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九章 信仰与信仰之力 (第2/2页)
念的存在,在意念空间之中真的是“活”的,有主观意识的,那么在现实中,那些家族的传承,就不再是我们所想象的那么简单了,不再是为了家族的荣耀与光辉那么的简单了,家族的象征,也有了更深的意义了。 从大的方面讲,是家族的传承,从小到普通的平民老百姓来讲,就是传宗接代了,如果神与同一概念的存在,真能在意念空间之中有主观意识,那么,普通的人死了,也并不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消亡了。 哪怕神与同一概念的存在,即使在意念空间之中没有主观意识,或是主观意识很弱,家族的传承与传宗接代的意义,也同样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简单。 想想看,当一个人有了后代,而他的后代再一代代的传下去,每一个后代都记得上一代的人,这样一来,上一代的人就等于是“活”在了意念空间之中,而上一代的人肯定记得再上一代的人,再上一代的人也就同样“活”在了意念空间之中,这样一代代的上去,几乎是人人都会“活”在意念空间之中,只要这个意念空间一直存在,他们就一直存在于这个意念空间之中,永远“活”着,不会真的消亡。 但现实中,却并不是人人都能死后“活”在意念空间之中的,比方说,此人的后代,到了一定时候,没有了后代,所有的后代都没有了,那么此人也就真的消亡了。 又比如说,一个家族或是种族,在历史的长河中,没有了他们曾经存在于这个世上的任何痕迹,那么他们也就真的消亡了,不会再“活”在意念空间之中了。 具体到个人上,是这样去理解的,如果一个人,有兄弟姐妹一个以上,如果此人没有了后代,或是此人只要有的孩子都被别人拿走了,孩子完全不记得此人了,孩子认为别人是他的上一代,只记得别人,那么此人也就真的消亡了,不会再“活”在意念空间之中了,但他的上一代却仍旧没有消亡,因为此人有兄弟姐妹,其他人还活着,仍有可能保证上一代继续“活”在意念空间之中。 有人会说,即使没有后代,朋友总会记得吧,但事实却是,任何一个人,只会记得他至亲的人,如至亲的血缘关系的人,或是至亲的抚养他的人,就算再怎么亲密至亲的朋友,他都有可能会忘记,甚至是救命恩人与生死仇人,他都有可能忘记。 有人又会说,这不可能,人怎么会这样呢?想想看,人人都在说一样东西——“放下”,任何一个人,什么都可以放下,但唯有至亲的血缘关系的人或是至亲的抚养他的人,他是绝对不会放下的,永远记得的,这就是事实。
一个人,记得上一代,是为了让他的上面一代代人,一代代先祖,继续“活”在意念空间之中,而记得下几代,对于下几代的“活”,是毫无意义的。 就为了这个“活”在意念空间之中,家族需要传承,人们需要传宗接代,每个人都想生好多个孩子,这即是要保证先祖能继续“活”在意念空间之中,也是要保证自己死后也能“活”在意念空间之中。(当然,现在也有很多人没有了这样的想法,一部分人是因为信仰的丢失,他只能信了自己,不再去考虑这方面,还有一种原因,人们会觉得神会记得所有人,这已经保证了所有人死后能“活”在意念空间之中了,无需他们去这么做。) 除了家族传承,传宗接代,生好多个孩子,其他能保证一个人能永远“活”在意念空间之中的办法,就只有成为了名人、伟人、什么家与神这些方法了,而这些方法,比家族传承,传宗接代,生好多个孩子,更能保证他能永远“活”在意念空间之中,除非他所在的文明消亡了,被抹杀在历史的长河之中,或是他所在的那一段文明,那一段历史消亡了,被抹杀在了历史长河之中,他才会真的消亡。 当然,如果只是那一段文明或历史被抹杀,而他所在的文明继续存在,他如果还是有后代的,他也许还是能继续“活”在意念空间之中的,整个文明被抹杀与一段文明或历史被抹杀,那是不同的概念。 现在的人,当然没有这么多想法,他们压根就不知道这些,他们只知道家族传承,传宗接代,生好多个孩子,一部分人想成名人、伟人、什么家与神,但这些想法,这些做法怎么来的呢?也许古时候的人,真的知道能“活”在意念空间之中,所以才这么做,而现在的人只是照着样去做,却早已经忘了这么做的本来意义。 还要说的一点是,如果“活”在意念空间之中的人,真有主观意识,那么,也许这些人为了保证自己能继续“活”在意念空间之中,可能会去影响他们的那些活在现实中的后代,或是指引他们的这些活在现实中的后代,又或者是去控制他们的这些活在现实中的后代。 而“活”在意念空间之中的人,去影响、指引、控制他们的那些活在现实中的后代这一点,可能就是他们在意念空间之中,可能拥有的利益价值的根本原因,这样的利益价值,不知道该怎么来描述,但如果真有,那么就只能是这么来形容,这样的利益价值得到的更多,也许会让他们更加能,或是更加容易,去影响、指引、控制他们的那些活在现实中的后代,从而能更加保证他们能继续“活”在意念空间之中。 如果真如良平这么说,那么,世界上所有人整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与世界观,都将被改变,老浅他们所在的这个世界的人的一切想法,也将被改变。 良平在对神的理解的事情上,得出了两个结论,而且良平也对这两个结论十分的肯定,认为这肯定是对的: 第一,如果意念空间真的存在,神在意念空间中的这个理论是正确的,良平自己也认为这个理论肯定是正确的,那么,有两个神肯定存在,而且是几乎接近永远的存在,只要生命不灭亡,他们就等同于永恒的存在,那就是死神与睡神,任何一个人与任何一个生命都会死和睡,所以他们都会去想到有这两个神的存在,其他任何形式的神都可以按照需要出现,但死神与睡神,在任何文明中都是必须得有的,只不过他们出现的角色与形象不同罢了。 第二,神是有传承的,也就是说,所有的神都是有传承的,而这里所说的传承,并不是指各自神各自的传承,而是指所有神共同的传承,也就是说,所有的神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为了大同,文明最终的大同,意念空间最终的大同,有时为了这个大同,甚至可以牺牲掉神,神自己或是其他神都可以牺牲掉,目的就是为了产生可以在这大同之上的神。 老浅他们完全没有想到,良平的脑子里,居然会有这样的想法,会有这么多的想法,而吴斌他们却觉得良平的这些想法,也有一定的道理,只不过,他们顶多知道如何运用意念,或是去意念联合,至于意念空间,他们想都没有想过。 吴斌他们觉得,如果事实真如良平所说的,那么,他们的运用意念,只是针对了他们的个人而已,而他们的运用意念与意念联合,也只是关于意念方面的起步阶段,在意念方面,他们的运用意念与意念联合,或许只是一个初级阶段而已。 至于在意念空间中“活”着的人,到底有没有主观意识,在场的众人,谁都回答不了,毕竟,能想这么多的,在场的人中,也只有良平一个人,连良平都不知道,其他人就更加不知道了。 良平觉得,意念空间的存在,不管是神也好,与神同一概念的存在也好,还是死了的人的灵魂也罢,这些意念空间中的存在,他们的形象与能力,都在影响着现实中的人,这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他们这些存在的能力的展现,也是他们这些存在与现实的联系,他只能这么下定论。 至于这些存在,对现实主观的影响、指引与控制,良平也只能自己去继续探索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