“对于信仰的虔诚信徒而言,信仰遇到的问题越大,就会有越强烈的动机去帮助、支持信仰。这甚至并不限于正确的信仰。即使是追求利益,也会在遇到困难的时候增强动机。”

    我说:“确实如此,信仰本身并不仅仅是概念、原则,还带着反馈机制:越是对信仰有利,越会从信仰得到支持;越是对信仰不利,越会受到信仰的反击。负面因素要战胜信仰,需要战胜这种反馈机制,难度要比战胜僵硬的动机大多了。当然,这种反馈机制的强弱因人而异,对信仰越是虔诚,反馈机制越是强烈。”

    阿梦说:“只要把信仰当作第一知识,就一定会捍卫第一知识,因为这相当于捍卫灵魂中的一切知识、推理。换句话说,灵魂是在捍卫自己。如果灵魂是错误的灵魂,还能指望取而代之的灵魂会更好乃至最好;如果灵魂是最好、最合乎逻辑的灵魂,那就退无可退了,所以,在任何时候都必然会反击。这大概就是信仰-动机反馈机制的来源。”

    阿正说:“听你这么描述,我怎么觉得信仰越来越像是有生命的,虽然它本身是无形的。”

    老爷子说:“改变智人信仰的努力并不是总能成功。能够改变的是经验主义、功利主义的那些不虔诚的信徒,而最终,需要让智人成为纯逻辑主义的虔诚的信徒。好在,越是相信逻辑的经验主义者、功利主义者越不容易是虔诚的信徒,只要逻辑是信仰的一部分,就难以成为不可动摇的经验主义者、功利主义者。而更相信逻辑只会对成为虔诚的纯逻辑主义者更有利。”

    阿正说:“不可能有完全不相信逻辑的经验主义者、功利主义者。不对,也许动物算。”

    我说:“所以,和逻辑有关的信仰、方法、真理乃至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不能将逻辑世界分割为信仰、方法、真理、现象。否则,就会犯科学家划分学科的错误。分割出每个概念只是为了定位和描述的方便,不仅不是为了剥夺推理的自由,甚至不能产生剥夺推理自由的结果。如此说来,它们在逻辑世界中必然都是现实的存在,我们也能在思想的推理中认识到他们的差异,但是,我们还无法在逻辑世界中给它们定位,不知道它们在宇宙中代表着什么。”

    阿梦感慨道:“不知道将来是否会有一天,人们在想起纯逻辑信仰的时候,在需要动力的时候,会望向宇宙的某个位置。”

    阿正高兴地说:“那样的话,我的动力问题就解决了。”但是脸色马上又变了,“可是,这就像是看到神迹一样,我肯定等不到那一天。看来,我还是要跟叔叔学习一下经验主义地加强信仰、灵魂的方法。”

    阿梦说:“不是不能学,但是,至少要分清主次。要让那些错误的动机服从纯逻辑信仰这一正确动机的管理,这样,这些动机至少会被纯逻辑信仰改造成可能合乎逻辑的现象,不可能再出什么幺蛾子。你看,叔叔现在就被mama管得挺好。”

    在笑声中,自尊心和现实主义开始鼓噪,要求就理想主义是否有权利对他俩为所欲为的问题举行辩论。不过,由于问题简单,辩论的时间极短。这和验证信仰有些类似,只不过,问题变成了验证理想主义。总体来看,正确的理想除了有损现在的自尊心和现实的利益,似乎也没什么不好,甚至,即使是对自尊心,也有助于加强未来的自尊心,让未来的自尊心更合乎逻辑。最终,在理性的说服下,一众思想都拒绝了自尊心的煽动,没有将针对自尊心、现实主义的攻击转嫁到自己身上。不过。理性主义也开始思考:阿梦自己究竟是否意识到了她的攻击目标是现实主义等邪恶,而不是我的整个灵魂?如果她的目标是错误的,我将她往好的方向去理解是否算是一种严重的错误?为了这种错误,是否值得发动针对她的灵魂乃至rou体的反击?我的直觉告诉我,不管她有没有这种错误,适当的反击,尤其是针对rou体的反击,都可以有。我突然意识到了功利主义不知何时已经凑了过来,为了避免麻烦,就不再想下去。但是,刚才的推理中究竟有没有功利主义的影响呢?我感觉,它似乎扭曲了推理结果,让一些可能事件的发生概率大大增加了。但是,再想下去就太难了,毕竟,任何可能事件都没有确定的发生概率。那么,影响一下概率又能有多少错?不对,既然没有无限大价值,这样的决策显然不是最佳决策,虽然这件事并不是为了利益。我晃了晃脑袋,忘掉这一切价值有限的推理,即使其中有错也不管了,毕竟,追求真理永远是最佳决策。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