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讲聊斋,我吓死全网粉丝_第309章:食在广州。(求订阅)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09章:食在广州。(求订阅) (第2/3页)

br>    “各位,上线了,有啥要问的,问吧。”

    与大家打了个招呼。

    很快。

    直播间人数便不断的进来。

    “江宁老师,您终于上线了。听说您离开西湖了。”

    “嗯。”

    “那个摊位怎么办?”

    “西湖景区在管。”

    “这就把摊位送给他们了?”

    “也没有,我留有6成的股份,剩下是他们的。大家放心,这个摊位也算是西湖一景,西湖景区管委会一定会做好的。”

    “那就好。”

    众人点了点头:“江宁老师,那您现在在哪。”

    “广省的广州。”

    “怎么去那里了?”

    “我准备将八大菜系给搞出来。广省所对标的菜,那就是粤菜,我在这里开了一家粤菜饭店。”

    “我去,江宁老师,您这跨界跨得大啊。”

    “呵呵,民以食为天,我也是为人民服务。下个月就会开业,还望大家多多捧场。”

    “那必需的捧场啊。”

    听到江宁开了饭店,一众网友更是兴奋了起来。

    特别是对于那些广省的朋友,他们第一时间就问道:“江宁老师,我可是广省人,但好像粤菜在我们这里并不怎么样吧。”

    “这是大家对于粤菜不了解啊。还有一个原因,那就是,目前广省大家都做不出正宗的粤菜。”

    “嗯,我听说很多的粤菜都失传了。唉,真不知道正宗的粤菜到底是什么口味。”

    “你可问对人了。今天,我就跟大家普及一下正宗的粤菜。”

    既然要开饭店。

    所以。

    江宁便准备先跟大家聊一聊粤菜。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这体现在文化这一块,这在饮食里面,也是如此。我们拥有五千多年的历史,我们的祖先在膳食这一块,亦是早在几千年前就有很深的研究。之前我讲过伊尹,除了伊尹之外,春秋时期还有一个叫易牙的厨师也非常厉害。”

    “易牙是中国第一个开设私人餐馆的人,因为他太善于做菜了。他总结出,要做出菜,那就必需掌握水,盐,与火的调和使用。因为他的厨艺实在是太好,所以便得到了齐恒公的接见。

    一次,齐桓公国事劳神,患上了失眠症,夜里睡不着觉,想起烦心事就翻来覆去,唉声叹气。易牙就对齐桓公说,国君您反正也睡不着觉,要不我给您做点东西吃?俗话说心情不好的时候胃口就会大开。齐桓公一想也行,就说,那你就做两个菜下酒吧。易牙穿衣起床,抖擞起全部精神,然后做了一桌子菜,色香味俱全。齐桓公立马来了精神,大啖一顿。第一口下去,滋味鲜得差点连舌头都吞下肚去,结果连酒都忘了喝。吃饱之后,齐桓公一觉睡到天亮,失眠症不治而愈。”

    虽然讲的是菜。

    但仅仅只是讲如何做菜,那可不行。

    关于饮食,关于膳食这一块,他可体现着无比精深的文化。

    这不。

    之前江宁讲做菜讲到了商朝时期的伊尹。

    这会儿,却是讲到了春秋时期的易牙。

    “不过,春秋时期除了易牙之外,还有一位非常厉害的厨师,这个人叫做太和公。”

    “太和公是谁?”

    “太和公可能没有人知道,大家不要急。”

    江宁继续说道:“太和公长期生活在太湖之滨,擅烹水产为原料的菜肴。他烹制的炙鱼,名噪天下,曾得到吴王僚的赞赏。吴公子光为了谋夺王位,设计刺僚。但可惜不知道怎么接近僚,于是公子光就派专诸到太湖向太和公学烹炙鱼手艺,学成后,吴公子设宴请僚,并令专诸在献炙鱼时刺杀吴王僚。”

    这便是专诸刺撩的故事。

    这里面的公子光,就是吴国大王阖闾。

    吴王“撩”就是“阖闾”的堂哥。

    如果你对太和公不知道,这没关系。

    可是。

    当江宁专诸,吴王僚,公子光这一些人的历史都说出来后,你就知道太和公不平凡了。

    “没想到吴国宫庭之变,竟然与厨师有着巨大的关系。”

    “这绝了,一下子我就感觉中华美食文化,无比的高大上。”

    “那可不。江宁老师不是说了吗,中华有五千多年的历史,这历史体现的可不仅仅只是诗词歌赋,宫庭政变,同样还有吃这一块。民以食为天,几千年的饭食文化,我觉得并不比诗词歌赋差多少,只不过以前大家不注意罢了。”

    众人听着江宁的解释,却是有一种茅塞顿开的感觉。

    同时对于中华美食,也有了全新的看法。

    江宁点了点头,说道:“在宋朝,还有一位叫做刘娘子的名厨。高宗继位之前,她就在赵构的藩府做菜,宋高宗想吃什么菜,她就在案板上切配好,烹制成熟后献食,高宗总是十分满意的。按照宫廷规定:主管皇帝御食的负责官员叫尚食,只能由男人担任,而且是个五品官,刘娘子身为女流,不能担当此官,然而皇宫里的人多称她是尚食刘娘子。”

    “另外,在宋朝,还有一位女子厨,她叫做宋五嫂,是南宋年间从河南开封逃难至杭州的一位女厨师,因丈夫姓宋排行老五,人们就称她为宋五嫂。在杭州钱塘门有一片小食店,当时从北方逃难来杭州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